2016年浙江宁波市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1、光线强。2、光。3、(声音)强;响亮。4、使声音响亮。5、(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6、显露、显示。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名师题解】
  材料里给了字典里对“亮”的六个解释,我们要在这六个解释中找到其背后的含义,并从中选择一个写作方向。释义1和2是这个字的基本涵义。释义3和4解释为声音的响亮,代表的是自信。可以写自己原本是怯懦自卑的,因为某件事情改变了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在素材运用上,可以选择比较热门的人物,比如岳云鹏的早年经历,比如《星光大道》里的成功选手等。
  第5个释义把亮定义为(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就可以写原本自己心胸狭窄,经过某件事情,自己突然心胸敞亮。这个释义暗示考生构思应该由思想、心胸的狭窄幽暗过渡到清晰开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狭窄、幽暗。由暗转亮的地方,素材开掘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它可以是自然世界里的某一个对象身上所绽放的足以令我们心动神摇的生命力道。如山岗裂隙处生长的一棵树、逆风飞翔的蝴蝶、湟鱼逆流而上,越过一级级阶梯洄游到生命的出发地繁衍后代等等。可以是源自历史深处某一个对象身上所呈示的傲然不屈、秉承自我。如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后,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升华词的境界,自成豪放一派;李清照在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境遇下,坚强、执着、不畏艰辛,为中国婉约派词人留下永恒印迹。可以是读书时某一处让人醍醐灌顶的睿智言语;可以是自己亲眼目睹到的,心灵因之复苏的生活场景;可以是凭借他人之口转述的现实生活中某一个让人感喟、催人醒悟的画面;还可以是父母为生活打拼时不辞劳苦的精神、卖艺人的尊严、普通匠人的敬业、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等。
  第6个释义:显露、显示。显露的往往是才华、优点,显示的是能力、实力、魄力。由于作文要求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所以建议考生围绕着自我才华能力实力等的展现来写。
其他文献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恒定的东西,来安顿自己的心。在越来越热的世界上,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生存的地址不断地变成遗址,记忆的圣地不断地变成废墟。在这不断废弃、破碎的生存里,该怎样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靠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和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历年中考对联试题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  【试题解析】  一、材料链接型  例:(2017年北京卷)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
女人中有些神奇的另类,岁月不会在她们身上留痕,人们于是就叫她们“冻龄美人”。不过这类美人,好像不是靠整容保持青春的。有一位“冻龄美人”的故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莞尔。话说这一年的春节前夕,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党组书记李冰去给杨绛老太太拜年。104岁的杨绛始终笔耕不辍,这会儿思路敏捷地陪他俩聊天。铁凝嘴里说着话,眼睛四下看,发现墙壁很高的地方有只手印,她很诧异,问怎么回事。老太太漫不经心地瞥去一
脚踏缝纫机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贵之物,就连条件好的人家结婚的四大件里,都包括它。四大件是指“三转一响”,分别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在我的童年,收音机、自行车和手表,还是很常见的,而缝纫机相对比来说,拥有的人家就很少。  从记事起,我就觉得家里的那台缝纫机很是神奇,那针头处不停地伸缩,竟能缝制衣物。每当母亲使用缝纫机时,我和姐姐们就会围在周围,时不时地伸出一只脚,同母亲一起去踩那脚踏板。而右
前不久,92岁的美国老太苏斯庆生的视频火爆了全球:与印象中步履蹒跚、弯腰驼背的老人不同,视频中,92岁的苏斯身材匀称,身穿一件亮片舞裙,灵活地与舞伴跳着探戈,劈叉、下腰、高空抛转……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看客惊掉了下巴,这是一个92岁老人该有的姿态吗?  苏斯19岁成为舞蹈演员,直到45岁退休。多少人年过半百,便选择了放弃人生,开始得过且过,苏斯却用创业开启了第二次人生:50岁的她推出了时装品牌。十多
最近,澳大利亚姑娘Retaboop在社交网站上传了一组照片,述说了关于她饲养袋鼠的神奇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名叫米拉布卡的雌性袋鼠,她在5个月大时因为妈妈去世而被Retaboop抚养。后来米拉布卡和其他袋鼠都长大了,Retaboop就把它们重新放归自然。可是米拉布卡似乎很有灵性地感恩Retaboop对它做的一切,所以它时不时会回来探望,并且它会用拳头敲门,等待主人的开门。有一次,这只恋家的袋鼠
摘要:1987年《红高粱》电影扩大了莫言和同名小说的影响力,这种动态的“图像阅读”模式能比小说文本阅读在更短时间内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21世纪以来,《红高粱》及《高粱酒》的内容也被多次改编成戏曲在各地舞台上呈现,舞台表演对小说文本的阐发既有复现,也有遮蔽。莫言戏曲剧本《高粱酒》既是对之前的戏曲版本所做出的个人修正和赞同,却也在“二次创作”中削弱了作家的主体性。  关键词:视觉文化;红高粱;戏曲;莫
村子里这一年的黄历,从花生开始记载。人们变成了日历上的数字,在地里闪烁起来,他们思忖,勤恳,也在岁月与苍老中获得收成。  男人走在前面,无论是下地的途中,还是正在耕作的田里。女人爱美,即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她们仍会在头上裹一块围巾,一是防晒,二是让最少的沙土飞到脸上。围巾很美,尤其在下地的时候,就像是开在黄土地上的花儿。小孩是组合中最多变的角色,有时和父亲一起,有时围着母亲打转,活计的分配,往往被
悲伤可以有,但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的马车总要向前走。  曾祖母曾眼神灼灼,在曾祖父的葬礼上说起这句话。她的话掷地有声,几乎凝住了所有人流下的泪水,我望向她,她的眼角晶莹。  记得还年幼的时候,曾祖父牵着我上街买米糖。才至街头,我便踮起脚,伸长脖子,看街尾是否有个穿围裙的花胡子老头,坐在那里守着黝黑的“长筒”。看见了!便挣开曾祖父的手,飞一样朝前跑。他一笑,冰冷的街角都亮了。  老头转着爆米花机的把
【模拟金题】  看电影、电视剧时,即使不了解剧情,光看人物的一个眼神,有时就能分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认识一个陌生人,从他的眼神中仔细揣摩,能读出他的性格和意图;父母的眼神,细细品味,饱含的是温暖;老师的眼神,饱含的是希冀……一个小小的眼神,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的内心情感。  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一、理解内涵,明确意图。  命题规定了中心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