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2.0与大数据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现任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安德鲁·P.麦卡菲(Andrew P.McAfee)在斯隆管理论坛上第一次提出企业2.0(Enterprise 2.0)的概念,意指Web 2.0会给企业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但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2009年,安德鲁·麦卡菲将这套思想系统化,写成《企业2.0》(Enterprise 2.0: New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Your Organization’s Toughest Challenges)一书,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完整的理论,而是一个前沿的理论框架。
  Web 2.0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举例来说,花旗银行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金融巨头,但其市值已经远远不及谷歌公司。谷歌是一家只有十多年历史的企业,其财富创造能力、影响力要比百年老店还要大得多,而且差别还在不断增加。在美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的模式;中国的百度、搜狐也是如此。传统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企业的商务模式。企业2.0并不完善,但可以解释新现象。
  2012年12月,麻省理工大学举办了首届大数据国际研讨会,而安德鲁·麦卡菲就是会议共同主席之一。他认为,企业2.0理论的实际体现及应用方向就是大数据。麻省理工大学Richard Y. Wang 教授和同事在20多年前就成立了科学与数据质量中心,因为他们意识到,在未来,数据是很重要的资产。传统观点认为,对组织来说,人力资源、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企业2.0可能会对这一观点带来冲击:信息的流通和教育普及将使得普通人力资源不再稀缺;但是如果企业的数据库被破坏了,其损失将不可估量。这种趋势在知识型经济中尤其明显。
  也有一种预言认为,大数据相关新兴产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剂。人们通常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普及。我们倾向于把革命理解为人类生活、或者商业发展竞争要求的根本性变化。所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动力的革命,是看得见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关于知识或智慧的革命,具体表现就是大数据。
  人们最早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在英国纺织业的应用。而整个过程又是缓慢的,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欧洲其他国家相继学习及采用蒸汽机技术,从而逐渐产生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假设第二次工业革命真的会到来,那么,大数据应该会在最先进的行业、最先进的国度得到应用。目前,人们都比较认可的是,美国在科技方面是比较领先的。美国经济90%的部分是由第三产业支撑,而制造业、第二产业等只在10%以内。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就是由基于数据和由数据驱动的知识和智慧。大数据的革命,正是推动第三产业、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现在美国麦肯锡公司在与中国有关政府和大学合作(包括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协作),推广城市中国计划,也是由基于大数据和由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和智慧来发展现代城市。这可以看作大数据驱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尝试,但是,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花了一百多年才完成改变世界的历史任务,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可能五年或者十年就能实现,可能是几十年。
  人类现在所有知识与智慧的源数据都存于大数据的数据库里,而这些数据有90%以上都是非结构性的。举例来说,酒店或马路上摄像头的纪录、人们的上网纪录等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就像一个巨大的金矿,但是如何从金矿里把金子淘出来,则需要高超的淘金术和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一些研究者已经看到了金子,可以通过数据科学技术获得知识与智慧。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个总经理,跟踪他拨打了哪些电话,看了什么电邮,甚至不需要面试他,只要一些软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就可以了解他的行为规律。如果要研究消费者,你完全可以获得他几点起床、上网喜欢看什么、网购喜欢买什么等信息;这样一来,营销就不再是件难事。这就是智慧。
  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这种跟踪式的研究。开发那些含金量高的数据库已经不是问题,但是要挖掘普通的金矿,从成本收益比来看,就不合算了。云计算是存储和分析大数据的技术手段之一。如果我们要从西安到北京,我们可以开车、乘高铁或者飞机,那么云计算可能相当于乘坐飞机, 相对而言更加高效。
  大数据产业有巨大的潜能,我国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政府的政策与法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中国应当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一批研究中心和基地,进行深入的大数据产业研究和发展;此外,建立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和基地的示范,供其他省市参考,或许可以助其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
其他文献
虽然怀疑论者众多,但是基于新技术的消费者数据分析看起来是有效的。圣母大学的Frank Germann,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Gary L. Lilien和Arvind Rangaswamy等三位研究者在《国际市场营销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发表的文章指出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大公司在做营销决策时,都会借助于消费者调查和大
期刊
四大公司指的是从20世纪初开始先后出现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四个大型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这四家百货公司均为广东中山人投资设立,是当时上海人眼中公认的时尚潮流引导者。为何四大公司会迅速在南京路站稳脚跟,取得骄人的业绩,得到国人的肯定?除了它们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借鉴西方商业经营理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经营手段的现代化。四大公司通过各种全新的销售策略向消费者传递产
期刊
工作满意度如何影响公司市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Alex Edmans在《美国管理学会展望》(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中发表的一篇论文探讨了这个问题。通过分析1984-2011年《财富》“全美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作者发现,这些企业以优秀的成绩击败了财务分析师对其每股收益的预测,因为,工作满意度这个重要变量没有被考虑到。  之前有研究表明,工作
期刊
中国商人及其组织正在与时俱进地成长。重温明清以来中国商业组织发展的轨迹,对于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馆、神合一寄托乡情  行的名称最初记载于隋代。行会办公的地方被称为会所,以后也称会馆。行会或会馆起源于客籍他乡者基于人地生疏的一种团体自我保护。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其宗旨或功能,“不仅叙同乡之谊,联同业
期刊
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  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理论与方法发展的有用性只有通过将其付诸于现实应用后才能做出衡量,合理可靠的理论背景才能保证所运用管理科学处理具体问题的正确性。  不少管
期刊
效率是我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理论(见我2000年在《管理成就生活》一书中的阐述)的核心。它是组织运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效率是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它虽然没有出现在有关刊物中,但越来越常见于一些领先企业的培训项目中,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的重要性。  这里,我总结了我对“管理的有效性”的理解。有效性是一种智慧和工艺,它对所有社会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从一开始,我对正确和良好的管理的构想远远超过了
期刊
急剧的变革、飞逝的优势、技术的颠覆、可畏的竞争、分散的市场、全能的顾客、挑剔的股东……它们对全球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更显得局促。  ——加里·哈默尔  诞生于19世纪的管理哲学、20世纪的管理流程,是否依然能行之有效地驱动21世纪的企业运转?  加里·哈默尔对此报以大胆的怀疑。在《管理大未来》一书中,这位“核心竞争力”理论首创者旗帜鲜明地指出,源自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
期刊
对于克莱顿 · 克里斯滕森,大家并不陌生:哈佛商学院教授,颠覆性创新理论提出者,著有《创新者的窘境》等七本畅销书,2011年被评为“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一名。作为管理学者,他曾指导过很多企业。你可曾想到,他也可以指导你的人生?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正是要实现这个目的。  实际上,在2010年,克里斯滕森就曾在《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发表过题为《生命该如何度量》的文
期刊
领导人在率领部下从事某种事业时,必须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靠什么让部下为你卖命?《曹刿论战》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回答了三条。第一条是衣食不敢独自享受而分给别人;曹刿反驳道:“小惠未,民弗从也。”第二条是祭祀神灵一定诚实无欺;曹刿又反驳道:“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第三条最为关键,原文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此曹刿予以肯定,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也就
期刊
除皱器和减肥课往往是些荒谬的神话,除此之外,大约没有什么能比领导力的神话更荒谬,让我们看看以下五个很流行的领导力神话。  神话1 领导者是天生的,而非可塑造的  一个较突出的神话是:领导才能是个体固有的。他们认为总有一小部分人生来就是当领导的料,而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是跟随的命。研究证据表明遗传学的确对领导力的形成有一些影响。研究表明,领导才能中大约30%能够用遗传因素解释,而其余70%左右是受环境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