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领导职业的管理效率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是我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理论(见我2000年在《管理成就生活》一书中的阐述)的核心。它是组织运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效率是最重要的社会技能之一,它虽然没有出现在有关刊物中,但越来越常见于一些领先企业的培训项目中,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的重要性。
  这里,我总结了我对“管理的有效性”的理解。有效性是一种智慧和工艺,它对所有社会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从一开始,我对正确和良好的管理的构想远远超过了系统控制论的复杂性管理这个传统主流。
  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可能是解决眼前危机的最重要和最持久的解决方案,因为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首先需要正常运转的组织和对他们的有效管理。
  正确的管理——有效的职业
  所有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从经济到政府——在最大程度上根植于其专业的管理-效率。反过来,失败的原因也更常存在于明显的管理缺陷之中。所以我长期以来都建议,将管理作为关于效率的职业来理解(管理有效性的必要细节在我的书《管理成就生活》中有阐述)。
  但是在“21世纪伟大变革”中,管理效率并没有得到足够高的关注。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全球网络体系的发展和组织自发的根本转变,对管理者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其做出全新的成绩。因此,如今效率在组织中也许是最重要的技能,因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那么知识和人才都只是闲置无用的。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组织的效率是在主要由组织构成的社会中,得到一份工作和赚取生活费用的前提条件。
  效率是可以习得的
  幸运的是在管理中,效率的“秘密”并非秘密,尽管数百年来一直如此。相反:管理-效率几乎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可以习得的。它建立在对原则、规范和工具的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应用可以得到不断改善——在管理领域如此,在其他职业领域同样如此。
  即使是最有天赋的人,最有远见的预言家和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的强大的领导,也只能通过其个人效率将其先天才能转化为有意义的结果。这既适用于企业管理者,也适用于政府部长、军队指挥官、心脏外科医生或者乐团指挥。
  效率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技能。通往效率的理想道路是我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理论。它既能让领导者发挥效果,也属于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的能力之一。效率是社会组织运作的本质。此外,我著写《管理成就生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将过去的隐秘知识变成能够为全人类所用的社会方法论。
  每3~5年效率翻倍
  有效的管理是可以学习的;但它也必须被学习——因为效率本身并不能独自飞翔。只有极少数的人天生就有高效的能力。这是学校没有教过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尽管已经专门学习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但还是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高效地工作。
  虽然通过学习,未必每个人都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但几乎所有人都能通过学习和练习显著提高其办事效率。人们的办事效率几乎每3~5年就能加倍,这种进步一直持续到老年时期。高效率的潜能是诱人的:有了高效率,人们可以事业上蒸蒸日上,承担更加繁重复杂的任务,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赚更多的钱以及实现许多愿望。
  一举击破至今未解决的管理问题
  我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体系,如我下文中总结的那样,可以一举击破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管理培训中至今还未能解决。另外,我可以将这些问题通过创新来解决,即通过企业管理学并超越传统管理,将复杂性科学作为管理-效率的基础来使用。
  马利克有效性标准模型:“管理圆轮”
  我的有效性标准模型(见图1)是我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一贯是以模型为基础的,就像每个人从智能手机上认识的现代图标,能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安全地获取效率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也能减轻记忆负担和实践应用的麻烦。马利克有效性标准模型——由于其图形特点俗称为“管理圆轮”——对管理者的职业和专业技能做了定义。
  这个管理圆轮是马利克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包含了逻辑和经验规则,这些规则可促进组织获得成功,也包含了管理和领导方针。该模型是在组织各个层面进行有效领导的方法基础。
  我的“管理圆轮”是根据一个特殊的标准研发的,这个标准我从许多年前开始就已经在使用了:要在一个组织中时时处处成为有效的存在。因此,这个“圆轮”是在所有文化中无一例外地普遍适用的。
  我的管理体系可以比作电脑操作系统。正如操作系统保证了电脑的可靠运作一样,马利克管理体系也保证了组织的可靠运作。如今对于这两个系统而言,复杂性科学和控制论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管理体系与其占主导地位的财务状况一同远远超过了传统管理体系。
  我的管理体系特别地通过其明确的术语和内涵,保障了在整个组织中,尤其是在复杂性方面十分重要的兼容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在主流管理中大多数被低估或者彻底忽略。员工被送往不同的培训机构,也常常无意地破坏了兼容性,因为这又重新把不同的管理理念带进组织中。因此出现了语言混淆:组织中的巴别塔式混乱……
  兼容性是通过共同的管理理念和共同的语言进行组织运作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仅凭这一点便可促成明确和可靠的沟通并促使冲突最小化。它还促成了贸易中的最快速度和普遍的高性能、竞争力、生产率和收益率。
  尽管我的管理体系有时包括一些普遍适用的概念,但是他们在内涵上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由于其控制论的内容,一部分概念与管理的主流理念相去甚远。
  我的有效性标准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我的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方法能够保证最快速和最高效的学习,首要原因是由于它们适应了成年人、从业人员的学习习惯。尽管在我们的教学项目中仍然还有传统的课堂讲座,但我们根据30多年的经验,只是偶尔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如今有更加先进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自身发展的结果。
  管理职业的元素   每个职业基本上都有四个特征性元素。管理职业也是如此。这四个元素是任务、工具、原则和责任。掌握这四个元素不需要非凡的能力。但必要的一点是有意识地决定自律,希望保持办事的效率。对此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真的想成为一名高效的管理者吗?如上所述,我们并非生来就有效率,但是我们自己决定成为一个高效的管理者——然后我们学习和练习。为此,以前的高效领导者对我们的示范作用也有着极大价值,我们可以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向他们学习。
  效率的任务
  每一个职业的第一个特点是人们为了完成职业目标所需要执行的任务。每个职业的任务都可以被描述出来——不管是木匠还是锁匠,是外科医生还是飞行员——并且这些任务的专业化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学习与传授的。管理者这一职业同样如此。无论才能有多么卓越,都只有通过效率来发挥作用。在大多数职业中,任务的习得首先要求掌握必要的知识。这对于管理的有效性同样适用。
  效率的工具
  每个职业的第二个元素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工具。掌握工具同样可以学习。这里同样——为了达到足够的专业程度——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资质。掌握工具首先需要持续的练习与使用。原则上这也同样适用于任务:即使是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练习使用工具,并且从中学习。
  效率的原则
  职业的第三个元素是原则。如果想要实现高效率,就必须在完成任务和使用工具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决定了任务完成和工具应用的质量。认识和遵循这些原则,同样不需要特殊的才能。但有一点是必需的,就是所谓的洞察力。特指对两件事的洞察力:职业的重要性和错误可能引发的风险。
  效率的责任
  职业的第四个特点是对正确实施从事该职业的责任。随着职业的社会意义以及职业中蕴涵的风险的增加,责任的等级也会提高。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是最重要的高风险职业之一,自2007年以来的大规模多元化的危机就是一个清楚的证明。因此,一个相应的责任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中,责任是道德核心。它始于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责任。
  高效管理的有效沟通
  与传统观点相反,我认为沟通不是一项管理任务,而是一种媒介,一种让管理者有能力实现有效性的媒介。有效的沟通有其自身的自然法则。这些法则首先决定了一种能力,作为管理者得到理解的能力。
  有效管理的不同应用
  人们需要多种管理类型吗,例如创新型管理或者跨文化管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只有一种效率类型。有效的管理是正确和良好的管理。这是普遍适用的,与文化差异和特征无关,在其他关系中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因此,正确的管理是普遍相同的,但其困难程度却不是普遍相同的。因此,有必要对困难程度不同的管理的使用情况加以研究。原则上有这样的以下四种情况。
  区分已知的和新的
  在我的标准的基础上,已知的(操作)和新的(创新)之间没有不同的管理,但是他们对于有效管理(见图1)需要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不同。创新管理和实践工作所要求的任务和工具相同,但是是在高超技艺的更高水平上。所以这不是不同,只是困难得多。
  区别管理任务和事务任务
  事务任务与管理任务要求的知识完全不同。因此,有必要把这两种类型区分开来。在一家工业企业中,典型的事务任务是,例如营销、账务和生产这样的任务。而在一家医院中,典型的事务任务大概是护理、外科和复原。
  根据“管理圆轮”,必要的管理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决策、控制和评价,以及人的发展。事务任务区别很大,而管理任务通常都一样。为了较好完成事务任务,必须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因此并非总需要两种人,而最好的状态是,培养一个解决事务任务的专家,并且让他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领域。
  对管理网络的管理:在组织中激发聪明才智
  每个管理者都必须一直管理由其他人组成的一个网络,并且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见图2)。
  这五个部分的每一部分都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而且反过来又是普遍的“管理圆轮”的一个单独的应用领域。这个网络是在整个组织中自我管理的核心。因此,管理圆轮也可以被理解为与生物学中的遗传代码类似。它使在组织中的聪明才智得到激发,并为其提供方向、速度和联系。
  管理不同的组织阶层
  有效性的标准模型也适用于一个组织的所有管理阶层(见图3)。一个很大的优势是,该模型的系统结构不可改变。
  结语
  我把有效的、正确和良好的管理视为那些能让所有企业的组织和系统得到运行的社会职能。不好的和错误的管理,相反地,是当今危机期迄今为止仍未被发现的原因——我认为,这是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在我的“管理圆轮”中,正确和有效的管理是——如果人们理解了它的内涵——如今系统控制论的复杂性管理,因为只有这个管理才能让数百万管理者战胜“21世纪的伟大变革”。这给他们手里递上了必要的导航系统,并且首先也给他们提供了最有力的工具,帮助他们停止危机,并将其转化为新的机遇。 (本文由“瑞士马利克管理中心(北京)”(www.mzsg.com)特别提供)
其他文献
组织中适当的离职率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血液循环”,优胜劣汰保有持续性的生命力。然而大量新员工离职,则只能使企业疲于应对招聘、培训环节,陷入“人财两失”的恶性循环。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得个体社会化不足是新员工入职管理困难的一大来源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着新员工(本文中的新员工,指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且在企业工作三年以内的劳动者)离职率高居不下的问题。新员工的大量离职使企业
期刊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先后出现了四部公司法,分别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行的《公司律》、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行的《公司条例》、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颁行的《公司法》,以及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的《公司法》。公司法的颁行为早期中国公司的发育、演进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的环境。  “无法”的时代  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中国虽已出现上百家类似公司的企业,但当时既没有近代的民商法,更没有
期刊
一直以来,公司更希望他们的员工,尤其是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能心无旁骛,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而不考虑其他工作机会,并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制度来肯定并强化此举,以保证公司在财务上持续稳健的收益。但这样真的能促进双方共赢吗?  临近岁末,年终考核已然在即,企业员工大都将面临着“殊途同归”的尴尬局面:考核结果优秀,理应或加薪、或升职,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往往“优而无果”;考核结果居中,加薪难以实现,升职更是奢
期刊
在员工和企业对待福利一热一冷的态度差异中折射出两个矛盾:一是员工对福利的重视与企业对福利边缘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员工对福利多元化的偏爱和企业对福利简单化之间的矛盾。  一热一冷,福利遭遇冰火两重天  最近有几则消息,都是事关福利的。一是2012年12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中国工运研究所、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北京发布《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调研报告》;二是《望东方周刊》20
期刊
管仲和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也是后代文人从政所效仿的楷模。诸葛亮曾经以管仲、乐毅为榜样,苏辙曾经将唐代名相姚崇、宋比作管仲、晏婴。他们二人以自己的治国实践,表达出了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史如果缺少来自实践的映照,其色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管理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致使后来的学者去总结其中的知识,揭示其中的道理,形成不同的理论,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在这一意义上,管仲和晏婴,正是诸子百家的先声。中国
期刊
虽然怀疑论者众多,但是基于新技术的消费者数据分析看起来是有效的。圣母大学的Frank Germann,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Gary L. Lilien和Arvind Rangaswamy等三位研究者在《国际市场营销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发表的文章指出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大公司在做营销决策时,都会借助于消费者调查和大
期刊
四大公司指的是从20世纪初开始先后出现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四个大型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这四家百货公司均为广东中山人投资设立,是当时上海人眼中公认的时尚潮流引导者。为何四大公司会迅速在南京路站稳脚跟,取得骄人的业绩,得到国人的肯定?除了它们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借鉴西方商业经营理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经营手段的现代化。四大公司通过各种全新的销售策略向消费者传递产
期刊
工作满意度如何影响公司市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Alex Edmans在《美国管理学会展望》(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中发表的一篇论文探讨了这个问题。通过分析1984-2011年《财富》“全美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作者发现,这些企业以优秀的成绩击败了财务分析师对其每股收益的预测,因为,工作满意度这个重要变量没有被考虑到。  之前有研究表明,工作
期刊
中国商人及其组织正在与时俱进地成长。重温明清以来中国商业组织发展的轨迹,对于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馆、神合一寄托乡情  行的名称最初记载于隋代。行会办公的地方被称为会所,以后也称会馆。行会或会馆起源于客籍他乡者基于人地生疏的一种团体自我保护。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其宗旨或功能,“不仅叙同乡之谊,联同业
期刊
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凡事异同之辨  在过去的十年里,管理科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展快速、应用领域疆域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未来的管理科学一方面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与现实问题之间有强大而且重要联系的应用。理论与方法发展的有用性只有通过将其付诸于现实应用后才能做出衡量,合理可靠的理论背景才能保证所运用管理科学处理具体问题的正确性。  不少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