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与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显而易见,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书林殿堂。
  1、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建立班级读书角,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张贴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名言,如“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通过名人或身边的人,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例如:海伦凯勒的故事、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伟大领袖毛泽东读书的故事等等,用具体的事例让他们知道,古往今来,凡是取得成就、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人。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留心观察班级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3、推荐阅读材料,让学生爱读、乐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因此,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且爱读、乐读。
  我们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或课文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文章或篇目,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后,向学生推荐《狼王梦》、《小战马》、《红脖子》等。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如:杨红樱的作品——《淘气包马小跳》、伍美珍的作品《阳光姐姐小说派》系列等,毕淑敏的作品——《话说家庭》《话说孩子》,以及一些经典故事——《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等。
  二、教给阅读方法,让阅读更精彩
  培根曾说过:“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兴趣浅些,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需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喜爱阅读,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因此想要有更大的收获,必须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教给学生一般的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1)、精选阅读法。对于一本书或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研阅读、认真领会,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一边读一边深入思考,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感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浏览阅读法。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广开眼界,必须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法。有的文章是属于资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内容就行,浏览重在拓宽知识面,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
  (3)筛选阅读法。这是一种快速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认真读,其他部分可以跳过去不读。筛选式阅读重在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获取所需知识。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動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在阅读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语言,将文中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存进自己的“采蜜本”中,对阅读中的重点、难点部分作上记号,写好批注。读完文章后,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些方法,让“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也增强了课外阅读的时效性。
  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享受阅读的美好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乐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通过阅读、摘录之后,很多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时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交流积累的内容,将丰富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词汇,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共同分享了读书的快乐和收获。如:可以开展“课前一分钟”活动。在每节课前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的书,把书的主要内容描述出来;还可以开展“古诗知识竞赛”、“成语接龙”、“讲故事”、“读书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的读书专题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鼓励,如:评出“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从小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亲历文字的魅力,品味浓郁的书香,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TRIZ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TRIZ;计算机基础;目标  TRIZ是俄语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缩写,其中文全称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整套思维方法和工具,快速
期刊
期刊
我担任学校团委书记的职务,常常协助德育处解决学困生问题。初三级通过德育处转介了一个学困生小康的档案给我,希望能解决他的旷课问题。他旷课次数高达53次,基本上是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刚出现旷课苗头的时候,班主任也联系过家长,家长的态度很好,可没能解决问题。后来,旷课成了常态。  几天后,旷课一周的小康回校了,班主任马上带他来找我。我打量着小康,矮矮小小,黑黑瘦瘦的,眼睛很有精气神。他选择离门口最近
概要:传统婚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传统习俗也即将不为年轻一代所知.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传统婚礼的复兴,但它所展示的只是“现代化”的传统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除了在认数和建立数概念的教学中,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形成学生数感是很重要的,计算教学也是培养数感
【摘 要】所谓数控机床,就是不同于传统机床的新型机床,操作自动化,应用范围广泛。近些年来,我国工业不断的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相关制造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技术与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其它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处于劣势。特别在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机床故障在其应用的过程中时有发生,这为我国的工业敲响了警钟。
远离了一辆自行车作为全部嫁妆的年代,如今可以为骑自行车旅行设想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最直接的就是强身壮体,要不来点虚幻的浪漫,并以某部自行车电影为背景,给自己找一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