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秦纳之死:莎士比亚如何为诗辩护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在《裘力斯·凯撒》中安排了两个关于诗人的插曲:秦纳无辜惨死及无名诗人闯营调和叛将的争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莎士比亚对普鲁塔克《比较列传》相关叙述的明显改造,特别是突出了人物的诗人身份。这一加工背后隐含了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时代诗遭受宗教、道德、实用及政治等各方面攻击的呈现,即诗被视为“有害”或“无用”的存在。相应地,在《仲夏夜之梦》、《裘力斯·凯撒》、《暴风雨》等作品中,莎士比亚始终以不同方式为诗辩护:诗通过对现实的改造,其实具有服务于道德教化、维护统治秩序的能力,他以此吁请社会,特别是狂热的清教徒理性地对待诗及诗人。
其他文献
虽然《变形记》中的大部分素材源于希腊,但奥维德在诗中却表现出贬抑希腊、尊崇罗马的倾向。通过对神话的取舍、置换、植入和改写,这首长诗暗中介入了由来已久的希腊与罗马的文化之争。奥维德一方面抹除了希腊民族的集体起源,淡化了以雅典和忒拜为代表的城邦历史,回溯性地消解了希腊文化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又将罗马细节渗透入希腊场景和仪式,以潜文本的罗马情节置换表面的希腊神话,回溯性地确立了罗马文化的优先性。诗中神话角色和历史人物的西迁叙事也映射出文化主导权从希腊向罗马的转移。奥维德逆转罗马文化的亲希腊进程,既可视为其文学反叛
波德莱尔曾被一些象征主义者批评是"无能的",这表面看来是因为波德莱尔是理性的、而非情感的诗人,但其真正原因是波德莱尔被视为保守的、封闭的诗人。一些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接受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后,希望将面向现实的态度以及针对资产阶级权威机关的反抗精神引入文学,这种做法形成了象征主义的整体生活观和自由诗理论,而他们批评波德莱尔的真正用意就是摆脱波德莱尔开启的颓废文学传统,让法国文学走上开放的、自由主义的道路。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利用无政府主义思想实现了对象征主义的价值改造,这一方面促成了颓废派的解体和象征
歌德的《化装舞会》是奉魏玛宫廷之命而创作的系列诗歌。这些看似边缘化的作品并非应景之作,由歌德担任总设计师的化装舞会也不只是在公共场域举行的颂扬君主的宫廷文化仪式,而是歌德对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艺术与科技发展的"诗性回应"。本文结合《化装舞会》诗歌文本的具体内容,将视角聚焦于话语建构,分析歌德作为仪式总设计师的极具主观性的话语策略,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歌德的真正意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的诗歌诵读会作为新兴的文艺模式在美国蔚然成风,主张扬弃"新批评"旧传统的"新诗"诗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而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其对舞台语言的自觉追寻被学者视为诗歌表演研究的最佳个案。塞克斯顿对五十年代"新批评"统御下的诗歌表演模式具有辩证性的认知,以"新批评"贫弱的舞台表现力为鉴,一方面借助摇滚乐的启示,重新凸显诗歌的声音属性以使之成为唤起观众共情的有效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方法派"戏剧表演理论,在诗歌诵读时诉诸身体与道具等物体质感,使其表演现场不仅是分享个人主
元末明初,华夷交替,出现了两个不同族群背景的“中国”。面对元明鼎革这一“用夏变夷”的历史转折,高丽文人李穑陷入了认同困境。这种认同困境既由他的“中国”认知所引起,也因他脱离民众与社会而造成。高丽精英阶层的这种心理与观念状态,使得高丽政权在外交上摇摆于元明之间,在内部涣散了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契诃夫1890年前往西伯利亚的旅行既是个人创作危机驱动的结果,也是俄国知识分子意图在科学和意识形态层面将西伯利亚作为一种概念纳入俄罗斯总体文化的实践。作为受过欧洲自然科学教育的俄国旅行者,契诃夫倡导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西伯利亚的社会问题积累数据和经验。在契诃夫记述西伯利亚旅行的系列特写中,“西伯利亚-俄罗斯”这一对立的空间模型贯穿始终。他特意疏漏和压缩了“人”在西伯利亚的存在,而以俄罗斯欧洲部分为标准确立了西伯利亚空间的“反常”特征,即寒冷与野蛮。旅途中,契诃夫笔下的旅行者-叙事者对西伯利亚的妇女和邮差做了
大江健三郎于1960年安保运动期间访问中国,这段经历对处于写作转型期的大江具有特殊意义。对有志于突破文坛封闭性、克服日本人去政治化状态的大江而言,1960年的安保斗争为他提供了介入现实的契机,中国则成为他反观日本的透镜,他藉此对安保运动做出定位,以第三世界为参照系来构想日本的未来。但大江在内化这种政治意识时所遇到的困难,也反映出冷战中日本文学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尝试探讨大江介入安保运动的内在逻辑,同时也考察中国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由此思考中国及亚非拉世界对于战后日本文学的意义。
本文以1772—1774年间围绕钱伯斯《东方造园论》而发生的梅森-钱伯斯之争为引,结合十八世纪中期英格兰北美森林植物热对英式园林灌木区的影响以及同时期英法对立在造园理论层面的反映,关注该论争背后不列颠第一帝国至第二帝国转型期苏格兰文化精英争取与英格兰同等的不列颠帝国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努力,探讨吉尔平从如画美角度贬低北美乔松、赞美苏格兰松的政治美学意义,揭示不列颠文化精英如何借助植物手段塑造不列颠性。
十六世纪以来的越南汉文学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越南陈朝抗元将领兴道大王陈国峻如何从朝廷忠臣名将,演变为被地方社会崇祀的护国庇民的人神、被民间膜拜的驱邪降妖的名神、被儒教知识分子用以扶乩降神的忠孝道德典范和被革新派知识分子用于国魂塑造的国家英雄。这一由越南汉文学建构并反映出来的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陈兴道形象的认知变化,与陈兴道信仰的发展变迁相辅相成、互动发展,反映了越南知识精英阶层对汉文化既认同利用又背离对抗的矛盾态度,映照出这一阶层与国家权力互为观照、对民间文化爱恨交替的微妙关系。
《牧神雕像》讲述了两位来自新英格兰的艺术家希尔达和肯庸在意大利的一段经历。借这两个人的遭遇和所见所闻,霍桑表达了自己对意大利天主教文化与美国清教文化异同的种种观察和看法。这些思考始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并延伸至社会、政治和历史等多个层面。霍桑讨论这些问题,是为了反思美国的清教传统并展望其未来命运,但由于参照系换成了意大利天主教这一“他者”文化,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态度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