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变革路径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益补充。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从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优化、应用范围拓展以及技术应用升级四个方面,认真研究和实践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对于提升教学实效性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微课教学
  [作者简介]黄振宣(1979-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JDSZK037)和2017年度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程项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96-04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在操作性、广泛性、评价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缺陷,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微课作为一种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形式,对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带来了冲击,也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了机遇。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仍处于初始阶段,虽初见成效,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有些微课教学设计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宗旨和特有任务,或盲目模仿其他学科的微课教学模式,或为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甚至低俗化、肤浅化的倾向。为此,应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特点出发,遵循和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从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优化、应用范围拓展以及技术应用升级四个方面着手,认真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使之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变革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中,学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普遍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满堂演”的变化过程。落后的教学理念和灌输式教学模式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愉快的学习体验,进而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枯燥、乏味的认知,难以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并使之终身受益的课程,不仅应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引导人,同时也要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关心人。这种鲜明的课程属性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变革传统教学理念中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非合理性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和更多的获得感,逐渐形成平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微课教学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而且也带来了教学系统、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微课教学短小精悍、时间可灵活支配、教学过程立体互动的特性,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形式、层次的界限,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但是,微课教学所带来的这些深刻变化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其前提是教学理念变革必须先行。只有坚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的学习体验真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能让学生不断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真心喜爱并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微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尊重和适应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习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大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满足其进行碎片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容易给人带来的“方法手段简单僵化”的偏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内容选取及表达需要认真寻找社会和个体需要的有机结合点,既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现实问题,又注重转化教学话语体系,破除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容易给人带来的不接地气、脱离实际等偏见。
  二、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政治性、需要性和应用性
  微课具有诸多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无法企及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否能够发挥,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微课并不是讲授多个教学目标、完成多个教学任务的课堂讲授的浓缩,而是要与课堂教学衔接,聚焦教学重点和容易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难点,以及雖在教材以外但亟须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教学盲点,如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热点事件等。具体而言,在把握一般微课教学规律和规范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以解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盲点为导向,遵循政治性、需要性和应用性这三大原则。
  首先,把握政治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独特任务和使命。这一政治性特质决定了不论使用何种现代教育技术,施行何种教学模式改革,都不能背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和目标。因此,微课教学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教学内容的低俗化、肤浅化倾向,将重点放在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引导上,让青年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微课越是短小精悍,越是不能脱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需要性。由于微课直接指向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学习者的自我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始终是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且易脱离学生实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抬头率”低等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原则,对于理论性较强、传统课堂难以讲授清楚的教学内容,要借助生动形象的动画、图文并茂的资料等手段,使原本相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将其及时纳入微课教学内容体系,并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提高微课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原本陈旧的教学内容“新”起来。
  最后,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绝非简单的思想搬运和灌输。恰恰相反,应用性、实践性等特征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因此,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当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实现感悟的启迪、知识的获得、信念的确立和行动的引导为目标,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突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紧密联系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甚至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空洞、无用的教学内容,深入发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力争通过精心的微课教学内容设计,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有利于帮助其成长成才并终身受益的重要课程。
  三、拓展应用范围: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合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多个学科,通识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知识面要求极高。长期以来,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采取由一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所有教学任务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显然是建立在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是百科全书式人才的逻辑假设基础上。然而,现实中不可能每位教师都能成为百科全书式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与课程内容综合性强形成了很大的冲突,成为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微课的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应当将其定位为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系统,也应当将其视为能够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为打造一支信息化素养较高、可以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师团队,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方面,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个人信息化素养,包括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等。信息化素养是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和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有效载体,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一批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将得以锻造并涌现出来。这支教师队伍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机结合,既能够增强理论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够避免教育技术在应用上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微课教学是一种分工合作、共享交流的团队活动,而非单打独斗的个人行为。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不同教师的学科优势和特长,聚焦微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共享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总之,基于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共享交流的微课教学,对于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升级技术应用:构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以在传统课堂中广泛应用,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但是其功能不应仅限于此。以网络在线或手机在线的形式供学习者自主学习,发挥微课教学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当成为微课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及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发展和普及,移动学习平台正在不断兴起。所谓移动学习平台,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传播介质,借助Wi-Fi、移动通信网等网络接入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师生互动、情感沟通、学习管理等教学活动的新型网络平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升级现代教育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创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将智能手机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移动互联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微课教学有效对接起来,实现微课的即时学习和泛在学习,是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现实诉求。
  首先,针对课程内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特点,以尊重学生学习体验为出发点,构建运行稳定、交互友好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和方法复制到移动端,而是根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端的特点开发新的功能,设计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在构建移动学习平台的过程中,要针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平台普遍存在的简单粗放、更新慢、关注度低、受益面窄、可用性设计差等问题,加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在媒体、交互、内容以及可用性等关键环节的精心设计,力争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
  其次,利用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提高微课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和认同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生活的无缝连接。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促进教育公平,而且也能推动形成校际、区域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最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包括应用模式、策略、效果评估等,探索构建传统课堂和网络数字化课堂有机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为目标,既注重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又注重利用在线教学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下开发和应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而带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模式等方面实现变革的过程。任何教学改革都是渐进的发展过程,微课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争议、困惑和挑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将有利于推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铮.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研究[J].湖南广播大学学报,2016(1).
  [2]李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7).
  [3]杨继龙,宋波.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7).
  [4]向宇森.移动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平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6).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关键发展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愈益凸显,有的甚至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平安发展,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待;能否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实
针对目前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不景气的状况,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本文提出运动技能教学实然与应然两个概念,并且进一步提出应然的两个层次,即理念应然与逻辑应然。通过对运动技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数据分析法、综合比较法,对广州体育学院首届地乒赛,进行赛后统计分析得出地乒球的主要进攻手段: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本论文目的与意义是提高地
在闾山脚下,凌河岸边古老的宜州大地上,绽放着一支馨香四溢的职教之花,耸立着一所生机勃勃的校园——义县职业教育中心,她被誉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摘要]产业集群园区化发展,是基于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形式,是我国当前区域产业空间主流发展范式。产业集群园区化发展急需大量专门技术过硬、职业转换能力强、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零距离、高质量服务其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尝试提出基于产业集群园区化发展的集群式专业建设模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对高职院校探索专业建设有所助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及问题。然后阐述了基于职业教育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基于职业教育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缺乏专业的创业导师服务团队,缺乏构建创业导师服务体系的经验和认识,创业导师服务平台建设还不健全。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职业教育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创新职业院校用人机制,加强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导师服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近年未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外籍主教练在执教中国国家队时的执教成绩,并分析制约其执教成绩的主观因素(教练员自身因素)及客观因素(球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东西
教师流动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院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教师流动的社会现状出发,在论述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困境在于
最近有两条关于学生理财的新闻比较引人注目:一条是沈阳市某小学开设的财商课,包括股票、债券等投资内容;另一条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彩票中奖概率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被列入其中
本文作者是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运用新的思维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上,把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体育技能为重心的教学策略,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