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有重要启发和指导作用。首先,有助于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领域制订更为全面、更为科学的课程目标,不再局限于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其次,要通过知识和认知过程的不同结合方式来拟定课程目标。此外,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制订时,对于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价值的。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0-0152-02
  Applied Research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Revised Edition) in College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LIU Chun-lin,PAN Qi-xin,YANG Hui
  (Kaili University,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Revised Edition) has 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in universities. First of all, it will help us develop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curriculum objective in the teaching field of the course, and no longer be confined to the memory of factual knowledge. Secondly, we should formulate curriculum objectives throug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target taxonomy (Revised Edition) to the goal formulation of basic courses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value to clea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University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Bloom’s educational target taxonomy; teaching objectives
  1956年,布盧姆等专家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该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认为三者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之后半个世纪以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原有教学目标分类体系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修订的迫切性日益凸显。1999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问世以来,从认知过程和知识两个维度来拟定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并强调目标、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本文就新的分类学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制定的启示做一些阐述,希望能有助于该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
  在制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认知领域的目标时,普遍存在过度强调记忆事实性知识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更为广泛的目标。例如,许多师生认为,学Excel函数就是要记住大量的函数,这种若明若暗的学习目标意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没有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表明,许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到的是“惰性知识”,只会机械记忆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如问学生“运用DATEDIF函数计算从1998年到2017年有多少年”,学生能利用DATEDIF函数算出19年,再问学生“求今天的日期”,学生也能利用TODAY函数取得系统今天的日期。但如果问“小明出生日期是1998年2月3日,小明今年有多少岁”,许多学生瞠目结舌,这表明了他们学到的Excel函数知识是惰性知识,只能应对直白的提问,不会灵活运用。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者们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新的分类体系中予以解决。他们认为,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保持和迁移。保持涉及记忆这种认知过程,我们的教育对这一点是很重视的,但对迁移这一目标关注不够。迁移是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或促进对新内容的学习,修订者们进一步将迁移涉及的认知过程具体描述为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并主张教育目标要拓宽到这些认知过程上。
  以Excel函数的学习为例,学生虽然记住了一些具体的函数,但却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自学Excel函数中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角度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对Excel的功能以及操作步骤进行记忆,还有更高级的目标,如理解、熟练操作、灵活运用等。有了这一更高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从单纯、机械记忆软件操作功能的条框中跳出来。
  在制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如果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方法,相对来说会变得易于识别和确定。首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知识”这一维度上很明确,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知识相对来说易于识别和确定。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制订上应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是很有必要的。   明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关乎该课程教学的效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主张从“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启发和指导价值。例如:数制运算这个章节,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是个难点,我们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来进行分类。首先,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概念及表示方法固然属于该课程需要讲授的知识,但只是属于事实性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知识:如数制规则、位权规律等,这些属于概念性知识;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计算转换方法,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所讲的程序性知识;继而推廣到任意进制的数值之间进行计算转换,这是属于元认知知识。这样看来,数制知识所包含的类型不应只限于概念、表示方法之类的事实性知识,还要包括数制规则、位权规律等概念性知识、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如何转换的程序性知识、理解任意数制之间转换的元认知知识。
  另一方面,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不断更新。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死背,在考试时题型或题目一旦发生变化,学生就会不知所措,这样的掌握水平只停留在记忆上,因此,这种掌握程度确实不应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学生能理解数制的规律,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熟练地计算转换,不仅能归纳出任意数制之间的计算转换规律,还能加深理解计算机为什么采取二进制而不采用人类熟悉的十进制。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涉及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概念性知识的理解、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元认知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由此可见,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制订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对该课程各知识点的掌握,不仅仅只限于记忆,还可以扩展到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洛林.W.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91.
  [2] 杨成群,陈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体会[J],计算机教育,2011(12):92-94.
  [3] 王耀民,何文广,曾华.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39-239.
其他文献
1筋瓤壶的成型工艺古人制作筋瓤壶,由于当时受到生产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完全是靠手工和简单的工具来完成的.例如"菱花壶"(图1),采用坭片衔接法,制成时作者先设计好光货身筒,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带来—微时代。微课就是基于微时代的多媒体技术而展开的。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高效快捷、形象生动,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微课堂的教学一般认录像为传播媒介,通过录像在更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达更加丰富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带给学生更多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我国三大地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为尽快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农村区域产业结
摘要:该文以微课《巧说循环》在课程《动态网页开发》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依据,总结出在理论难度大、知识面覆盖广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中,综合运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完成高效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即关注到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评价和使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49-02  
层状陶瓷材料Ti3SiC2结合了金属和陶瓷的许多优异性质,既具有与金属相似的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良好的可加工性,相对柔软,抗热震性好,可塑性变形等性能,同时又具有与陶瓷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