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嗜热厌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特征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保护油藏嗜热微生物资源,解析其主要的代谢特征。【方法】利用Hungte厌氧分离技术从大港油田埕海一区油层采出液中分离出厌氧菌株BF1。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与电化学分析,确定BF1的分类地位及其S元素代谢对腐蚀电流的影响。【结果】菌株BF1为严格嗜热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顶端产芽孢、不运动,菌体大小为0.42μm×(1.6 5.4)μm,单生、成对或成串生长。其温度生长范围为45°C 75°C(最适温度60°C);pH生长范围在4.5 8.5(最适pH 6.5)之间,比生长速率(μm)0.99 h 1,倍增时间为42 min。能利用葡萄糖、松三糖、棉子糖、甘露糖、乳糖、纤维二糖、果糖、核糖等碳水化合物,利用葡萄糖发酵的产物是乙醇、乙酸、CO2及少量的H2。菌株BF1能还原亚硫酸盐与硫代硫酸盐产生H2S,其耐受上限分别为50 mmol/L和75 mmol/L;还原硫代硫酸钠(50 mmol/L)后其极化电阻由2 099/cm2降低至776/cm2,腐蚀电流由9.936e-006 A提高至3.25e-005 A。细胞膜脂肪酸主要由高级饱和脂肪酸组成,含量最丰富的为十五烷酸占70.6%。菌株BF1的DNA(G+C)mol%含量为34.0%,其16S rRNA与Thermoanaerobacter pseudethanolicus DSM 2355T相似性最高,为98.3%,与T.brockii subsp.brockii DSM 1457T次之,为98.0%。菌株BF1的许多生理、生化特征与T.pseudethanolicus DSM 2355T和T.brockii subsp.brockii DSM 1457T有着明显的差别,如倍增时间、最适生长温度及底物利用等;而菌株BF1的细胞膜脂肪酸组成与T.pseude-thanolicus DSM 2355T也不相同。【结论】菌株BF1可能是Thermoanaerobacter属中的一个新种,其确切分类地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DNA分子杂交;其代谢元素硫提高腐蚀电流密度,可能会对油田管道与设备造成腐蚀。
其他文献
在1986年3月19日的一次中国冶金工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的冶金部老部长们在回顾“二五”我国钢铁工业战略布局时深情地说:“‘二五’时期确立的‘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设计中抗风抗震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论述风和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说明抗风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同时根据设计要求指
以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综合废水为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O3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1)MBR适宜的DO、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分别
<正>目前去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已普遍应用,受到了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白细胞过滤器以其去除白细胞效率高,操作简便,价格合理且无不良反应而成为最有效的去除白细胞的方法,在预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治疗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严重手足外伤骨外露患者,对感染皮肤缺损先行清创及VSD治疗1
以2216E作为培养基,通过补加氮源和碳源,可使假交替单胞菌WCPW15003的菌悬液中菌体密度由2.31&#215;10^8 cfu/mL升至3.36&#215;10^9 cfu/mL。在pH 7.6、温度30℃、盐度30条件
随着我国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型压力变送器出现在高压力,大流量的天然气长输站场,其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具有维护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试极为方便等特点。同时
休闲度假到北京市密云县的石城镇,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山和水,这里是一个到处都有着湖光山色的好地方。山上葱翠的草木,山间美丽的花田,山下清澈的流水,山坡特色的乡土农家,细细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法”治疗心脏微血管病变(X综合征)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56例住院诊断为x综合征且出院后长期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对其进行电话随访,观察远期
钟嗣成的《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史料性著作,它不但记录了由金入元间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戏曲作家一百五十余人的生平资料和四百多种杂剧剧目,有着丰富的资料价值﹐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