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 :新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58-01
  【关键词】甲状腺癌 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甲状腺肿瘤675例,其中良性肿瘤585例,甲状腺癌90例,占13.33%。经手术治疗83例,手术切除81例,切除率为97.6%,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男19例,女71例,男:女=1:3.74。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3岁。发病年龄以21~50岁多见,占78.8%(56/71)。甲状腺癌多为单发,占90%(81/90)。
  1.1 本组早期就诊率不高,1年内来院就诊者57例(占63.33%),1~5年内仅19冽(占21.61%);5年以上来院就诊者14例(占15.56%)。
  1.2 本组手术治疗83例,发现有粘连者43例,占51.8%(43/83),其中2例手术探查未能切除。7例未手术治疗原因:4例为晚期病人伴多脏器功能不全,3例因明确诊断后拒绝手术。
  1.3 90例临床症状中出现局部疼痛者15例(占16.7%),而伴有声音嘶哑者仅5例(占5.6%)。
  1.4 术前误诊为甲状腺瘤41例,误诊率达45.56%(41/90)。27例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其中误诊为甲状腺瘤4例,误诊率为4.44%(4/90),术前总误诊率高达50%(45/90)。
  1.5 手术方式为 腺叶切除(含加峡部切除)38例,腺叶切除后同侧颈清术27例,I期联合根治术9例,腺叶加对侧次全切除2例,腺叶切除术后同侧简化根治2例,甲状腺全切除1例,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后多次转移淋巴结切除术1例,患侧颈清术后二次对侧颈清术1例。
  1.6 病理检查 乳头状癌70例,滤泡状癌8例,未分化癌、间变癌及结节性腺肿癌变各1例。统计表明乳头状腺癌居首位,占86.42%,较国内报道80%略高。81例中侵犯包膜全层51例(占63%),有淋巴结转移者28例(占34.57%)。
  
  2 讨论
  
  2.1 本组术前误诊率较高达50% 误诊原因分析:①临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确有困难,本组从临床表现中甲状腺肿块近期有迅速增大者7例(占7.78%),伴有疼痛症状者15例(占16.7%),伴有声音嘶哑者5例(占5.6%),因此常用的临床诊断指标诊断率并不高。②本组乳头状腺癌占36.42%,较1987年Sebwartz报告的乳头状癌占56.6%(109/183)为高,临床可无特殊表现:因此易被患者忽视,延误就医。本组出现肿块一年以上来诊者达26%。③临床医师满足于甲状腺瘤的诊断。
  减少误诊的措施:①应提高穿刺细胞学诊断水平,本组27例术前细胞学检查误诊4例,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率只有85%。②适当放宽术中冰冻快速切片检查,常规行一侧腺叶切除同时作冰冻快速检查,如术中发现肿块或甲状腺组织与周围肌肉有粘连者,可将肌肉一并切除。
  2.2 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
  2.2.1 一侧甲状腺癌未侵犯包膜(腺内型),同侧颈部未扪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时,则行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不必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本组属于该类型共38例,经随访18例、最长9年2个月,未见复发。另有4例腺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后要求再次作颈清术,再手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均为阴性,证实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腺内型没有必要作预防性颈廓清术。
  2.2.2 术前针吸活检或术中冰冻快速活检证实甲状腺癌侵犯包膜全层(腺外型),不论颈部有无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应作I期联合根治术。为了避免漏诊我们体会只要癌肿侵及包膜全层,均应作颈清术。
  癌肿质坚硬且固定,或针吸活检为低分化癌(髓样癌例外)者,应以综合治疗为主,不宜手术切除。
  2.3 手术操作中的体会 常规采用全麻插管,取大L型切口。我们常规切除颈内静脉,因为颈内静脉深部淋巴结群常有转移,本组28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9例为颈内静脉深部转移。我们认为颈廓清术时切除副神经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清扫副神经区域的淋巴结,随访22例颈廓清术后颈部及肩部功能并无影响。对颌下腺明显肿大者给予切除,以免颌下三角区清扫不彻底。
  显露喉返神经避免损伤,我们体会在处理甲状腺下极的后方,清扫气管旁淋巴结时,在气管旁软组织内很容易找到喉返神经,不必进行分离,逐渐向上解剖直至环甲膜。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再切除颈大块组织较为安全、可靠,对个别病例解剖到近入喉处,与甲状腺后被膜粘连紧密,分离困难时,采取保留局部小片甲状腺后被膜,可避免在入喉处损伤神经,本组无一例损伤喉返神经。
  2.4 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
  2.4.1 甲状腺下动脉美蓝注入法 术中暴露患侧甲状腺下动脉,采用头皮静脉针穿刺成功后注入美蓝0.5ml,一般15分钟后甲状旁腺呈淡蓝色。
  2.4.2 静脉滴注美蓝法 按每公斤体重5mg美蓝加在5%葡萄糖500ml及100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中,于手术开始时静滴,45分钟滴完,经染色后甲状旁腺与淡蓝色。我们体会:①暴露和寻找下一对甲状旁腺较为方便,多在患侧腺体(或瘤体)的下极背面或甲状腺下动脉上、下处。②手术操作过程包括切口、进路、分离均需注意避免出血,否则影响甲状旁腺的显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26-02    【摘 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腹腔镜三孔法为718例需切除胆囊患者实施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713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5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具备较高的手术技巧后,术中操作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34-02    【摘要】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适应症。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间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脾破裂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35例治愈,1例死亡。随访35例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密切观察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37-02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心脏并发症分析    我院1990~2006年收治急性胰腺炎250例,经临床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发现其中40例并发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其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6%,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0~79岁,平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02-03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B超联合宫腔镜电切术诊疗8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析其检查结果与术后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和随诊结果。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应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和宫腔异常回声,在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5mm或宫腔内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21-01    【关键词】宫腔镜 电外科手术 慢性宫颈炎 宫颈肌瘤  我们采用宫腔电切镜行宫颈环状锥形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及经宫颈切除宫颈肌瘤共29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来源 观察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们应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宫颈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15-02    【摘 要】目的 分析急诊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达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法 对1998~2003年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100%),阴道不规则流血35例(83%);其中14例(33%)伴发出血性休克。39例行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23-02    【摘 要】目的 了解细菌性感染患者痰液标本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痰液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常规微生物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从413例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81株,阳性检出率为43.8%。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4株,占病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3-0040-03    【摘 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方法 统计笔者1999~2006年收治的84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 结果 结核杆菌感染26例(31.0%),其中肺结核12例(14.3%),淋巴结结核3例(3.6%),乳腺结核1例(1.2%),未找到明显结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55-01  【关键词】老年人腹股沟疝 诊治体会    我科于1990~2000年治疗60岁以上腹股沟疝病人184例。死亡6例,现对其处理谈一点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184例,男163例,女21例,年龄最高者86岁,腹股沟斜疝169例,直疝15例,其中疝嵌顿者56例,占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54-01  【关键词】甲状腺功有亢进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院近十年确诊甲亢性心脏病42例,其中16例曾误诊为其他心脏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