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叙述性课程的课堂“活”起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工程法规是(高职高专)建筑施工技术类规划教材之一,本教程以规范建设活动的建设法规为基础,以基本建设为主线,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建设领域考试要求,联系工程实际,阐述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安全、环保、消防等相应和相关法规的一门重要课程
  [关 键 词] 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73-01
  21世纪的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先進,观念超前,紧跟科技发展的速度。作为教师,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勤写教学随笔,了解科技动态,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法,尤其是叙述性课堂教学更要创新教法。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仔细研究,反复斟酌,最终使课堂教学变得开放、多元、灵活、有效。
  在进行建设工程法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科目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枯燥无味的概念、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款、杂乱无序的规章制度、似是而非的数学文字,真是让人头疼不已。
  叙述性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能“活”起来呢?主要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让文字“活”起来
  抽象的概念、冗长的条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讲授“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时,这一段文字读起来绕口,听起来乏味,我索性把它编辑成视频。经过认真的构思,我收集了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后的视频,2017年9月5日飓风“艾玛”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视频,以及2017年9月15日发生在英国的地铁爆炸案的画面,插入我的PPT中,课堂上视频一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文字立刻就“活”起来了。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事件有两种情况:(1)自然现象引起的,如地震、台风、水灾、火灾等。(2)社会现象引起的,如战争、恐怖活动等。并且很快总结出来,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视频让文字“活”起来了,我惊叹,视觉的冲击力真是太强大了!
  二、让学生“活”起来
  45分钟的课堂,一坐就是一上午。身体乏累,思维崩溃,再活跃的学生脑子也几近僵化,“满堂灌”式的传统教法已经不再适于当代的学生。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主宰课堂,自主的学习已经成为趋势。我在讲授“施工许可证的申领应当具备九个条件”时,学生反应强烈,“这么多条,怎么背呀?太难了!”我改变叙述性的教法,把讲授变成模拟。我用卡片制作了单位标牌和区域标牌,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待拆迁小区、某建筑施工企业、市住建局(图纸审批中心、驻政务大厅窗口)、某监理公司、建设银行某支行,每个单位设置一名或两名办公人员(由学生担任各单位工作人员),由建设单位主管人员(学生模拟)去办理业务。
  三、让老师“活”起来
  通常老师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三尺讲台寸步不离,概念条款、讲得自己都嫌絮烦,往往失去教学效果,等同于自说自话,劳神费力没成效。我又尝试改变教法。讲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时,我代表建设单位,学生分别代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单位,在我校刚竣工的教学楼里模拟了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学生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检验,查找建设工程资料、数据和凭证,实地体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过程,大家激情澎湃,讨论得热闹非凡,我觉得,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教学效果非常好。是现场让教师“活”起来了,我赞叹,学生的潜能无限啊!
  四、让网络“活”起来
  在课堂上,手机已经取代了书本,学生可以没有书本,但是不能没有手机。那我们就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使用手机教学。最初,组建微信群、QQ群,利用电子邮件、文字、语音来进行教学,后来又开设云课堂、微课堂。现在,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条件成熟,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图片,还可以进行模拟,甚至虚拟的现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参与实践。
  综上所述,我主要采用了视频教学、参与教学、现场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了,注意力集中了,兴趣盎然了,教学效果理想了。
  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高端的教育技术,我深刻感悟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解放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使叙述性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高玉兰,江怒.建设工程法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李翠红,张珂峰.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2年)》的要求,分析了工程图学课程的现状,根据工程图学课程课程特点构建了工程图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出了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化了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高职信息化;工程图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建立异地校区的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异地校区与母体高校在服务面向、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按照标准统一、面向教学全过程的原则,构建符合异地校区事业发展特点的教学质量与反馈机制,通过强化信息化手段应用、保障制度设计、第三方评a估体系引入和学生信息队伍组建等手段,强化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的运行与实施,保障异地校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良性发展。 
期刊
[摘 要] 当前,不少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创作的作品缺乏内涵,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素养的匮乏,相关的人文素质不高。围绕唐代“诗中有画”的研究,引入传统文化诗画相通的内容,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艺术品位。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人文内涵;诗中有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67-01  一、五年制高職美术专业学生
期刊
[摘 要] 校情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史、校情在当代培养大学生各方面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这个出发点,着重探讨了校情的载体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揭示了校情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用,最终要以切合自身的方式走适合校情发展之道。  [关 键 词] 校情研究;高职院校;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7
期刊
[摘 要] 职业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具有中小学不具备的专业优势,其拥有资源丰富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专业技术师资以及大量的科研项目,但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值得去探讨研究。根据学校近年来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实践,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机互动进行了诠释。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专业优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生物作为医学院校极其重要的学科,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包括不够重视实验教学、教学没有创新、教师医学基础知识薄弱、教学内容滞后等。针对这些問题,循序渐进地改革也相当重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重视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师的医学基础知识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等。通过改革,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做铺垫。  [关 键 词] 生物教学;医学院校;现状;改革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美国学者博德慧斯戴尔认为,“在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而通过语言传播的含义仅占35%。”。空乘专业学生除了全面的专业知识储备、过硬的技能这些第一张名片之外,还需要诸如良好的形象设计这样的第二张名片来为求职加分。65%的非言语符合主要指的是身体语言,而身体语言的美丽是需要拥有良好审美观念的。  [关 键 词] 美学;形象设计;职业素养;高职高专  [
期刊
[摘 要] 足球基础训练课程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体育教学的难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的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学生对足球学习兴趣不高、信心不足,学校足球教学场地设施短缺,教师足球专业教学技能缺失等因素是造成当前大学足球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大学足球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展开分析研究。  [关 键 词] 大学生;校园;足球;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 我国大专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日语开始逐渐在大专教育中普及。在大专日语教学中,日语阅读是主要教学内容,它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日语知识,并且了解日语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对日语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原因及教师教学原因,大专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存在一定问题,这会对大专学生日语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因此,大专院校需要了解这一问题,并且针
期刊
[摘 要] 语音自我概念是学习者对自身语音水平的感知和评价。其水平的高、低可以促进或抑制语言学习。研究者以高职高专学生为受试发现受试的语音自我概念水平偏低,加强语音教学虽然能提高他们的语音自我概念水平,但效果不明显。  [关 键 词] 外语;语音;语音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75-01  一、引言  我国的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