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育教学中的“后进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中哪些学生是“后进生”?他们达标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贯穿“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关注“后进生”,使他们“脱贫致富”,甩掉帽子。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它一般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本文试图用心理暗示法和成功体验法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发以学校为特色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从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进行,无视了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老的教材内容简单而操作化,已使我们的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吸引力等等。以上诸多问题使学生中间出现了许多体育健康课程达标率低、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低下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从考虑学校本身的发展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出发,为社会人才打造身体素质的基础,转换学生的意识,使之达到健康育人的教育目的。
  体育素质的不同差异在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中,能显出各自的优势、劣势,比如,在力量项目教学中,身材弱小的同学,学习和掌握技术困难,而在技巧项目教学中,高大肥胖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困难。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也表现在同一运动项目中,比如,跳高项目教学中,有一些同学胆小,学习、掌握技术困难。还有一些女生出于害羞和性格内向不敢表现等原因较难融入体育教学。还有就是,现在生活条件的优越带给孩子们承受能力的缺失,他们不能跑和跳,不能完成各项身体练习,对体育活动身体极端不适应。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许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体育技能的速度和熟练程度较其他同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体育素质差异不以智商为依据,比较难以辨认和分类,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现实生活中处于绝对弱势这一群体的学生数量较少,和正常人比,他们的身体好比“残疾人”,但比一般残疾人的身体要健全的多。调查发现,他们平时在班级里大多能和睦相处,对于来自同学之间的玩笑,常常是一笑置之,自身的身体缺陷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悲观,能以正常人的心态融入到同学中去。但是一到上体育课或搞体育活动时,却出现了被同学歧视、排挤的现象。大多数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考虑问题狭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老师是没有权利歧视他们的,应该教育同学们更加关心他们,真诚耐心的帮助他们,不要在体育活动中让他们做体育活动的服务员、标志员、观察员和裁判员。我在八年级接手了一个班级,上第一节体育课的时候,班级里有个女生个子很高也很胖,在别的同学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她习惯性的站在一边看同学活动,帮同学看衣服。这时候我是能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希望和同学们一样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我立即让她归队参加活动,并且安排她侧重于力量方面的练习。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她的积极性很高,还报名参加了运动会,在当届运动会上获得了女子铅球第二名的好成绩。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那些体育达标率低的学生就是没发现特长的运动员。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关注那些有缺陷的学生,老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设计时,都要体现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目标,针对绝对弱势学生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目标。在我任教的初二某班有一个男同学两腿发育不平衡,第一堂室外课我专门设计了他的练习内容和目标,其他同学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对他就安排了“贴墙立正”“手扶单杠走直线”的练习,在以后的每堂课上都有专为他个人设计的练习。每次他都能在同学们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中较好的完成练习,他的专注和刻苦不仅使他找到了改变自身缺陷的信心,而且激励了其他同学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的愿望,针对性的设计和大众化的教学相得益彰,所以每次课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计划。
  体育弱势群体只是对体育活动身体不适应,身体上的弱势并不说明他们的情感也弱势,设置那些能体现他们情感的强势活动项目也能达到锻炼其身心的目的。我所任教的另一个班级有一个过于肥胖的同学,性格开朗,同学们开玩笑送他绰号“巨无霸”,他听后也豪不在意,但对各项体育活动明显的不协调,耐力也不好,分组集体游戏时,同学大都不愿意和他在一组。在开学后的第三次课我就安排了分组拔河比赛,众所周知,胖子在拔河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见他坐在地上把绳子往腰间一缠,喊了一声“谁能把我拉起来?”同学们无不欢天喜地的想和他分到一组。这次活动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他的价值,也使他在心理上战胜了自己,进一步融洽了与同学的关系,同学们也渐渐接纳了他。后来,在做集体活动项目时,好多同学喜欢和他在一起,不管输赢却让人开心和投入。
  事实上关注弱势群体的过程也是体育弱势群体刻苦锻炼、互帮互助顽强拼搏的过程,也是为其他同学树立“我行,我能行”的榜样过程。事实证明:失败固然能激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愿望,成功更能激励人拼搏进取。
  我们的教学要切实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从而达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扩大学生个体所需的选择面,增加社会所需的培养面,同时,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社会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健康人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后进生”,提高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所有的学生能快快乐乐的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把学习过程和方法纳入了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课实施互动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实现角色转换有极其突出的作用,有利于培养适合新课改理念下的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和建设人才。  【关键词】交流;思考;创新  一、提出的背景  中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里组织进行学习。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学生由被动向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多不利因素,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利用语文教学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爱的熏陶中健全人格。  【关键词】农村语文;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精神内涵    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一个新的教育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长期的亲情缺失、监管乏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是“顾了这头掉那头”,对于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兼顾到整体,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成效提高不快。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兼顾学生整体发展,要“保证中间,兼顾两端”,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兼顾到学生的不同层面,本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强调,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共同提高”的教学理念,应大力推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学习选择机会。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期刊
【摘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注重听力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Part A 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并采取行动研究的模式,对听力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优化教学;听力技能;牛津英语;Inte
期刊
文章是声情并茂的综合体。但在现今的课堂,朗朗书声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多了。其实,朗读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课堂的一大标志,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朗读,可以使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情调韵味等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朗读。  一、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结构的核心。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具
期刊
【摘要】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之光普照的成长者。缺失了富有人情味的抚爱,血肉之躯便会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甚至会有“不知路在何方”的漠然。老师应当是人性的播撒者,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引领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工作就应该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灵沟通    最近,拜读了郭道胜同志的新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其中关于新型师生关系与交往的一些论述颇有新意,也引起了我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是一个变化万千、充满生机,师生互动、紧张、活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身心素质发展水平、知识能力水平、道德情感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等,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体现出一个“变”字。  【关键词】随机应变;课堂艺术;数学教学    教学应变艺术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供套用,需要老师因时、因境、因人等灵活机智地
期刊
【摘要】构建主义认为,积极的学习情感,优良的解题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有效教学的三项要素。本文作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对如何协调好三者之间要素,实现有效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学习情感;学习习惯;解题能力;有效教学  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深入实施,有效教学的内涵要求又随之发生了变化和丰富。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使用数学草稿本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培养学生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体味使用草稿本的乐趣、加强方法指导等途径让小学生能有效使用草稿本,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草稿本;现状;矫治策略;规范     缘 起  关注“小学生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这个微型课题始于一次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小利同学的父亲向我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我能关注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