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生活的离合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洱通过《应物兄》描绘了一众自己非常熟悉而又极其复杂的中国知识分子,他试图在一种巨变的现实面前,把握住一个群体的精神肖像,进而辨识出一个时代的面影。这种“现在”本体论综合了物质与精神、经验与伦理,是当代文学重大的价值。李洱在创作中大约受到了杂语体典籍的启发,文本中混杂了各种文体,而且旁征博引、旁指曲谕,知识点多而杂,机锋与趣味并存。不仅如此,《应物兄》的叙事视角也颇为复杂,第一、二、三人称频繁转换,交替出现。《应物兄》的写作基于作家此时、此地的经验,尽管有浅薄、混乱、悲哀和痛苦,但是绝望后会有希望准备而生,会有新的精神迎风站立,这是李洱留给我们的一丝真实的暖意。
  关键词:李洱;《应物兄》;“现在”本体论;叙事结构;叙事视角
  李洱善写知识分子,《应物兄》①也是如此。但这部八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不同于《儒林外史》《红楼梦》,不同于《围城》《废都》,也不同于索尔贝娄、戴维·洛奇、约翰·威廉斯、翁贝托·埃科等人的作品。这种不同,并非只是出于作家的个性差异,更在于他们处理的问题、思考的路径、叙事的方式的巨大差异。李洱面对的是此时、此地,是一群自己非常熟悉而又极其复杂的中国知识分子,还有同时代的各色人等。他试图在一种巨变的现实面前,把握住一个群体的精神肖像,进而辨识出一个时代的面影——小说看着像是由许多细小的碎片构成,拼接起来却是一幅有清晰轮廓的当代生活图像。
  这样的写作,暗藏着一种写作雄心,也昭示了一种写作难度。
  要写好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和精神议题,谈何容易。这些年,社会的急剧变动、人群的大规模迁徙所带来的经验的流动、思想的裂变,是中国历史上所未有的;而这种流动着的“现在”,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新现实,也是文学所面对的新问题。中国作家长于写历史,写家族史,写有一定时间距离感的生活,而很少作家能处理好直接进入小说的此时、此地的经验。因此,必须要充分肯定敢于直面“现在”的作家。那些芜杂、丰盛的现实事象,未经时间淘洗,作家若没有良好的思想能力,找到自己的角度来梳理、择取,并出示自己面对现实的态度,便只会迷失在经验的海洋中。人的主体性的建构并非只由他所经历的事、走过的路、思想的问题所决定的,除了历史,“现在”对于一个人的自我确证同样重要。福柯说,一切哲学问题中最确定无疑的是此时此刻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当康德在1784年问‘什么是启蒙’的时候,他真正要问的意思是,‘现在在发生什么?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正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这个阶段,这个时刻是什么?’”②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它对“曾经”“现在”“将来”这三种时间形态之生活的讲述,由“现在”所统摄;文学看起来是在讲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事,其实真正探索的一直是此时此刻“我是谁”以及“我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当代视角,或者说“现在”本体论,是当代文学重大的价值。所谓的现实感,也是由此而来。现实并非只是发生在当下的事实,它也包含着一种精神态度。好的写作,是物质与精神、经验与伦理的综合。当年胡适说自己的思想受赫胥黎和杜威的影响最大。“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③胡适的思想不以深刻见长,但他这种“顾到当前”的敏锐性和现实感,使他成了那个时代一个醒目的触角,他被很多问题所驱使,为何一个问题还未探讨清楚又转向了下一个问题,背后都藏有“顾到当前”的紧迫感。鲁迅的写作也是如此。他不写长东西,而更愿意“放笔直干”,与现实短兵相接,也是因为他选择的是活在“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文学影响卓著,亦和那个时期作家们鲜明的现实感密切相关。文学后来的影响力日益衰微,虽然其中有文学不断逃逸到历史叙事、语言游戏中的缘故,但问题症结在于作家写作的现实感匮乏,以致無法有力地回答此时的人和生活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因此,只有重建当代文学中的“现在”本体论,才能有效保证当代写作的实感与担当精神。
  《应物兄》里有一处写到,谭淳说,喝茶的人喜欢谈过去,喝酒的人喜欢谈未来,喝咖啡的人只谈现在。她喝咖啡。的确,在《应物兄》里发生的故事都是“现在”的——济州大学想引进儒学大师程济世以筹建儒学研究院,程济世来北京讲学并商定儒学研究院的名称和选址,儒学研究院筹建过程中的种种事端,这些几乎是和李洱的写作时间同步的。故事的发生与学院生活有关,学院之外的各种力量也在小说中轮番登场,主角当然是一群知识分子。如果以应物兄为参照,这群知识分子中,有他师长一辈,也有他学生一辈,前后三代人,但面临问题也许是一致的,那就是思想与生活的离合。
  把“思想”的处境与情状当作小说的核心主题来写,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流于空洞或说教,或者撕裂思想与形象之间的亲密关系。过去的故事,都是以“事”为中心的,但李洱似乎想创造一种以“言”为中心的叙事,至少,他想把小说改造为一种杂语,把叙与论,把事情与认知融汇在一起。所以,《应物兄》里许多地方是反叙事的,叙事会不断停顿下来,插入很多知识讲述、思想分析、学术探讨。很多人为这种小说写法感到惊异,我倒觉得,这种杂语小说,更像是对日常说话的模仿。日常说话中,没有谁是专门叙事,也没有人是专门议论或抒情的,他的语体往往是混杂的——说一些事情,发一些感慨,同时夹杂着一些抒情,几种语体交替出现,说话才显得自然、驳杂、丰富。很多早期的典籍,都还原了这种日常说话的特征,比如《论语》《圣经》,是由门徒记录的孔子、耶稣的言与行,多是真实的日常说话;讲一件事情,说一个道理,记述一次出行,交织在一起的。这种杂语体本是文体分隔之前作文的基本方式,在文体严格区分之后,才有清晰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文体的边界。但这边界是否合理、能否逾越?许多文体探索的实践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应物兄》发表之后,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部向《红楼梦》致敬的作品,而我以为,就文本话语方式而言,《应物兄》更像一本向一种古老说话体典籍致敬的大书。   由此,我想到了《史記》的结构。一百三十篇中,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记述帝王;“世家”记述诸侯;“表”与“书”列世系、史事,记制度发展,其实也是治国及其果效的概略;“列传”是以人为核心,权臣士卿之外,医生、侠客、奸佞、占卜等皆有。若视《史记》为重要的文学资源,光看到列传里的人物描写是不够的,光有十表八书那些体会也不够,《史记》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说,它就像是华夏社会的国家结构,极为谨严、全面,缺一不可。后来的人谈论文学,多局限于文体、风格、美学、形象,其实只论及了很小的一点,远没有《史记》的完整和大气,根本上说,就是对作品的结构缺乏更宏阔的认识。还可以联想到《圣经》,以新约为例,也是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等多文体构成,有记事,有记言,也有预言和想象。门徒们为了把“太初”就有的“道”讲清楚,没有受限于一种文体而使其杂语并置。
  李洱估计受了这些杂语体典籍的启发,写作《应物兄》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杂了各种文体,而且旁征博引、旁逸斜出、旁见侧出、旁指曲谕,知识点多而杂,机锋与趣味并存。有人将这部小说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更多指的是某种知识的广博;当然也不乏炫技,因为知识与叙事的有机融合,很多地方不乏生硬。但我仍然认为,文体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值得留意。以仿写日常说话为主的杂语体,穿插了许多包括作者自己编撰的文字,这无意间改造了小说的结构——它不再是以人或事为主线,而更像是一种思想的流动、语言的繁衍。李洱选择起首几个字作为每一节的节名,估计也是拒绝框定一些东西,而试图让思想和语言真正流动起来。
  这点在《应物兄》的叙事视角选择上也有所体现。很少小说会选择这么复杂的多视角来叙事的,有第三人称,也有第二人称、第一人称,而且常常交织在一起,频繁转换,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又像是所知有限的自言自语。从固有的叙事学知识来看,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的。仅仅是散点叙事、移步换景?我却想到了中国古典的绘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绘画的透视法而言,都是不合理的,没有人可以看见十余里范围内八百多人的活动图景,也没有人可以尽览富春江的沿江风景;更不合理的是,画中的风景和人都不遵循远近、大小的比例,因为画家根本不用透视原则。《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假想自己身在扁舟上一路观赏风景,《清明上河图》的画者好像是在半空中,他可以看到院墙以内、厅堂房间里的人与摆设。何以如此?因为画中有“我”,而“我”本身就在画中,而且由“我”来带读者入画——这种随心所欲正是中国画的巨大特色。也如中国诗,王维的许多诗作无一处写人,实际上却处处写人,处处写“我”。“我”是隐含在情与物之中的。哪些景、哪些物可以入诗,由“我”的情怀、胸襟和识见所决定。这种有“我”的写作,不仅见于绘画,它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红楼梦》为世人所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里面有“我”的罪与悔作为精神底色;二十世纪以来,鲁迅的写作最为深刻,正是因为他在审视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审意识:他们吃人,“我”也在吃人;“我”的心里有黑暗和虚无,有鬼跟着“我”。
  这样看,《应物兄》中的人称问题就不仅是叙事视觉的问题了。李洱是想把“我”与“他”、与“你”合体,“我”以显在或隐在的方式进入到小说的各部分中,任何人遭遇和承受的都是“我”遭遇和承受的。李洱塑造了一个可以经历这个时代各种生活的超级角色。或许,小说中写到的“应物兄有华为、苹果、三星的三部手机”就是一个隐喻。三代知识分子,无论是在坚守的,在抗争的,还是已沦陷的,都可视为是思想的不同镜像。老一辈学者,双林、乔木、何为(芸娘)、张子房、姚鼐等;中间一辈的应物兄、费鸣、郏象愚、敬修己、文德斯、郑树森、乔珊珊等;更年轻一代,应物兄的学生一辈,“儒学天才”小颜等——三代人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精神气质,“在八十年代学术是个梦想,在九十年代学术是个事业,到二十一世纪,学术就是个饭碗。”穿行于三代知识分子之间、在“梦想”“事业”“饭碗”中往返的那个超级角色,那个合体于不同的人身上的“我”,既高尚又堕落,既精神卓然又欲望蓬勃,是学者也是官员或商人,大谈儒学的同时也热衷于性事,专注于仁德的注释也不断地将之物化。
  这个处处隐藏着“我”的超级角色,或许可以将它指证为“思想”。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就是思想在不同处境下的命运。具体而言,儒学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思想主流,它在当代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困境,在这三代知识分子身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不能简单地认为,《应物兄》里谁承传着儒家精神,谁背叛了儒家传统,这样未免过于脸谱化了。这种进与退、失与守,几乎是大家共同的命运,一起坚守、一起堕落,不过程度不同、表现不同而已。每个人里面都住着一个儒家,都各种体面、各种周旋、各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每个人又都遭遇着各种尴尬、各种受挫、各种不可遏止的坠落。儒家讲“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讲的就是全体,而非个体。据孙国栋回忆,他的老师钱穆在讲这两句话时,曾举例说:“最广大的事物,莫如全体人类,而人类能够共存,所赖的是人性中有共通点,此共通点岂非极精微的?如缺乏此精微的共通点,则人类的生活将不知如何了。‘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亦复如是,一种极高明能为众人所推崇而遵从的道理,必然是在众人心中有根苗的,然后他们才能对他的思想起共鸣而追随他的道理。如果他的思想,是他自己兀兀独造而得的,在众人心中没有根苗,则众人不会对他的思想起共鸣,所以凡是为大众奉行的高明思想必然在众人的庸言庸行中蕴有根苗,所以说‘极高明而道中庸’。”④一种思想的兴起,来自于每个人心中有相通的“根苗”,进而得到众人的呼应;而一种思想的衰败,也是源于共识的断裂、众人的内心之火的渐渐微弱。把《应物兄》所写的群像视之为一个整体,就可看到:每个人都是圣人,也是罪人;都思接千载,又只顾眼前;都想有所信,又什么都不信。每个人、每个社会阶层都充满着矛盾和分裂。
  追根溯源,这些都来自于思想和生活的分裂。   因為思想与生活的疏离,导致了我与世界、他人的疏离,最终也造成了我与自我的疏离。《应物兄》里许多地方都写到了内心的自我辩论,正是人与自我疏离的生动写照。哪个是真实的“我”?“我”想成为怎样的“我”?一片茫然。小说开头,应物兄问:“想好了吗?来还是不来?”结尾处,他清晰地听到了肯定的回答。这是自我的幻影,也是自我的争论,还可以说是自我的确证。《传道书》里说,人心里怎样思量,他的为人就怎样。可如今,思量可能只是词语的空转,是一种以学术名义展开的话语游戏,现实、行为却是另一种模样。做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想的和愿意想的又不一样,疏离、分裂无处不在,这恐怕才是“现在”这一时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李洱声称在《应物兄》里思考的是知行合一的问题。思想是空谈还是实学?思想是否还能影响生活,生活又是否还能成为思想创造的源泉?思想与生活的聚合和离散分别是怎样一种面貌?李洱抓住了一个核心,那就是“言”。思想、学说在蔓延,大家不断在说,语言上无比喧嚣、振奋,行动上却是悖反的,生活真实的增量不过是欲望和物质。“言”成了嘴上阔论,甚至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自身行为的讽喻。萨义德说:“知道如何善用语言,知道何时以语言介入,是知识分子行动的两个必要特色。”⑤但是,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把语言变成了纸上的空谈,另一方面又把语言当作破败行为的伪饰。《应物兄》里的大儒程济世的乡愁不过是对济哥、仁德丸子的深情;筹建中的儒学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不是研究仁德的精义,而是寻找已经从城市里消失了的仁德路和从未听说过的仁德丸子;国学的精粹成了风水学,儒家的身体论也成了性爱的注脚……一切都在空心化、实用化、物化,在悄悄地变形、偷换、替代,所以,萨义德还说:“后现代的知识分子现在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像真理或自由这类的普遍价值。”⑥儒家在现代的命运也类似。济州大学筹建研究院不再以讨论思想和学术为要旨,而是迅速变成了项目和产业,儒学义理早已没有了落实的地方,而只游荡在会议和闲谈之中。
  已经找不到一种生活来承载那些伟大的思想了。再厚重、正大的思想也成了孤魂野鬼,无所着落,而粗粝、嚣张、欲望化的生活直接冲到了时代的前台,思想不过是一个影子,赤裸裸的生活才是实体。《应物兄》里写了很多欲望的类型及其变种,它们才是塑造现代生活的核心力量,儒家不再是主流思想,消费文化、物质文化正日益取代它的地位。“现在”是享乐、戏谑、搞笑、崇尚成功与财富的时代。这时,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不仅失去了一种思想的光芒,同时也在失去一种生活——一种有精神质地、价值构想的生活。苏珊·桑塔格说:“传统的专制政权不干涉文化结构和多数人的价值体系。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统治了二十多年,可它几乎没有改变这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及其环境。然而,一二十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体系就改变了意大利,使这个国家几乎是面目全非。……甚至极权的统治下,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仍然植根于过去的价值体系中。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讲,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比专制主义统治更具有毁灭性。资本主义在很深的程度上真正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摧毁过去。”⑦我们可能也正在经受着同样的“毁灭”,它来自消费、物质和欲望合力对“基本生活方式”的摧毁,这种思想和行为的深刻改变,是一次价值上的连根拔起。旧的精神消散,新的价值未及建立起来,生活于其中的思想者,惟有在苦痛中等待新生。
  尽管李洱在《应物兄》里这样写道:“传统一直在变化,每个变化都是一次断裂,都是一次暂时的终结。传统的变化、断裂,如同诗歌的换韵。任何一首长诗,都需要不断换韵,两句一换,四句一换,六句一换。换韵就是暂时断裂,然后重新开始。换韵之后,它还会再次转成原韵,回到它的连续性,然后再次换韵,并最终形成历史的韵律。正是因为不停地换韵、换韵、换韵,诗歌才有了错落有致的风韵。每个中国人,都处于这种断裂和连续的历史韵律之中。”⑧“换韵”一说,颇为委婉而优雅,它是对历史演进的一种正面解读,旨在激发我们的信心。浅薄、混乱、悲哀、痛苦之后,会有新的精神迎风站立,因为在一个文化巨变的时代,一种绝望从哪里诞生,一种希望也会从哪里准备出来。这是李洱留给我们的一丝真实的暖意,正如《应物兄》的末了,应物兄遭遇车祸之后发现“我还活着”,读来令人百感交集,看起来已经命若游丝,其实还坚韧地活着。我想,在任何时候,人类都不该失了这份坚韧和希望。
  注释:
  ①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②[法]福柯:《主体与权力》,见汪民安主编:《福柯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7页。
  ③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见《胡适文选》自序,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④孙国栋:《师门杂忆——忆钱穆先生》,见黄浩潮、陆国燊编著《钱穆先生书信集:为学、做人、亲情与师生情怀》,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14年版,第224页。
  ⑤⑥[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3页。
  ⑦[美]苏珊·桑塔格、贝岭、杨小滨:《重新思考新的世界制度——苏珊·桑塔格访谈纪要》,《天涯》1998年第5期。
  ⑧李洱:《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31页。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周珉佳
其他文献
上班的路上,会路过一丛木槿,开花的木槿。一边开,一边落。路过开花的木槿时,会悠然想起王维的诗《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说的是枝梢上的辛夷花,在幽幽深山里开放。山中空寂无人,辛夷花自开自落。它开放时的美好,只有它自己知道;它凋零时的哀戚,也只有它自己来领受。它是它自己的导演,也是自己唯一的观众。  我喜欢这山涧里自开自落的辛夷花,在我们没有到达的
褚时健,曾经叱咤商业界的风云人物,一生酿过酒,榨过糖,种过烟,栽过橙。  在栽种冰糖橙的时候,需要到养鸡场买鸡粪,大多数买鸡粪的人都是直接拎着鸡场装好的鸡粪袋子,过秤,交钱。但褚时健会把鸡粪倒出来放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有没有掺过多的锯末,他会据此跟鸡场的主人讨价还价。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把一袋袋鸡粪倒在地上,用手抓起来捻,他眼睛又不大好,还要凑到眼前看,这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起初栽种冰糖橙对于褚时健
每次看见《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宣传,演员黄轩心里都会抖一下。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最初被定下的“小王子”。同样,没有人知道,他曾是娄烨、王小帅的首选,是梁朝伟看好的影帝,是周迅看好的男一号。早些年,知乎上有人问“如何评价演员黄轩?”几个网友都打个“火钳刘明”(火前留名的谐音)的标记,赌他在《芈月传》播出后必火。如今,这位“国民初恋”、“文艺男神”带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不需要炒作,就能让人们
在网络搜索“杜甫”,弹出“杜甫很忙”或“最炫杜甫风”等恶搞,想他老人家九泉有知,也会一笑置之吧。  玩笑之余,可见杜甫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读书时,我们几乎是在他诗句的陪伴下成长:见到大好山河,我们会情不自禁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遭遇人生挫败,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令胸襟瞬间豁然开朗;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不禁珍惜当下,体味到彼时的忧国忧民。  杜甫真的很忙
在这个地球上一住就是四十余年,越住越不适应,越住越陌生,越住越茫然,越住越恐慌。以机器和数字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使得生存日益组织化和平均化,削弱了人类对大自然和宇宙的直接感受,重商主义又使得利害大于是非,我们还没有走出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又在奥尔德斯·赫胥黎预言的美丽新世界里更进一步地失去了自由、快乐和尊严。“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
摘要:认真梳理西方翻译和叙事学交叉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隐含作者在当前的翻译叙事交流研究中,存在着纷繁无序的状态,这导致了隐含译者在认识上的混乱。本文认为,隐含译者是在翻译某部作品时处于某种翻译状态的译者,翻译状态包括翻译目的、翻译策略、文化特质、意识形态、审美标准等。此外,在翻译叙事交流中,翻译叙事者是另一个重要角色。翻译叙事者分为可靠叙事者和不可靠叙事者,而不可靠叙事主要体现在事实/事件轴、
甲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媒体上与文学相关的新闻,关键词一般是:颁奖会、排行榜、换届会。作家们发的微信朋友圈也大多与此相关:发表了新作的期刊和选本目录、新书广告、获奖消息、出席的能彰显本人文学段位的会议等。  这样的资讯,关注的人主要是业内相关当事人。  大众对纯文学的疏离,固然与文学语境的变化有关,另一个主要原因,恐怕是文坛能提供给社会的信息太单一。  很多地方的文学圈都存在类似的偏科:最活跃的因素是少数作家才够得着的文
让心灵飘洋过海,带着爱去丰富这心灵的舞台,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爱,便能感受幸福。  给心灵洗静铅华,带着仁厚与质朴去拓宽心灵的舞台,我始终相信,心怀他人便是心怀自己,为这份善良喝彩。  夏日的暑气席地卷起,天气越来越热,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大的清洁工正在街道上打扫,一个年轻人扔着香蕉皮随意地走过。老人很惊讶,走过去说:“垃圾应该扔在垃圾桶里。”那个年轻人不吭声地把香蕉皮踢到了一边,扬长而去。他太过分
【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试题】  “谢谢你”是我们经常说,也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短短的三个字,总会带给我们些许温暖与感动。那么,在你的心中,有没有一段关于“谢谢”的故事,你有没有要感谢的人呢?请以“谢谢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是一则短语型命题,命题用意在于引导学生关注他人,体验感恩之心。身边之人之事,但凡有值得你感谢之处均可入笔。然而在大家都有话可说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