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心理处方给自己等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张心理处方给自己  荷 蒲
  
  现代健康的概念,超出人们的传统认识,它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人的身、心两个方面。于是,心理健康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人们总是希望拥有健康的心理来迎接挑战,那么。给自己开个心理处方颇有现实意义。下面是5则处方,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处方之一:大智若愚法。这是一层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当事人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让人精神紧张的事情。
  处方之二:随遇而安法。工作上、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生老病死也是免不了的。你不妨用既来之,则安之的心境去对待它们,这不失为一种保持心态宁静的好方法。
  处方之三:位置互换法。当感觉别人对不起自己时,不妨将彼此所处的位置对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对方也许并不是有意的。
  处方之四:倾诉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当自己伤心悲观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好朋友倾诉,倾诉完后,会发现自己轻松了很多。
  处方之五:情绪转移法。不愉快的事情导致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要时时去注意它,而要把注意力转移一些到其他方面,比如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或者专心听听音乐之类的。
  心理健康是生命的脊梁,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经常能对自己的不良心态进行有效地调整,时时保持健康的情绪,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编辑 王建国)
  
  老有所乐 要有“绝活”  湘 军
  
  南京下关区有位九旬老人,养猫养了40年。让人称奇的是,她养的猫都通人性,并且能帮主人做取药一类的活。读了某报刊登的这则趣文,我联想起刚读的另一篇文章。文章说,前些时“十一”长假里,退休工人老陈老两口准备了不少好吃的,等孩子回来看看,可是几天下来,竟没一个孩子回来,而只是往老人的银行卡里打了钱,以示关怀:老人见钱不见人,十分生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年人安度晚年也得早做准备,最好手上有几手绝活;这样,就不会盼望子女施舍似的上门“关怀”你了。在当前繁杂的现实生活中,孩子能抽身回来看看老人固然是好,因为,这是血浓于水、不可替代的亲情,是孩子在尽孝。但是,老人也得对此想开一些。不能把晚年生活所有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毕竟孩子成年了,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如果能像那位养猫老人那样,心态祥和,老有所乐,晚年的生活也不会失落。
  进一步说,老有所养的问题,根源应在社会里寻找。在这点上,我认为不妨学习外国老年人;一旦孩子成年了,就意味着自己抚养责任的结束,尽早将他们请出家门另立门户。并从经济上与其“断奶”。因为,孩子的成年就意味着彼此生活的独立,谁也不再依赖谁。对此,有些人会说,老外待人冷漠,缺少东方人特有的人情味。其实不然,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种看似冷漠的生活方式,能够较早地让孩子和自己获得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编辑 王建国)
其他文献
训猫    早上上班,小刘碰见对门老张。  老张问:“昨晚你又和老婆吵架了?”  小刘回答:“没有啊,我老婆是在训猫!”  老张感叹道:“真是可怜的猫啊,我听见你老婆命令它上交工资卡!”    看法    妈妈:“结婚三年了,你对她有什么看法?”  儿子:“第一年:我说,她听。第二年:她说,我听。第三年:我俩说,邻居们听。”    太晚了吧    我丈夫是位医生,他在书房里存了很多专业用品。一次家
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位居死因排行榜第一位:大约每15秒就会发生1例中风,每21秒会有1例中风死亡,每年150万人死于中风。在经抢救成功保住生命的中风患者中,有70%的人会留下伴随终生的残疾,需要家人长期照料。  三四十岁得中风的不少见  有人认为,中风那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中年人不用担心。其实不然,中风患者正在年轻化,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中风一点也不罕见。  钟先生
一、意志法无论你用何种方法戒烟,意志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戒烟效果的维持阶段。意志力弱的人往往戒了许多次,都没有能够最后成功。仅仅靠意志来戒烟往往是艰难的,尤其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的意志表达往往不是他一个人单方面的事情。戒烟者往往难于适应人际角色的突然变更,难于拒绝烟友的诱惑和嘲讽。因此,如果你决意戒烟,最好选择一个不抽烟的环境。  二、厌恶法这个方法类似于戒酒的厌恶方法。美国纽约的一个医生沙
一、倡中等期望,戒两极分化家长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殊不知,父母轻率的幻想常常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强灌硬塞,不得要领的智力启蒙,品德教育的普遍忽视,致使孩子上学后活动能力很差,组织纪律性涣散,厌恶体力劳动,既娇又骄,有的还酿成悲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切实际的期望水平会引起逃避和退缩反应。家长对孩子的最佳期望值应呈马鞍型。这就要求父母应注意:1、抱中等程
过度谦恭的人常常说自己不好、不行,遭遇一些小挫折就说全都是自己的错:寻找工作时会说自己能力欠佳,希望别人好好提携:周围人的赞美,会使他不知所措……  过度谦恭的人虽然有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但他们却时时压抑着自己,过着不可怒、不可狂的生活。自己不由自主地远离快乐,在心里陡增一些失败感。将自己的要求、不满、期待、愿望、梦想压抑在心底,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波涛汹涌,十分压抑和失落。所以,从心理健康的
当尊严被凌辱,当权益被践踏,当信仰被玷污,当家园被侵占……怎么办?  话说王某在初涉社会的时候,上天就专门送给他一个“顾问”,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这个“顾问”不是什么专家、学者,而是人的情绪——愤怒。  有了此“顾问”的指点,王某在面对丑恶、污秽和阴险时,即刻喷出熊熊火焰,这大大伸张了正义,压制了邪恶。  从某个角度说,愤怒这个“顾问”为社会的安定有序,为王某的侠气正义立了大功。  可是,生活中的
科学界早已证实,铅是一种金属毒物,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毒性,尤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毒性最大。轻微的铅中毒,会出现头晕、头疼、疲劳、烦躁、易怒、失眠和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见多种神经炎、手足腕神经瘫痪、肌肉萎缩无力,不少铅中毒者,因危及脑组织和脑血管,出现脑病,或者引起血液变化,如溶血病、血红蛋白代谢失常及心脏疾病。  最近,意大利科学中心的专家发现,铅进入体内会形成牢固的化学络合物,并对心脏产生
[编者按]“亚健康”的概念及现象,已经逐步被老百姓接受和认识。所谓“亚健康”就是介乎身心健康与疾病缠身之间的一种状态,虽然身体还没有明显的病理交化,但总是感觉不舒服,工作效率不高,人体没有活力,还常有失眠、食欲差、易感冒等困扰。对于“亚健康”的说法,您有何见解?生活中,您有“亚健康”的经历吗?如何对付“亚健康”,您有什么高招?    朱红:“亚健康”是怎么回事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
我有一位老首长,年过八旬思维敏捷,身体非常健康。每天戴着老花眼镜看书写文章、学习外语;经常外出听课,还主动辅导青年学习。真可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人对此颇为不解,问他:“您那么大年纪了,已经功成名就,还那么刻苦学习,到底图个啥呀?”他笑着回答:“我不图名、不为利,为的是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健康长寿,这叫文化养生,是我的养生之道。”  “文化养生”有科学依据。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用进废
正常人对各种钙剂的吸收率一般都在30%左右。国产和进口口服钙剂是没有差异的,可任意选用。但如果人体缺乏胃酸,对各种钙制剂的吸收就明显不同了。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衰退,使老年人胃酸缺乏发生率达20%~60%,表现为营养摄取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是影响胃酸分泌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胃酸缺乏可造成钙的解离和摄取明显低于青壮年。因此,老年人采取正确的补钙方法、选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