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 文化养生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位老首长,年过八旬思维敏捷,身体非常健康。每天戴着老花眼镜看书写文章、学习外语;经常外出听课,还主动辅导青年学习。真可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人对此颇为不解,问他:“您那么大年纪了,已经功成名就,还那么刻苦学习,到底图个啥呀?”他笑着回答:“我不图名、不为利,为的是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健康长寿,这叫文化养生,是我的养生之道。”
  “文化养生”有科学依据。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用进废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因常见病、多发病而致死亡的比例就越低。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研究,发现文化修养与寿命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较当时的平均寿命高很多。其中一些勤于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平均寿命为79岁。有统计,在1940年以后已故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有33人,90岁以上有6人。心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乔治·惠普尔活到了98岁。
  其实,文化养生的道理早在中国古代就为人称道。被历代奉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的《黄庭经》,开篇第一章有诗曰:“咏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说的是若能咏诵《黄庭经》万遍,就会千灾消除,百病痊愈,延年不老。这话尽管有些夸张,但经常咏诵《黄庭经》,阅读其他好书,能延年益寿、有益健康却是无法否认的。宋代的大诗人陆游,对文化养生有自己的深刻体会,他曾说过:“读书有味身忘老。”到了晚年,他仍然读书不倦,写作不辍,认为“此是却老方”。年过古稀之后,仍然高吟:“年过七十眼犹明,天公成就老书生。”77岁时写道:“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80岁时仍云:“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灿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老人的学习精神、壮志豪情跃然纸上。这样动脑动笔,目有所读,心有所乐,神有所藏,身安心泰,自然能延年益寿。
  读书写作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达观向上,趋利避害,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剂保健良药。这种文化养生,必然会在机体中产生反应,使人的身心陶醉在平和、舒泰、清雅、愉悦之中,自然延缓衰老,有益于身心健康。法国卢兹老年大学的座右铭是:“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
  文化养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老年朋友要保持乐观向上、生机勃勃的健康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进行“文化养生”,将有助于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编辑林妙)
其他文献
荸荠,又名乌芋、马蹄、地粟,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产于我国南方,秋季、冬初采收,洗净鲜用或风干备用。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以个大、新鲜、皮薄、肉细、味甜、汁多、脆嫩、无渣者为佳。  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适用于热病伤
街头非法医疗广告必须依法严禁
训猫    早上上班,小刘碰见对门老张。  老张问:“昨晚你又和老婆吵架了?”  小刘回答:“没有啊,我老婆是在训猫!”  老张感叹道:“真是可怜的猫啊,我听见你老婆命令它上交工资卡!”    看法    妈妈:“结婚三年了,你对她有什么看法?”  儿子:“第一年:我说,她听。第二年:她说,我听。第三年:我俩说,邻居们听。”    太晚了吧    我丈夫是位医生,他在书房里存了很多专业用品。一次家
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位居死因排行榜第一位:大约每15秒就会发生1例中风,每21秒会有1例中风死亡,每年150万人死于中风。在经抢救成功保住生命的中风患者中,有70%的人会留下伴随终生的残疾,需要家人长期照料。  三四十岁得中风的不少见  有人认为,中风那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中年人不用担心。其实不然,中风患者正在年轻化,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中风一点也不罕见。  钟先生
一、意志法无论你用何种方法戒烟,意志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戒烟效果的维持阶段。意志力弱的人往往戒了许多次,都没有能够最后成功。仅仅靠意志来戒烟往往是艰难的,尤其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的意志表达往往不是他一个人单方面的事情。戒烟者往往难于适应人际角色的突然变更,难于拒绝烟友的诱惑和嘲讽。因此,如果你决意戒烟,最好选择一个不抽烟的环境。  二、厌恶法这个方法类似于戒酒的厌恶方法。美国纽约的一个医生沙
一、倡中等期望,戒两极分化家长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殊不知,父母轻率的幻想常常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强灌硬塞,不得要领的智力启蒙,品德教育的普遍忽视,致使孩子上学后活动能力很差,组织纪律性涣散,厌恶体力劳动,既娇又骄,有的还酿成悲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切实际的期望水平会引起逃避和退缩反应。家长对孩子的最佳期望值应呈马鞍型。这就要求父母应注意:1、抱中等程
过度谦恭的人常常说自己不好、不行,遭遇一些小挫折就说全都是自己的错:寻找工作时会说自己能力欠佳,希望别人好好提携:周围人的赞美,会使他不知所措……  过度谦恭的人虽然有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但他们却时时压抑着自己,过着不可怒、不可狂的生活。自己不由自主地远离快乐,在心里陡增一些失败感。将自己的要求、不满、期待、愿望、梦想压抑在心底,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波涛汹涌,十分压抑和失落。所以,从心理健康的
当尊严被凌辱,当权益被践踏,当信仰被玷污,当家园被侵占……怎么办?  话说王某在初涉社会的时候,上天就专门送给他一个“顾问”,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这个“顾问”不是什么专家、学者,而是人的情绪——愤怒。  有了此“顾问”的指点,王某在面对丑恶、污秽和阴险时,即刻喷出熊熊火焰,这大大伸张了正义,压制了邪恶。  从某个角度说,愤怒这个“顾问”为社会的安定有序,为王某的侠气正义立了大功。  可是,生活中的
科学界早已证实,铅是一种金属毒物,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毒性,尤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毒性最大。轻微的铅中毒,会出现头晕、头疼、疲劳、烦躁、易怒、失眠和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见多种神经炎、手足腕神经瘫痪、肌肉萎缩无力,不少铅中毒者,因危及脑组织和脑血管,出现脑病,或者引起血液变化,如溶血病、血红蛋白代谢失常及心脏疾病。  最近,意大利科学中心的专家发现,铅进入体内会形成牢固的化学络合物,并对心脏产生
[编者按]“亚健康”的概念及现象,已经逐步被老百姓接受和认识。所谓“亚健康”就是介乎身心健康与疾病缠身之间的一种状态,虽然身体还没有明显的病理交化,但总是感觉不舒服,工作效率不高,人体没有活力,还常有失眠、食欲差、易感冒等困扰。对于“亚健康”的说法,您有何见解?生活中,您有“亚健康”的经历吗?如何对付“亚健康”,您有什么高招?    朱红:“亚健康”是怎么回事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