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的“拖延症”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中唱到:“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相似的场景:闹钟响起再睡五分钟;明天就要上交的报告却迟迟没有动笔;应该睡觉的时间却不能放下手机……可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拖延行为”并不少见。
  有人把患了拖延症的人戏称为“拖拉机”或“last minute person”(最后一分钟家伙)。明知道拖延的后果有害,却仍把计划一推再推,表面上看是时间管理失败,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时也可带来不可避免的烦恼。
  我们本期的互动话题就围绕“拖延症”展开,聊一聊工作生活中的你有哪些拖延行为,又是为什么拖延?拖延给你带来了哪些负面情绪?你又是如何解决和应对的?
  @且行且思:
  工作中,虽有计划,但总是找借口拖延,躺着不费力,没有损失,不了了之。之后,追悔莫及。拖延是为了获得暂时的满足,逃避失败的恐惧。

@豆芽:


  总是迟迟不肯睡觉,白天又不想起床,拖拖拉拉,老是被父母骂,这种行为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因为喜欢难得安静的空闲时间。无忧无虑地独处才是最快乐的时光。

@聂*莓心理咨询师:


  有时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时总是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自然也就快不到哪里去。如果大人这时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会越发慌乱,做事越来越慢。

@郑郑:


  拖延的本质是即时享乐。排除干扰、设定时限、寻求监督都可以帮我们战胜拖延。TED演讲里有一段内容是关于拖延症的,有句话特别打动我:拖延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自动可爱:


  我可以说是资深的“拖延症晚期患者”,尤其是工作中的一些时候,比如说写文书或者领导安排我去做一些我的能力不能完成的工作等。我在没办法推掉我的能力达不到的工作时,拖延症就犯了。我只有在最后要跟领导汇报的时候才会脑洞大开,快速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我感觉拖延症给我的负面情绪并不多,我在工作拖延的时候,也是在思考的过程,在思考如何快速高效完美地完成工作。拖延,只是我思考的过程。

@虾:


  拖延症重度患者,面对每日的日常工作能正常开展,可是一遇到总结、汇报、论文等较大的、需要写作的工作时,我这种写作水平有限的人,就会一拖再拖,不会写,不想写,直到最后期限前才紧赶慢赶地写出来一篇不太满意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或没兴趣的事情,以及被强迫做的一些工作中,我们不能很好地激发内驱力,自然就会想着拖、拖、拖。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心态没有摆正,我们的认知太局限,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意触碰新的、难的事情,内心的小鬼在偷懒。
  @我思故我在:
  我理解的拖延症是:还是没有勇气面对,还是在逃避现实。面对拖延,我们要做的就是勇于面对现实,将任务、事情分解成小块,逐一、从简单的做起,逐渐形成自我成就感,才可以慢慢解决拖延的问题。

@飘扬:


  找个小本子,把待办的事情写上,写完一个勾一个,做的时候心里难受,但完成那一瞬间神清气爽,甚至庆幸自己没拖延。所以当我的同学还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早就完工了,可以放心地休息啦!

编者的话:


  很高兴能收到这么多的读者留言,从大家的留言中不难看出:“拖延行为”的确很普遍地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年人虽有拖延的想法和行为,但能够正确地识别和看待它们。很多读者朋友都能够和小编一样,在最后时限完成任务,并未因“拖延”带来有害后果,“拖延行为”也未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有的时候,人们刻意地选择“拖延”,也许是因为有些事情并不重要,或者因为他们想要在做出决定或者付诸行动之前好好地思考一下。“拖延”只是为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一想,让自己的选择更为慎重、做法更为妥帖,或者想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拖延者往往有一些顽固的信条,例如:我必须要做到完美,否则宁愿不做;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这些语句可能听上去很熟悉,也许它们就是让我们拖延下去的真实想法,但是即使再熟悉而真实,它们也都不是真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自己的想法,判断其真实程度进而改变我们的拖延行为。
  “拖延”形成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要弄清拖延有没有成为你的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让你烦恼不已,当它没有成为你烦恼的源头,我们可以尝试接纳它、包容它。但当它造成的后果是我们不能承受的,甚至认为“拖延”是情绪上的折磨,产生恼怒、后悔、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这时我们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我们走出拖延困境。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本期话题的关注,期待更多朋友关注我们杂志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xinliyujiankang),并参与到互动话题之中。


其他文献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期刊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  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
期刊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面向社区则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现以通辽市某旗H社区为例,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些经验。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形成工作特色  通辽市某旗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于2018年年底启动实施。在试点建设的这段时间里,结合当地
期刊
从工作压力说起  为什么非工作时间总是无法放松心情?为什么下班后的休息也无法让你精力充沛?为什么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处理起来总是那么棘手?仔细体谅,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下班后在家远程办公已经不再鲜见。员工无须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是以一种更加自如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灵活性大大提高。同时,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私人生活被“入侵”也成为员工面临的恼人问题。这种种现象导致个体无论
期刊
调整不合理的家庭关系,实属不易。这个过程考验的是每一个成员。只要有人“霸着位置不动”,那必然会阻碍其他人回归原位。而霸着的人,也有其霸着的原因,欲追根溯源可能又得回到其原生家庭。一代接一代,环环相扣,解开一个锁,还有另一个锁等着你去解……  第三次咨询,坐下后,我开门见山地问:“两人的散步,最近还在进行吗?”  “走了几天,后来孩子又不来上学了,就停了。儿子一不上学,他爸就着急上火了,又冲我发火…
期刊
小k同学的绘画表达、绘画治愈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将这部分爱好发展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的专业坚持从事着。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投射行为,依托大脑半球分工功能理论,以艺术的形式给予展现,从而形成一种自然丰满的心理治疗形式,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用大脑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更直接地处理情绪问题,间接改善认知相关偏差。同时绘画治疗也融合了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治疗以及结构化治疗等流派的基础理论,集各家治疗思想
期刊
《禁闭岛》被誉为“世界十大悬疑心理电影”之一,可谓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1954年,联邦司法官泰德和搭档查克奉命前往远离大陆的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寻找意外失踪的女病人瑞秋。但他的另一个目的是想要查找害死妻子的纵火犯莱迪斯的行踪。通过调查,泰德相信凶手莱迪斯就关在岛上的C区病院。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这个岛很可能是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实验的秘密基地,他想揭开这个阴谋,解救无辜的病人。  历经
期刊
自2018年起,国家设立了“中国医师节”,定为每年的8月19日。提起医师,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治病救人的临床医师,但自新冠疫情暴发,公共卫生医师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每当一个地区出现疫情,除了临床医师救治患者外,公共卫生医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冲锋陷阵,进驻疫区采集样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而,这只是他们工作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在本期热点追踪栏目,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闫芳主任
期刊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是个自私又爱“作妖”的父亲。自从苏母去世,这位爸爸就不断“作妖”,而在这之前他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想作也作不起来——苏母才是家庭的中心。  苏家是一个典型的拥有“自恋型母亲”的家庭——父亲围着母亲转,孩子也围着母亲转。她的喜怒哀乐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的生态。即使在苏母去世后,苏家人还要去处理因之产生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什么是自恋?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美少
期刊
明明(化名)是令老师们特别着急的学生。今年三年级的明明平时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喜欢交朋友,对班级的活动也很积极,但就是不爱学习。班主任老师是这样说明明的,“我觉得他很聪明,班里的活动他都表现得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不好,平时作业也做得乱七八糟。”  为了解决明明的问题,班主任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多次和明明的家长联系,提醒他们关注明明的学习,平时多监督明明写作业。但是即使明明的妈妈有时陪着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