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现代价值之考量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道德原则体系呈现出三层结构的样态,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人文伦理价值体系。而贯穿其中的先秦儒家伦理精神可以概括为对“自我完善”及“兼善天下”的自由、平等、理性与完满的价值追求,具体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也是自律价值与他律价值的统一。这种先秦儒家伦理精神对现代中国的伦理价值系统既具有补充与匡正的意义,又具有向现代伦理精神转化和创生的内在机制。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ethics and moral principles system showed a three-tier structure, is a complete and rigorous humanistic ethical value system. The ethical spirit of pre-Qin Confucianism which runs through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pursuit of value for freedom, equality, rationality and perfection of “self-improvement ” and “good world ”, which contains seven aspects. Its essence is the unification of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also the unification of self-discipline value and heterodoxy value. This ethical spirit of pre-Qin Confucianism not only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lementing and rectifying the ethics value system of modern China, but also ha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transforming and creating to the modern ethical spirit.
其他文献
道德教育的效果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过分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道德主体精神的自觉,导致道德情感的冷漠,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要提高
现代新儒家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其科学观从体用论深化为开出论,再转变为对话论.这一变迁显示、折射出他们的学术理路的逻辑变化和社会形势、科学技术的现实发展.因此,
近年来,儒家伦理“普世化”的主张应运而生并得到了理论界的积极响应。然而,不论是在世界意义或本土意义上把儒家伦理直接发展成为普遍伦理,还是让其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参与普
二三十年来,心理弹性(resilience)发展现象受到研究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研究,这动摇了研究界长期笃信的压力/逆境对人的发展的功能影响的传统认识,促使人们从多重结
购买决策已成为消费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决策专家和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实验一引人归因风格变量,探讨
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应用于佛教的研究在中国只有很短的时间,却遭遇到来自佛教界和佛学界的种种排斥和误解.事实上,一个宗教信仰体系,不仅仅是其教义和哲学,更在于它们的社会实
本文作者介绍了美国俄亥饿医科大学与图兰朵大学实现历史性合并的过程,提出了两校作出合并决定的背景.作者也评述了合并过程的管理结构和计划结构,讨论了新图兰朵大学面临的
弈棋风格是指弈者在围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的、稳定的方式和行棋特点.通过对弈棋风格的形容匈评定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得到弈棋风格结构的五个
民本思想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部存在着一些伦理价值的悖论,主要表现为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德性与利欲的冲突、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对立统一以及君民关系的和谐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