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爷爷

来源 :红领巾(1-2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夜里,四周静悄悄的。妻子、丈夫和孩子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和无处不在的竞争。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走进中国,米老鼠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鼠明星就成了中国孩子最熟悉的卡通形象。说起来,今年是米老鼠80岁生日,又正逢中国的鼠年,这也是一种缘分呢!    小档案  英文名:Mickey Mouse  中文名:米老鼠(是我们对“一只名叫米奇的老鼠”的简称)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18日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  经典衣着:红色短裤、黄色鞋子  口头禅:
海象比较神奇,吃饭方式堪称一绝。  海象怎么吃饭?  放眼望去,海象最有特点的是一大坨脂肪和一对大白牙。海象得名的原因就是这对大白牙。雌雄海象都有大白牙,就像非洲草原象的长牙一样,不过这是海象的上犬齿,而大象的长牙是特化的门齿。  起初,人们认为海象的长牙与觅食有关。人们推测,海象在海底时,会把长牙插入泥沙中,翻起底泥、搅混海水,刨出躲在泥沙之下的贝类,就像用锄头锄地一样,然后趁乱把翻出来的食物吃
如果不是因为老胡突发的头晕,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耳朵里还有一种零件叫耳石。耳石是什么?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小耳石,它的掉落,却能让人晕得天翻地覆。他说,天地都在旋转,坠入深渊一般可怕。他说这话的时候,额头冷汗密密层层,四肢抖动,眼珠子不停地转。 我吓坏了,是什么严重的病呢,凶猛至此?我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旋转了,绞痛一般。  急匆匆去了医院,郑重其
今天放学后,我刚走到家门口,我家的防盗门就对我说:“对不起,你走错了。”哎呀,连自己家都走错了,我急急忙忙又下楼来。看大门的老大爷看见了,说:“你不刚回去吗?咋这么快就下来啦?”原来我没走错呀。奇怪了,我家的防盗门居然会撒谎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她是爆红的话剧《蒋公的面子》的“传奇”编剧,所描写的是70年前的知识分子的轶事与人性,遣词造句之“文”,引经据典之“深”,一度让不少观众大呼“听不懂”;舞台上,她是那个说话不紧不慢,有理不在声高的“时太太”;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位出生于1990年、气质文秀、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学生。她是温方伊,将为我们讲述一个传奇的故事。   “无中生有”的剧本  1943年,蒋介石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的三位
李白搁笔  “诗仙”李白喜欢游山玩水,他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诗作。这天,他登上了黄鹤楼,看着眼前烟波浩淼的景象,不禁为之陶醉,一时诗兴大发,正想提笔留诗时,忽然发现了诗人崔颢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了,连声称赞后又叹了口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连
谁是傻子  大勇与同桌斗嘴。  同桌说:“我同桌是个傻子。”  大勇立刻回击:“你同桌才是个傻子呢!”河北省秦皇岛市迎秋里实验学校 王佩怡(本刊会员)/荐    多少个鸡蛋  老师:“有个农夫养(yǎnɡ)了5只鸡,每天能得到5个鸡蛋,算一算,他一星期能得多少个鸡蛋?”  学生:“老师,他的母鸡周末休息(xiū xi)吗?”    巧 合  课堂上,老师问:“谁能举出一个惊人的巧合来?”“我,”米
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 吕薇  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探究这样一道题目: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 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中点A、B之间的距离:  用“有理数的减法”去计算,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 渐渐地,我静下心来,哈,有头绪了!我迫不及待地举手,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让我到黑板上写出解题思路:  老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呢?  我说:从这些算式及运算可
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  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让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