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观的辨析及其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所得税》准则改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若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引申到会计准则制定中,则资产负债观是指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一)会计目标的比较
  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基于历史成本的经营业绩,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坚持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受托责任观无疑受到收入费用观的青睐。而在决策有用观下,要求会计系统应当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有用观就成为资产负债观会计目标的首选。
  (二)会计要素比较
  资产负债观优先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收入费用观以收益为重。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资产负债观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观并非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会计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正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企业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影响的真实可靠信息。收入费用观则侧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定要符合实现原则、强调客观性。
  
  二、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而非收入费用观的原因
  
  (一)资产负债观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我国市场化深人发展的同时,发生了不少会计造假事件。使用资产负债观,是用真实的、客观存在的资产与负债作为计量标准,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来确认收益,可以有效地压缩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而收人费用观在确认收益时不以客观存在的资产、负债为计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等会计程序,使得收益的确认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二)资产负债观更符合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
  收人费用观体现的是一种历史成本的思想,相反,资产负债观更加强调权益,权益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的公允计量来体现。准则制定者对资产负债观的认同表明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对会计准则制定和财务报告列报更注重对“真实、公允”的追求。
  (三)采用资产负债观更易于与国际会计协调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之所以发生如此多的会计造假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原会计准则是依据收人费用观制定的,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现企业会计准则则体现了国际化的趋势,依据资产负债观来制定。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所得税的处理
  所得税的处理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原会计准则中使用的时间性差异。现准则规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其站在未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的角度,遵照资产负债观,旨在真实体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金额,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
  (二)增设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规定取消利润分配表,而增设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也正是资产负债观理念的具体表现。
  (三)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资产负债观注重资产的真正价值,认为企业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或派给业主款造成的净资产变动),因此,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因公允价值计量引起未实现的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确认为当期损益。
  (四)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全部计入企业收益
  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两类,确认为递延收益或当期损益。
  综上所述,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贯彻了资产负债观思想,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参考文献:
  [1]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12).
  [2]谢德明,林勇军.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比较与思考.会计之友.2007(11).
  [3]毛剑芬,韩存.资产负债观及其应用.财会月刊.2006(11).
  [4]杨乐,徐芳.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的思考.财会月刊.2007(3).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论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着眼,找到当前教学现状与高职培养目标间的差距,明确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与各个专业相融合。方法: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了解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收集获得的各种数据,来分析学生及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结果:以职业能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原因构成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3例干预性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干预性早产最常见的原
目的探索应用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方法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乳突区皮肤进行扩张,然后植入MEDPOR耳支架,行耳再造.结果对6例7只先天性小耳畸形行全耳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目的 报告一个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家系,并探讨其临床及基因特点.方法 对该家系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其临床
目的 对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临床确诊肺炎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A组患儿采用静脉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源于罗马法,在英国的衡平法中也有代位权的规定。代位求偿权是民法中的债权让与在保险法律关系中的适用,它实质上使一种债的主体的变更,债权让与即债权人变更,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具体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将其债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让与原债权债务关系人之外的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代替了原债权人的位置。    一、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要件    (一)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享有赔偿请求权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有赔偿
近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力量办学形式之一的民办普通高校这种办学形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怎样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非常现实的难题.因此,将围绕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管理
企业税收筹划尽管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我国现在的法律现状下,仍然有讨论和分析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新的法律制度和条文不断出台的今天,我们要实现扩张经济利益与健全法制的双赢就必须对税收筹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运用它,使得我国的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立足。    一、税收筹划的界定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对于税收筹划,国际上尚没有统一、权威的定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联用地塞米松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素联用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