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肛尾神经毁损技术及其在治疗癌性会阴痛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大小便改道术后的癌性会阴痛的治疗技术——CT引导下肛尾神经毁损技术,并评价其在某些癌性会阴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3例已行人工肛门并输尿管造瘘的晚期癌性会阴痛患者,就诊前均每天口服奥施康定200 mg以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仍大于5分。查无蛛网膜下腔穿刺禁忌证后,在CT引导下行肛尾神经毁损术:以层厚5 mm对腰4~骶1椎体进行冠状位平扫,选出最佳穿刺进针点,局麻后用7号腰麻穿刺针穿刺进入腰5骶1椎间隙对应的蛛网膜下腔,确认脑脊液回流通畅后,缓慢(1 ml/min)注入5%酚甘油1.2 ml(6%酚甘油1 ml+30%碘海醇0.2 ml),再次CT扫描观察所注药液的分布并三维重建。拔出穿刺针后嘱患者保持坐姿半小时后移至病房,期间及随后6 h仍保持坐姿。治疗期间及随后12 h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12 h后针刺测出患者无痛平面,并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3例患者术后三维重建示药液均位于终池,药液上界均在腰5椎体下缘水平,术后会阴区感觉完全麻木,针刺见血亦无痛感,会阴痛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感觉同术前,2例患者随访至病故(治疗后生存期分别为9、15个月),另一例患者术后4个月仍存活,会阴痛无复发。结论 CT引导下肛尾神经毁损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癌性会阴痛的新方法,对大、小便改道的晚期肿瘤患者尤为适宜。
其他文献
2009年8月,宽甸县某养殖户,饲养72只绒山羊,先后有16只发病,主要症状为消瘦、不食、多卧、离群、喘促、体温升高,羊体表有蜱等寄生虫。养殖户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地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高血糖、高胆固醇和高血脂代谢综合症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快速准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风能已成为清洁能源发展重点。风机基础作为风机机组支撑部分,其选型及结构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以某风电场工程为例,充分考虑
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来说,语法是遣词造句的重点所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始终将熟练掌握语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进入高中英语的学习阶段,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语法知识,
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各个国家的人都在学习英语,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对外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外语教学。从小学开始,
在信息化日前发达的今天,数据赖以生存的存储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于常用的DAS,NAS,SAN等存储方式进行了归纳,详细介绍了ISCSI协议,并对IP SAN的技术优势做了分析比较。
利用乙酸乙酯、正丁醇浸提百里香中有效抗氧化成分 ,通过酸值、过氧化值和亚油酸与棕榈酸的比值的测定对提取物在大豆油样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乙酸
<正> 百合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功专养阴清热,为治心肺阴虚内热之百合病的主方。笔者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用其治疗难耐的口干咽燥症,屡试屡效,功效卓著。据统计,约有30~50%
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和年龄的变化而不同。在40年之前,林分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当林龄超过45年时,随年龄增大而减
中国发明瓷器比欧洲要早1500多年。到公元1794年,英国却发明了骨瓷。一位叫斯波德的人想做出像中国一样好的瓷器,臆想用骨头能做瓷。于是执着地进行了两年多的试验,始终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