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 尽责 静心 倾情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围绕着“价值观”的主题大讨论。那么,何谓“价值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这是人们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但是,由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作为当代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德”。当我们谈到“德才兼备”的时候,我们把“德”放在首位,因为我们都清楚:只有“德”具备的情况下,“才”才有意义。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职业作了很好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它体现的是一种美德,它展露的是一种人格。所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也是智慧的启迪着,更是精神的熏陶者、美德的体现者、人格的影响者。作为一名教师,与其时刻对学生大讲“道”理,不如自己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所以,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行笃正、道德高尚的人。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他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示范性、导向性和互动性。因为,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更为关键的是,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学生的价值取向。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责”。其实,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但教师的职业有其特殊性,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我们生产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经过我们的精心培养后能报效家庭、报效社会的“人”,是我们精雕细琢后的“作品”。因此,教育的岗位更应有一群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世人不会忘记一个弃“责任、道德”于不顾的教师———范美忠,因为他在地震中既不美也不忠的行为和言辞,遭人们的唾弃;当然,人们也将永远记住一个名字——张丽莉,为了保护身边等车的学生,她自己却被失控的车子碾过而导致双腿截肢;也有遭抢劫时死命护住学生准考证的湖北教师周玉兰等。正是因为这些教师时刻在心中牢记着“责任”两字,使他们在危难时刻总是以学生的利益为重。
  再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静心”。作为一线的教师,对面高考和学校升学率的指标,我们倍感压力。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更是没有了时间的观念,早上和学生一起到校,晚上等学生就寝后才回家,家人抱怨,孩子疏远。每当周末看见小区内邻居们三五成群地结伴去自驾游,我们也有过羡慕;看着人家小房换大房,我们也有过感慨;暑假本应属于我们的休息时间,却要用来接受这个培训,参加那个会议,我们也发过牢骚……但我们静心反思:其实,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面对学生们渴求的眼神、家长们信任的目光,我们心里所有的不快和牢骚都烟消云散,惟独记得的是曾经给过学生们的承诺:老师一定会陪你们直到走进考场,和你们一起去经受高考的检阅。因为我们深深懂得,那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和考验,那更是一种期盼。因此,面对这些物质的诱惑,我们惟有静心才能让自己默守这份清贫和安心。
  最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倾情”。所谓倾情,就是对学生倾注我们全部的爱心。我们始终相信:爱是相互的。正是因为我们面前是一群生动活泼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学生,关爱学生成了教师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我们打心底里去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情感波动,关爱这些天真纯洁的孩子,也因此,更促使我们对这份教育事业的热爱。当我们去真心地爱我们的学生的时候,换来的是他们对我们严厉的接受,对我们批评的释怀,对我们唠叨的感恩。面对着彼此脸上理解的表情,师生间流淌的是暖暖的感动。
  当我们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又将迎接下一届学生,我们还将重复着这单调而枯燥的生活。我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我们会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作为教师,我们是为学生做嫁衣裳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是站在路边为学生鼓掌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愿意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上去,而我们则将静守这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
其他文献
维克多·E·弗兰克尔(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他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拉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教授职位,并在加利福尼亚圣迭哥国际大学教授意义疗法。弗兰克尔共出版了39部作品,并被翻译成34种语
作为90后学生的班主任,必须适应形势,认清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生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特点,顺利实现从“取暖器型”班主任向“空调型”班主任的“转型”。  无疑,班主任需要有颗爱心。但是爱做为一把看似万能的教育钥匙却不能完全解开90后学生们的心锁,因为90后就是在“暖”与“热”的包裹下长大的,他们对热并不敏感。所有90后的班主任,恐怕都不得不冷静地思考一下自身如何实现“转型”的问题。笔者认为:对90后学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师范同学的聚会。在聚会过程中,我们开怀畅谈,一起回忆在师范的学习生活,但更多的却是当下的教师生活。其中不少同学可以说得上是事业有成,有的已经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在三杯两盏之后,有一位已是某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同学向我大倒苦水:“老同学,真羡慕你啊!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经常能够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你的文章。”我回答说:“你也很厉害呀,你不是三年前就被评上了‘市骨干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悄悄地做着本职的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华;静静地散发着光和热。他们用平凡与执著撑起了一片灿烂的天空。安徽省铜陵市金山路小学的袁昌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自己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从教22年来,他坚守讲台,用爱心与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教育的赞歌。  一、注重学习,坚定信念  1991年7月,袁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装着满腔的激情走上了工作岗位。“人生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对于所带班级的成员,班主任若总坚持付出真爱,将学生看成自己的至爱,那么,这个集体的成员也必将是充满爱心的。笔者一步步引领着学生们沿着“爱”之路,向着闪烁“爱”的光辉的纯美境地欢畅而行,牵手打造出以“爱”为核心的纯美的班级文化。  一、聆听故事,唤醒心灵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让学生们“发现爱”,心动起来,是他们付出“真爱”的前提。  看到过《一碗馄饨》
传承了三千多年的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由于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现在,无论从编者、命题者到教师、学生,还是从教科书设置的课文篇目到文言文教学在课时上所占的比例,都表明了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之高。抓好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只要我们在古文教学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采访对象:张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教师。  编者按:公办的国字号优秀学校不愁生源,不忧待遇,不忧学习进步的机会,况且执教多年经验丰富……他们的想法与民办的私字号的,需要提高成绩吸引家长眼球,以期进一步发展的年轻的教育者有区别吗?为此我们选择采访了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海安相隔数千里的中部地区的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年轻女教师张洁。  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是一所12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语言洗练,文辞优美,内涵丰富。它们以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以优美的词语、贴切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富有气势的排比,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
温总理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起奠基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基础教育的最根本价值是育人。笔者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平凡岗位上追求着教育的永恒价值,在教书育人中提升教师素质。  笔者从教30
日前,笔者收到了著名图书策划人吴法源先生馈寄的“大礼包”———由他策划的“源创教育”系列新书,这其中就有朱永新先生的新作《教育的解放》。  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影响深远、蜚声中外。新教育实验以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为途径,努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