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秘书长不是潮汕人,国家主席也不是潮汕人,但潮汕人似乎有管起地球的架势。
资本影响世界
潮汕的“土豪”特多。
走在深圳的街头,你会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的店。首先他们的招牌店名一律是中国传统的“诚、昌、达、高”等这些吉祥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别的新意。潮汕人开的店形象设计一般也不是很讲究,他们的店面LOGO(标志)一律是店面名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很少用英文的,一般也不专门设计。
另外,店门口一律功夫茶的摆设,穿着拖鞋守店的老板操一口难懂的潮州话,并且对不是说广东话的顾客总是不冷不热的态度,这些都构成了许多潮汕人开的店面的外在形象特征。
可是,就是这些形象不怎么样的潮汕人开的店,控制了深圳的零售、批发渠道。不仅潮汕人开的士多(STORE商店的音译)店无孔不入,满街都是,而且深圳主要的批发专业市场如深圳通信市场、电脑市场、深圳小店的主要进货地湖贝路批发市场等,大都是潮汕人在经营把持。
当然,在小本生意下,还有拔地而起的商界大佬。
在深圳,有国内最大的即时通信公司——腾讯科技,他的创办人马化腾就是潮汕人。
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2013年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微信的打开频率以分钟算,它不仅管着我们的社交,现在连衣食住行都要帮我们管起来。
微信的势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现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很流行,海外用户据说已超1.4亿。在曼谷地铁,很容易看到 Wechat(微信海外版)的广告频繁出现。
当然,最出名的潮商还数李嘉诚。2月25日,胡润2014年全球富豪排行榜发布,李嘉城意料之中再次蝉联全球华人首富。
目前,其个人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旗下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均为世界知名公司,其家族在香港几乎垄断了所有公共事业及地产。近期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也正在不断抄底欧洲,媒体甚至称李家已几乎买下英国。
“统治”东南亚
实际上,潮汕人在海外的影响力要大于在国内。
据统计,海外潮汕人大约有1500万人,是海外华侨华人(约5000万)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族群,他们四处漂泊经商立业,在世界各大领域都颇有作为,而在东南亚一带实力最为强大。
历史上,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潮是出现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1860年汕头开埠后到1949年,人口压力、地方动荡等因素又造成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汕头口岸移民东南亚的人数,在140万人左右,其中多数是潮汕人。
此后,潮汕人在东南亚政界商界发挥了巨大影响力,除把控了东南亚大部分经济领域外,在各国政界更是人才辈出。
在泰国,历任26位总理中,有11位是潮汕人,其他高官人数多不胜举。除此之外,泰国的许多城市,去商场购物,只要说潮州话就行。泰国的最大的企业,是潮商陈有汉的盘古银行;在新加坡,除国父李光耀及总理李显龙外,大多数内阁成员均为潮汕后裔,国会议员中也有约三分之一为潮汕人;在菲律宾和柬埔寨,也有潮汕人出任过总统和首相。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在东南亚的潮汕人人数甚至超越潮汕本土,东南亚文化对本土潮汕人的影响也至今存在,一些马来语、泰语伴随着从东南亚传入的新事物而被潮汕话吸收,通行于潮汕本土,成为潮汕方言中的常用词。例如:角毕(kak bik),皮箱,借自泰语,角是皮革的意思,毕是箱的意思。朱律(tsu luk),雪茄,马来语cherut的借音词。
资本影响世界
潮汕的“土豪”特多。
走在深圳的街头,你会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的店。首先他们的招牌店名一律是中国传统的“诚、昌、达、高”等这些吉祥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别的新意。潮汕人开的店形象设计一般也不是很讲究,他们的店面LOGO(标志)一律是店面名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很少用英文的,一般也不专门设计。
另外,店门口一律功夫茶的摆设,穿着拖鞋守店的老板操一口难懂的潮州话,并且对不是说广东话的顾客总是不冷不热的态度,这些都构成了许多潮汕人开的店面的外在形象特征。
可是,就是这些形象不怎么样的潮汕人开的店,控制了深圳的零售、批发渠道。不仅潮汕人开的士多(STORE商店的音译)店无孔不入,满街都是,而且深圳主要的批发专业市场如深圳通信市场、电脑市场、深圳小店的主要进货地湖贝路批发市场等,大都是潮汕人在经营把持。
当然,在小本生意下,还有拔地而起的商界大佬。
在深圳,有国内最大的即时通信公司——腾讯科技,他的创办人马化腾就是潮汕人。
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2013年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微信的打开频率以分钟算,它不仅管着我们的社交,现在连衣食住行都要帮我们管起来。
微信的势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现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很流行,海外用户据说已超1.4亿。在曼谷地铁,很容易看到 Wechat(微信海外版)的广告频繁出现。
当然,最出名的潮商还数李嘉诚。2月25日,胡润2014年全球富豪排行榜发布,李嘉城意料之中再次蝉联全球华人首富。
目前,其个人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旗下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均为世界知名公司,其家族在香港几乎垄断了所有公共事业及地产。近期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也正在不断抄底欧洲,媒体甚至称李家已几乎买下英国。
“统治”东南亚
实际上,潮汕人在海外的影响力要大于在国内。
据统计,海外潮汕人大约有1500万人,是海外华侨华人(约5000万)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族群,他们四处漂泊经商立业,在世界各大领域都颇有作为,而在东南亚一带实力最为强大。
历史上,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一次移民潮是出现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1860年汕头开埠后到1949年,人口压力、地方动荡等因素又造成潮汕人向东南亚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汕头口岸移民东南亚的人数,在140万人左右,其中多数是潮汕人。
此后,潮汕人在东南亚政界商界发挥了巨大影响力,除把控了东南亚大部分经济领域外,在各国政界更是人才辈出。
在泰国,历任26位总理中,有11位是潮汕人,其他高官人数多不胜举。除此之外,泰国的许多城市,去商场购物,只要说潮州话就行。泰国的最大的企业,是潮商陈有汉的盘古银行;在新加坡,除国父李光耀及总理李显龙外,大多数内阁成员均为潮汕后裔,国会议员中也有约三分之一为潮汕人;在菲律宾和柬埔寨,也有潮汕人出任过总统和首相。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在东南亚的潮汕人人数甚至超越潮汕本土,东南亚文化对本土潮汕人的影响也至今存在,一些马来语、泰语伴随着从东南亚传入的新事物而被潮汕话吸收,通行于潮汕本土,成为潮汕方言中的常用词。例如:角毕(kak bik),皮箱,借自泰语,角是皮革的意思,毕是箱的意思。朱律(tsu luk),雪茄,马来语cherut的借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