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不断研发出的新型高技术建筑工程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材料的发展只能解决建筑工程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一切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建筑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建筑结构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加以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建筑行业蒸蒸日上,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设计误区,在楼板设计、承重柱截面设计、框架结构设计、梁高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等方面经验主义思想严重,循规蹈矩,根据以往使用过的方案进行设计,认为只要以前的设计建造成的建筑没有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该设计就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建筑物的问题可能只是潜在的,出现质量问题只是早晚而已,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更应实事求是,从建筑科学方面入手,研究结构设计问题,从理论上发现问题,在现实中实践问题、解决问题。
  一、测量精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建筑设计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对施工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结构受力受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建筑结构超高,如果施工测量误差很大,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除此以外还会损害建筑的总体结构受力,所以,出于对群众生命的考虑以及对施工单位的尊重,必须将施工测量的误差降到最低可以承受范围以内,要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此类项目的规范。另一方面,阶梯状流水施工流程在工程建设中运用广泛。建筑一般都用阶梯状流水施工流程的办法来提高施工速度,所以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工业化批量生产也对施工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二、测量技术
  平面控制网的信息传递距离太长,导致信息监测出现误差,虽然设置了多个测站,但是测站转换太多,信息容易丢失,所以会出现测量累计误差出现很大偏差。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了测量技术难度大。此外,建筑侧向刚度过小,尤其是那些建筑外形很新奇的建筑,此类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效果很明显。最后,建筑工程的空间位置会发生变化,这就直接导致了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正常情况的比较下相对较差。
  三.控制建筑施工测量质量的措施包括
  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
  建立施工控制网是建筑施工测量的首要任务。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都被设置成正方形,然而有时也会有部分工程设置成矩形的格网。我们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建立建筑方格网、浇筑基础垫层和其它施工工序中的轴线测设等,都要满足都能应用工程布设的施工控制网这一条件。
  布置方格网时,其主轴线为了平行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往往都要布设在场地的中部。方格网的转折角一般都设置在90度,相对应的方格网边长的相对精度一般情况下设置在一万分之一到两万分之一。为了不受施工影响,控制点用桩的方位应选在够长期保存的地方,设置好了之后还要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被破坏。根据测量控制点来对主轴线定位并进行相关的科学测设。我们应该把主轴线点的坐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变成测量坐标,完成主轴线的测定之后,就可以测设并在测试之后进行复核,复核方格网。
  (二)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和放线
  预制桩和灌注桩是建筑常用的两种桩基。这些桩基的特点主要有:地点位于市区,基坑较深,基坑体量较大。但另外一方面也值得注意就是施工场地不宽敞,大多数基坑都需要垂直放坡。
  依据建筑施工方格网和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定位的主要方法。因为建筑上部荷载是由桩承受,因此对桩位的定位就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测设桩基和板桩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值一般维持在20mm以下,单排桩所能允许的范围在10mm以下。还有一种情况是,工程建设测量,当沿轴线测设桩位时,纵向偏差应保持在3cm以下,横向偏差应该保持在2cm以下。测设偏差不能超过桩径或桩边长的1/10是对群桩外周边上的桩的要求。
  四、砌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剪力墙砌体结构挑梁裂缝问题
  该类房屋多见于沿街的办公楼,底层为商店、餐厅、邮局等空间房屋,上部为小开间的多层砌体结构。因悬挑梁上部墙体均为整体砌筑,且下部墙体均兼上层挑梁的底模,这样挑梁上部的墙体及楼盖的荷载实际是由上往下传递,上述挑梁的设计及计算与实际工程中受力和传力路径不符是导致底层挑梁承载力不足并出现受力裂缝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改变计算简图及受力路线,或者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工序。
  部分设计者为追求单一的建筑立面造型来增加使用面积,各层均设计有挑梁,但实际结构的底层挑梁承载却普遍出现裂缝,该类挑梁的设计与出现裂缝在临街砌体结构房屋中比较常见。这类建筑虽然是解决底层需要更加灵活经济的空间房屋的结构形式,但裂缝问题值得设计者注意。
  砌体结构布置方式及抗震分析
  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横墙间距大、数量小、竖向轴力较小,故对抗震不利。纵墙过多易引起弯曲破坏,应慎重选用。混合承重结构可有多种布置方式,这种结构体系由两种结构材料弹性模量结构体系组合而成,因而不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形式。
  总之,选择哪种砌体结构是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应从抗震的概念设计出发,综合建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施工等方面进行选择。
  五、连续梁设计问题
  连续梁设计的主要问题是设计者将连续梁按照单梁的受力模式进行设计。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房屋的阳台边梁设计上,房屋阳台边梁所承受重力、负荷较小,设计者抓住这一点在进行设计时便将连续梁按照单梁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省时省力,但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将是建筑施工时在梁支座处上部配置的负筋数量将远远小于连续梁的状况,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梁的支座处受拉区拉力明显增大,经过一段时间支座处受拉区便会出现竖向裂缝,经过发展最后梁上部栏板处也会出现明显的竖向裂缝。如果边梁长度较小,这个问题导致的后果不会非常严重,但是如果边梁很长,自身质量很大,再加上外界应力,那么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并且阳台边梁多数直接暴露在室外,会经历四季环境变迁,受到风吹日晒,温度变化较大,对梁的收缩性能要求较高。当连续梁按照单梁设计以后,温度发生变化时梁体进行伸缩,但是由于是单梁连接,其伸缩受到另外一个单梁的约束,伸缩范围有限,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受到挑梁的约束,从而在梁体产生伸缩应力,该应力将直接作用于梁上已经有裂缝或者梁体脆弱处,致使梁的整个支座附近沿整个梁截面四周裂缝贯通,梁体的刚性降低,成为松散的小支撑块,承重能力严重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使用安全。
  六、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
  一些设计者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的基础上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尽管程序的编程在数学力学模型上是成立的,甚至是准确无误的,但在确定楼板变形程度上却很难做到准确。那么可在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
  七、屋面梁与配筋的问题
  、屋面梁配筋太少
  由于屋面梁荷载较小,这样屋面梁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因配筋率过低反而会使裂缝宽度较大。结构建模时,设计人员图方便,屋面梁则直接拷贝下层梁的尺寸。
  、清孔
  针对残积于各梁预留孔内的灰尘,需在钻孔成型后立即进行清理。首先扫出大部分的粉尘,使用圆形长条毛刷进行反复刷扫,然后使用专用吹风机、压缩空气等设备吹净余下的灰尘。处理完毕后还应避免水或其它杂物进入其中,应用丝棉将洞口塞紧,保持孔洞干燥。
  总而言之,房屋的建筑结构,建筑质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办公等使用最為频繁的场所。所以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其结构的安全性及便于使用性,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思考,对房屋的质量安全负责,对使用者负责。
  参考文献
  [1]张桂霞.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与应用2013.02.13
  [2]马小莲.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05.25
其他文献
摘要:雷电灾害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若防雷措施不完善,就会致使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等设施的损坏,甚至会损害人员的安全,因此,民用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具体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雷接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防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防雷接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中住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住宅建筑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增长,本文对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日益增强。但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变大,
期刊
摘要:在水库安全施工过程中,不能疏于监管,在基本建设上,提高监管水平,发挥管理措施的积极有效性,可以杜绝水库发生隐患,或者在发生险情时可以积极地应对,排除险情,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管理保障。。  关键词:安全报告;防护设备;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坝填筑施工安全措施   放炮区要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测定安全距离,放炮前应进行认真清场,服从警戒人员指挥,
期刊
摘要:MAC协议的选择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有较大影响,也是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通信的关键协议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MAC协议。结合当今MAC协议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研究者对这些协议的研究与改进。并展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MAC协议 研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12.1 文献标识码: A  1无线传感器MAC层协议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介质访问控制MAC(med
期刊
摘要:通过建模分析地基承载力,通过施工图来分析建筑物的荷载分布,计算横梁与地基、地下连续墙或板桩墙连成一体的支撑建筑物应承受的荷载,测定建筑物底土层情况,快速打入管棚网,浇入混凝土,形成强度,增加建筑物稳定性,挖出地下空间。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下空间;管棚;注浆;加固改造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往高空以及地下扩展的建筑越来越多;然而,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与日俱增,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本文首先对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相应的介绍,结合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和技术进行分析,对目前污水深度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污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X70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期刊
摘要:本文就铸造行业绿色铸造技术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绿色铸造的概念,分析了中国铸造业的发展问题,并讨论了铸造技术的新发展,最后,具体的论述了做好铸造行业绿色铸造技术发展战略的措施。  关键词:铸造行业;绿色铸造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G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铸造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铸造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佳,无论是人均产量、人均产值,还是铸件质量、能源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烟风道施工为方案,具体介绍了烟风道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烟风道;施工;安装质量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主风及烟气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烟气管道、催化主风管道两部分组成(简称烟风道),烟风道管线总长约540米,管道直径从DN750~DN3200不等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建筑和节能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智能建筑和节能建筑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目前智能化建筑和节能建筑的特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要点。  【关键词】智能化;节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日益恶化,智能化建筑和
期刊
摘要:伴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厂房越来越多,当前比较普遍推广的就是钢结构厂房,本文主要对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厂房结构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一、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作用   (一)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建筑结构设计追求安全、适用、美观、经济与方便施工五种效果,而建筑设计优化设计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