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泪道硅胶引流管A型和A1型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类型泪道硅胶引流管A型和A1型对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泪道硅胶引流管逆行植入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696例(763只眼),根据术中置入泪道硅胶引流管型号不同分为两组,A组术中置入泪道硅胶引流管A型314只眼,A1组术中置入泪道硅胶引流管A1型449只眼,两组患者术后均留置3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首次拉管到位率、手术时间、术后泪道通畅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拔管后3个月,A组治愈114只眼,好转74只眼,无效126只眼,有效率59.87%;A1组术后治愈209只眼,好转96只眼,无效144只眼,有效率67.9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术中A组首次拉管到位61只眼,A1组153只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5 min,A1组9.7 min,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A1组拔管时23只眼出现拔管困难,A组32只眼出现拔管困难,A组拔管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8)。

结论

泪道硅胶引流管A1型治疗慢性泪囊炎较A型能够提高首次拉管到位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硅胶引流管对泪道黏膜的损伤,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且拔管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A型,所以A1型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A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有眶部搏动的眼眶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眶科就诊的有眶部搏动的13例眼眶病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异同点。结果13例患者中,颈动脉海绵窦瘘8例,动静脉血管瘤2例,均表现为眶部搏动伴随血管杂音,神经纤维瘤2例,眼眶骨折1例,表现为搏动不伴血管杂音。结论眶部搏动
目的观察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在板层角膜屈光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58例(310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154只眼)与对照组81例(156只眼)。试验组术后滴用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对照组滴用0.1%地塞米松/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于术后1天、1周、1个月观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
期刊
目的探讨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的术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和横断面研究。回顾分析在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于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采用泪囊鼻腔单瓣吻合结合L形管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并与目前主要的四种治疗慢性泪囊炎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该术式治疗7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访7个月至6年,全部治愈。泪囊鼻腔单瓣吻合结合L形管成形术的疗效与目前四种治疗慢性泪
目的探讨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及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间的相关性,为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3~6月对上海市金山工业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白内障筛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检查的人数共2 798人,发现白内障1 255例,白内障患病率44.8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血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眼结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术后经病理确诊为结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7例患者,随诊1~15年,平均98个月。结果7例结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其中3例行局部病变切除手术,4例行眶内容物剜出术。术后复发2例,均为局部病变切除手术后局部复发,术后复发比例28.57%(2/7),死亡0例(0/7),未见其它部位转移。复发病例再行眶内容物剜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