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相映红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全文写作者在颐和园游春时与一群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相遇,亲身感受到孩子身上焕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和活力,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让人由衷地觉得一个“美”字。读着这篇文章,我的眼前仿佛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耀大地,红艳一片的海棠花下,一群孩子正凝神欣赏。孩子们胸前飘着鲜红的领巾。红扑扑的脸蛋稚气未脱,挂着灿烂的笑容,那么机灵可爱,那么春光无限!那么,如何真正来读懂这篇散文呢?
  一、扣文题,探文路。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尤其如此。要读懂全篇,读懂文题是关键。而这又要联系全篇来读。文中两次点到了课题,一次是在第二节,作者借用古代一位诗人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有力地引出课题:第二次是在最后一节,作者在和孩子观赏海棠花后不由自主发出深情的呼唤。前后运用反复,既互相照应,又升华主旨,也使全文浑然一体。题目中一个“行”字实际也暗示了文章按游踪变化的顺序来写。作者依次写到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玉澜堂三处地方。全文初看似一篇游记,记述游玩颐和园的经过,细细读之,实则孩子们是文章的灵魂,这和文题中“儿童”相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也在这儿得到了鲜明体现。
  二、想画面,体情感。文学贵用形象说话。全文描绘了三幅画面,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开首一幅天使飞涌图——神奇动人。作者把孩子比作“天使”。天使原是西方宗教中上帝的使者,代表圣洁、良善,读着顿时让人有了神圣之感。实际这也为全文奠定了一种基调。文中用“成千盈百”、“一群接着一群”等词极言孩子之多,用“闹嚷嚷”一词极言孩子之欢,一个“闹”字让人联想到“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境界,不过主角变成了孩子。“挤”字充分写出了孩子的特点,“飞涌”一词则让人看到孩子姿态的流动的美。这幅图描绘简洁,但十分传神生动。第二幅是孩子休憩图——活力四射。图中,孩子形态各异,有的叽叽咕咕地说笑,有的聚精会神地看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闪”字让人看到孩子鼻上的汗珠晶亮欲滴,仿佛正散发出阵阵热力,也难怪下面作者要说“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用语极妙,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接下来是院落赏花图——绚烂迷人。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寥寥数笔把玉澜堂里的海棠花描写得生机勃勃、美丽非凡,集中反映了春光的美好。“喷花的飞泉”,把海棠树比作喷泉,静中显动,想象可谓奇特。作者又写了花下和孩子的对话及自己的联想。这幅图意蕴浓厚,细读如品香茗。作者以花喻人,人花互鉴。三幅画面中描摹孩子的动词极多,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生命活力,也体会到作者对孩子的极度喜爱和赞美。文章前后接连使用七个感叹号,犹如七个独特的音符,渐次弹奏出作者强烈的情感,有惊奇、惊讶,有惊叹、惊喜,也有惊羡、惊慕。
  三、知背景,明主旨。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能够增进我们对文章全面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62年5月6日,当时正值祖国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各行各业重新焕发生机,这样看来,文中的春天似乎又多了一层内涵。难道不在喻指祖国的春天吗?文中还有几处,也颇耐人寻味。几次写到了“红”,“红领巾”、“红旗”、“红花”,看似巧合,无意为之,实则匠心独运,“红”现在通常被冠之以中国红,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色调,而和祖国意象息息相关,赋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少年儿童,这些祖国的花朵,朵朵根正苗红,在祖国的春天里欣欣向荣,茁壮成长。作者的殷殷期盼之情终于跃然纸上。
  冰心奶奶的散文素以清丽、典雅见长,在温暖的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一颗炽热的童心,触摸到了宝贵的童真,分享到韵味无穷的童趣,这就是这篇散文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在《少年文艺》上读了一篇名叫《小乞丐》的文章,它深深地震撼了我。那些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在黑心人的控制下被迫去做乞丐,为他们去挣钱,如果挣不到他们规定的数目,就会遭到他们的毒打、摧残。他们中有的被打得变成了残废。有的甚至被活活地折磨死,有的即便活了下来,但是,在坏人的控制下,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灵魂。他们没有童年的玩伴,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这些孩子想逃也逃不掉,如果他们逃不掉被抓回来,就会被残忍地挑去脚筋,让他们永远也走不了路。
  当我读完整篇的故事后,我的心在滴血。这些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本应该和我们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不但享受不到童年的欢乐,而且还要每天忍冻挨饿去行乞,稍不如意,就会遭到毒打,他们受着非人的虐待,活在皮鞭的阴影里。啊,谁来救救他们啊?
  在对这群小乞丐充满深深怜悯的同时,我对逼使他们去行乞的那些丧尽天良的黑心人更是充满了愤怒。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价值,小乞丐也是人啊,也是活鲜鲜的生命啊,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欢乐,也有自己的理想,可是,这一切还没开始就被生生地扼杀了。这个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人呢,难道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孩子吗?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活活打残、打死,他们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书中小乞丐的遭遇令人悲伤,但在电视中,我们也看到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可怜的小乞丐。值得欣慰的是,在全社会的关注下,这些可怜的小乞丐正一个个被解救出来,有的回到了亲人的怀抱,有的送到了福利院,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中。
  但愿全社会的人都有一份关爱他人的心。让世界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一)    陶小桃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就掉了泪。  小桃是转学到育新中学的。没来之前,爸爸就告诉她育新中学是一所多么好的学校。当时爸爸讲了很多,可是到底有“多么好”,小桃还是不知道。她只是很茫然地瞪着眼睛,出神地看着窗外树枝上跳跃着的阳光。  窗外站着一棵香樟树,刚下过雨,青翠的树叶上湿漉漉的,噼里啪啦往下掉着大颗大颗的水珠子。雨后的阳光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在枝头雀跃。  小桃住的街上有好多这样的树
期刊
上课预备铃响了,同学们从操场、走廊拥进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等待老师到来。就在这时,金仁和冲到教室门口,把门虚掩,然后拖了把椅子垫脚,将一把破扫帚搁置在门框上。这是所谓的“埋地雷”,这时若老师推门进教室,破扫帚就会从门框上落下来,砸在老师头上。  金仁和是我们班最捣蛋的男生,这一节课是语文课,毫无疑问,金仁和想暗害的对象就是班主任韩老师。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时,原来的班主任林老师退休了,学校给我们
期刊
野葱    这个早晨在摇曳,在吐香  这条街道纤细而悠长  两边的高楼恍惚围满了篱笆  隐隐的鸡鸣犬吠无迹,却入心  我与野葱在城市深处相遇  心思有了良好的墒(shāng)情    镰刀又亮了,小小锄头  适合稚嫩的手心  我看见自己走出炊烟  在山坡,在田边,在麦地  寻找最大最绿的野葱子  一颗是欣喜,又一颗还是欣喜  它们一小捆一小捆躺满竹篮  似乎全世界的香气和根系  都是可以打理的  
期刊
天蒙蒙亮,闹钟还没响。天气热,小鱼睡出了一身汗,小背心都湿了。昨天做作业做到很晚,小鱼醒来时还有些睁不开眼,但用力挣扎了一下,小鱼便有些清醒了。  小鱼发现妹妹又把脚压到她身上来了。头天晚上明明两个人是睡一头的,可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妹妹常常会睡到另一头去了。有几次还把脚伸到小鱼嘴唇边了。想到闻着妹妹的脚丫子睡了一晚上,小鱼就恶心死了。小鱼有些生气,就用力把妹妹的脚推开,翻身起来了。  小鱼来到厨房
期刊
溪水远去 一座桥  还在自己的天空飞翔    云为裳 柳枝揽腰  撑一串清脆的鸟鸣  梦回故乡    故乡!一抹炊烟缭绕着  童年的月光 水如桨  划皱了山影,将一桥弯弯的心事  摇入粼粼波光    那牧童笛声里荡漾了千年的  清明 细雨之中  酣睡成牛背上的  磐石    童年的马灯    快擦亮灯罩  让灯影里的事物停止晃动  开会的母亲,她的脚步和唤  声就会穿过风和风中的黑  微笑着跑来 
期刊
在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俄语奥林匹克队在接受集训。七个中学生却有十多个任课老师在带教,老师都是外语学院赫赫有名的教授。这个教授教完,那个挟着课本走上讲台,可谓轮番轰炸,不让孩子们有喘息之机,像运动员的强化训练。写字用俄文,说话用俄语,一天到晚十六个小时,似乎生活在俄罗斯。北京八十坤高一学生戎剑的小脸累瘦了,眼窝深陷。假日回家,躺在床上全身像散了架。“我好像成了个俄国人,都不会写中国字了。”戎剑冲爸爸
期刊
初夏时节,一个陌生的钓鱼人出现在双江河边。天地间似乎多了些神秘色彩,因为,整个沙田村的人谁也不认识他。  他的装扮很朴素:天晴戴一顶旧斗笠,下雨披一件塑料衣,身上斜挎着鱼篓,哦,胸前还悬挂着一只装鱼饵的小盒子,随着身体的动作轻轻地晃。  他钓鱼的方法也很特别:别人都选宁静的水潭垂钓,钓线上设有浮标作信号,人闲坐旁边注视动静,鱼儿咬钩了,浮标自会抖动并没入水中,然后提竿;他却在湍急的浪滩上划钓,这又
期刊
彬子望着黯淡而模糊的天花板,没有一丝睡意。  响亮的鼾声有节奏地一阵阵传来。舍友们都睡得很香,他想。  彬子下了床,径直来到阳台上。透过安全网可以看到被霓虹灯点缀的城市夜景。大桥横跨于河的两岸。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一辆接一辆如倾倒前的多米诺骨牌般绵延不断,像一个个光亮的可以移动的影子,由近而远,星星点点的光芒像在墨蓝底色的宣纸上的留白,很漂亮。  “怪不得大家都说霓虹灯下的大桥像条流光溢彩的长龙。
期刊
一    远方的小镇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风扬小镇。  小镇如其名,满地开出清雅的风扬花,如百灵鸟的羽毛,一片片闪烁在风中,送给观者一种漫山遍野的感动。风扬花十年一枯荣,到了时间,所有开得正好的花就义无反顾地开始凋谢了。当它们凋谢时,花籽已经成熟,一个个花菜如烟花般绽裂,将一团团细小的种子托付给风。而同时,风扬花的母株便立即如同着火般蜷曲,枯萎了,渐渐化为灰烬,融入泥土之中……两年后才会有新的风扬花
期刊
周末的晚上,窗外细雨濛濛,让空气湿润且清爽。这样难得清闲的时候,本来是想写点东西的,或是很奢侈地读完一本喜爱的书。只是,电话不断,短信不断,心便跟着难以平静,不平静就不能下笔,不平静就不能好好地读书。我犹豫着,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好。  后来收到的一条短信,是位孩子的母亲发来的:“龚老师,我的孩子是一个精神障碍及智力障碍者,我知道他的同学爱戏弄他,没有人和他交朋友,他好孤独,我很伤心,怎么帮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