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教材,已把语文实践活动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并列分类编排,更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于留心处皆语文!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这一理念已被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接受。
  多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参观访问、演讲、辩论、办手抄报、课本剧角色表演、诗词朗诵、新闻报道、游戏乐园、绘图展示等,效果良好。
  
  一、读书报告会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提供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配合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开展读书活动。如高中一册,可让学生研读毛泽东的诗词和徐志摩、闻一多、舒婷、戴望舒、何其芳等人的新诗以及鲁迅、朱自清、汪曾祺、余秋雨等人的散文,要求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体会,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班上召开读书报告会,向同学汇报读书情况,同时也向同学推荐好的文章,共同分享。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又进行了文学素养的熏陶,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参观访问
  
  作文课或节假日,可组织全班学生或分小组到附近的学校、医院、工厂、商场、纪念馆、生态园、农家乐等地进行参观、访问,实地采访校长、院长、厂长、馆长、园长等,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和经验,撰写调查报告、访问记、见闻录等,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演讲活动
  
  演讲活动可灵活多样,有的语文教师每节课前就安排一名同学进行三、五分钟的自由演讲;有的语文教师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演讲活动;还有的语文教师与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一道,每学期举行几次大型的专题演讲活动。每次演讲活动,要求学生按题目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可先写好演讲稿,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语速适当、富有感情,做到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相结合。通过开展演讲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展示了学生自己的才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演讲、写作水平,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发展了他们的智力,收到一箭数雕之效。
  
  四、辩论会
  
  语文教师可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或学生学习生活关注的热点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由学生主持,事先确立好正、反方辩证话题。如:正方论题为《开卷有益》,则反方论题为《开卷未必有益》……这种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哲学能力和迅速反驳对方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能力,展示学生的才华,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办手抄报
  
  每月或每个季度组织学生办一次手抄报,报纸内容可以集中表现一个话题,如元旦、国庆专刊、端午、中秋、重阳节专刊、学习方法专刊、心理健康专刊等,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组稿。可以是自己撰写的文章,也可以选用别人的文章。办好后,每个班或每个年级可集中展览几天时间,将办得好的推荐给学校,再统一展览,评出等级,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编辑排版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插图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享受、喜悦和体验,增强了自信力。
  
  六、课本剧角色表演
  
  语文教师每期可根据教学内容,将童话、小说、寓言故事、戏剧等体裁的作品,组织学生改编成课本剧,排练好后进行表演;本年级或全校可以搞一次课本剧表演晚会。如初中的《皇帝的新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白毛女》,高中的《鸿门宴》、《茶馆》、《雷雨》等都可以进行精彩的角色表演。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积极性高、兴趣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发展其兴趣爱好。
  
  七、诗词朗诵
  
  语文教师可在每节课前安排一人朗诵一首古诗(词),全班轮流进行,要求读音准确、把握好语调和节奏、充满感情。同时,还要简单地讲清诗(词)意。朗诵、讲解结束,师生可一起点评,既要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以利改正、提高。这种朗读活动方便易行,学生也容易准备材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八、新闻报道
  
  1、组织小记者团采访活动。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本班同学、本班任课教师或学校领导,关注校园内的热点话题,在校园广播播放。
  2、专题采访报道。如学校开展的助人为乐献爱心活动、文明安全活动月、创建文明卫生城以及每期的校运动会等的专题报道,写得好的可在学校校报或黑板报上刊登。这样可以表扬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针砭不正之风,起到新闻喉舌的监督作用。
  
  九、游戏乐园
  
  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分组开展游园活动。小组与小组、男同学与女同学进行竞猜谜语、成语接龙、对对联、文体知识抢答、古诗背诵(如咏月的、咏春的、咏花的诗句等)以及中学生第二起跑线电视栏目的迁移等,要求输方讲一个故事或背诵一首古诗或唱一支歌或表演哑剧,活跃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十、绘图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绘画插图,如《米洛斯的维纳斯》、《装在套子里的人》、《鸿门宴》、《荷塘月色》以及孔子、林黛玉、阿Q、祥林嫂、石钟山、泰山十八盘、长江三峡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印象深刻,能长时间地唤起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作家、文章体载的回忆,有一箭双雕之效。
  十多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豐富了语文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历届高考、中考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学生习作也不断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其他文献
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但我调查后的结果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
期刊
在语文公开课和表演课上,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出彩”,为了让自己的课赏心悦目,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活动。或让学生忙忙碌碌,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讓学生合作交流,或让学生即兴表演,甚是热闹。但是,热闹过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更不能捕获新知、提升能力,且存在着不少教学上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追求热闹的课堂是缺乏思维深度的表现;第二,追求热闹的课堂是教师角色尚未转变的表现;第三,追求热闹
期刊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有效地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这是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宾塞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
期刊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但是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不可能尽是夸、尽是表扬,不可避免地要批评学生。那么如何批评学生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呢?这里面大有学问。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下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之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
期刊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孩子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笔者作为在教育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些粗浅的体会。  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不能认为功课好、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教育只面对这部分人,教育思想就错了。教育本身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作文教学却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写。本文论述了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积累培养 指导 阅读 评价 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
期刊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改以往由教定学的传统模式为由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学得生动活泼,获得自主和谐发展。    一、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性便是从改造客观世界角度提示人由受动变主动、能动的特性。”而“选择”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选择机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
期刊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言文,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这种人文教育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今天,学生对人文科学的认识日益浅薄,十分需要我们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阐发古代文言文在这方面的社会作用。古代学者的作品中有许多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这是一门艺术。笔者在教育教学
期刊
孟子曰:“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家认为,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人间最崇高的强大力量。   下面就班级管理谈谈我的体会:    一、充分发挥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一带二导”上。“带”——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班主任充分利用“身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