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师爱渗入每个学生心田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家认为,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人间最崇高的强大力量。
  下面就班级管理谈谈我的体会:
  
  一、充分发挥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一带二导”上。“带”——发挥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班主任充分利用“身教”这一教育资源,做学生的表率,每天做好“三到”(早、中、晚)。“导”——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勤奋学习、文明礼貌、锻炼身体等习惯,使学生达到“三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定了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将师爱渗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70%的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缺少父母的关怀。我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以满腔热情,对学生的身体、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加以关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冬天住校的学生在寝室里洗衣被不易晾干,我就叫学生把衣服拿到家里清洗晾干后再给学生送去,学生张荣青因病住院,我亲自到医院守护;学生晏国琴因性格内向孤僻,习惯自己默默地承受,不愿将内心的想法告知于人。父母在外打工,缺少温暖,曾两次辍学,我带领班委成员冒着大雪来到她家,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与她倾心长谈,打开了她的心扉,终于使她受到感动,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并在2005年以567分的成績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农村的孩子来到县城求学,很不容易,他们纯朴、善良,能吃苦耐劳,但自卑感较强。我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蒙应林因家中有两个哥哥上大学,两个妹妹分别上初中、小学,而母亲长期生病卧床,超负荷的经济负担由父亲一人承担。因此,他很自卑,经常低着头走路,心理负担很重。为此,我把他叫到家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出他的闪光点,鼓励他穷则思变,勤奋学习,做生活的强者。最后他以485分的成绩考上淮北师范学院。
  我对待优秀生要求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对待学习有障碍、行为有过失的学生用情感化,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抓住闪光点。针对学生在每次月考后面对成绩和表现,分别与学生进行单独的谈话。老师的关心、爱护使学生感到温暖、幸福,使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总之,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要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作文在中学语文里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一起合称为“三大板块”,地位极其重要。古人云:“文如其人。”作文即做人,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作为现代社会进行人际交流的的重要手段,还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提起中学生作文,各界说法颇多、褒贬不一,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学生“不
期刊
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但我调查后的结果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如何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是我
期刊
在语文公开课和表演课上,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出彩”,为了让自己的课赏心悦目,片面追求多样化的活动。或让学生忙忙碌碌,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讓学生合作交流,或让学生即兴表演,甚是热闹。但是,热闹过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更不能捕获新知、提升能力,且存在着不少教学上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追求热闹的课堂是缺乏思维深度的表现;第二,追求热闹的课堂是教师角色尚未转变的表现;第三,追求热闹
期刊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有效地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这是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宾塞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
期刊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但是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不可能尽是夸、尽是表扬,不可避免地要批评学生。那么如何批评学生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呢?这里面大有学问。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下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之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
期刊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孩子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笔者作为在教育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些粗浅的体会。  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不能认为功课好、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如果教育只面对这部分人,教育思想就错了。教育本身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作文教学却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写。本文论述了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积累培养 指导 阅读 评价 发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综合考察。因
期刊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改以往由教定学的传统模式为由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学得生动活泼,获得自主和谐发展。    一、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体性便是从改造客观世界角度提示人由受动变主动、能动的特性。”而“选择”则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选择机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
期刊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言文,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这种人文教育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今天,学生对人文科学的认识日益浅薄,十分需要我们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阐发古代文言文在这方面的社会作用。古代学者的作品中有许多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这是一门艺术。笔者在教育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