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始吸引学生注意力“七法”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铃响后,有时部分学生仍会沉浸在课间戏耍的状态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了使学生能迅速、顺利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以下“七法”。
  一、建立概念法
  教师可在上课铃响前到达集合地点,等待学生上课,在学生心里建立起 “铃声就是指令”的概念。即使铃响后还有未到集合地点的学生,当他们看到教师已经到岗时也会加快步伐,迅速到位。
  要点:此法要求教师在开学初就建立“铃声就是指令” 的常规,并且要求教师长期坚持才会有所成效。操作方法:每排选出一名有号召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和站队情况,利用《课始常规登记表》,对本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分登记,该分数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体育委员组织和管理全班学生,并对各组组长进行评分,教师对体育委员进行评分。
  二、提问导入法
  教师可先将本次课的亮点或难点告诉学生,同时加强课前的提问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其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例如:“短跑比赛为什么采用蹲踞式起跑而不采用站立式起跑”?、“为什么球滚动快,砖滚动慢或者不能滚动”?
  要点:此法要求教师多钻研教材,理清教学重难点,活用教学教法,能正确把握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问题。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情,合理地提出问题,使问题能引领课堂的教学。操作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本年度教学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次上新授课时,教师提前一次课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更好地教学。
  三、练习导入法
  上课后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如记忆法、数字游戏法和反口令练习法等。其中反口令练习法最常用,效果也最突出。例如:反口令练习法:队列队形时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互换;向不同方向跳跃练习:1前-2后-3左-4右-5上-6下;记忆法:1稍息-2立正-3向左转-4蹲下,效果也较好。
  要点:此法对那些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有很好的提示和促进作用。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他们马上就会在练习中出错,以此来提高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操作方法: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练习内容,口令提示要果断、短促和清楚。有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变换口令的速度,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参与练习或由学生喊口令,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巧用哨子法
  当集合整队时,学生有时会出现纪律涣散,交头接耳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使用哨子吹出不同效果的声音或吹出一首熟悉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哨声吹出后,学生们会即刻将好奇的眼神转向教师,随之教师的口令便会发挥出极大的功效。若学生还分散在四处,教师也可以用短-短-长、长-短声交替的哨声来提示学生到指定的地点集合。
  要点:此法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乐感和节奏感,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哨子。同时哨音不可过响,不然吹出来的“噪音”会带来学生的一阵“嘘声”。操作方法:平时,教师应多练习用舌尖抵哨,体会哨声的强弱变化。吹力大小的练习可以采用吹“号嘴”(铜管乐器)的形式来巩固提高。教师也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哨子作为提示工具,如有核哨、无核哨、海豚哨等。
  五、妙用游戏法
  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游戏也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教师可先领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又能起到很好的热身作用。
  要点:此法特别适用于小学生,游戏要求有一定的运动量,但不宜过大。避免因身体未进入运动状态,造成韧带、关节的受伤。教师可多准备一些小游戏,这些游戏必须是新颖有趣味性的、有实效且易操作的,游戏的内容可几节课一轮换。操作方法:教师可以参考《体育游戏》中的一些经典游戏,如出手指、听数转体、明三暗三等。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归类和改编,做到举一反三,如游戏“明三暗三”,可以总结出游戏“明四暗四”、“明七暗七”等。也可以适当增减游戏的规则,对游戏进行拓展和延伸。如游戏“黄河、长江”,可以进行跑的练习,也可以进行跳的练习;该游戏也可以修改游戏的名称,如“单-双数”、“喜羊羊-灰太狼”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六、语言提示法
  教师在开始部分讲解要求、任务、目标时,可停顿或者拉长音,眼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学生意识到:“你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老师已注意到了,请回神!”
  要点:此法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抑扬顿挫,给学生的信号刺激有强弱之分。这样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即刻关注教师。操作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要面带笑容,通过眼神交流,提示学生尽快融入集体。教师平时要深入了解班级的情况,弄清楚那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的名单。在课前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无形地提醒他们。另外,教师可以带上录音笔上课,课后细听自己讲述时的语句,再对照课前的预设,找出不足之处进行细琢和润色。
  七、数数提示法
  上课铃响过之后,从喧闹的课间十分钟转到操场上来,要让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很不容易。此时,教师可以和体育委员以及已经站好了的学生一起大声地喊“1、2、3……”,采用数数字序数的方式来迅速集合队伍。
  要点:此法要求教师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对课堂充满热情,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教学。操作方法:教师平时能与学生多多沟通,使师生间相处融洽、关系和谐,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教师与那些“懂事”的优等生要配合默契,对他们的认真要表示肯定,使其乐意参与数数。对于那些还未集合的学生,教师要引导鼓励他们迅速融入课堂。在数数时,教师可以选择先快后慢的数数方法,让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也能在规定“数字”内到达集合队伍中。
  (浙江慈溪新城初级中学 315300)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初一学生篮球运球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处于初步学练阶段,通常容易发生低头运球的错误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运球的重要性,并把握好运球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在初一篮球教材的运球教学中,常用的预防和纠正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主要包括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法、手势引导法、增设障碍法、体验探究法、“抢运球” 游戏法。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学生低头运球
摘 要:如何使职业院校篮球单元考试方式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等进行探讨,改革现行的职业院校篮球单元考试方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院校;篮球教学;考试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18  1 前言  篮球是学
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对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影响的深入,城市网络逐渐成为国内外城市研究的热点(Paez,2004;Galperin,2005)。城市网络范式理论认为,通过网络中的参与,
1973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布赖恩·贝利(Brian J.L.Berry)《城市化的人类后果》(The Human Consequencesof Urbanization),1981年修订再版为《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
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从1990年代随着中国的经济走向世界而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999年顾朝林、张勤等出版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很好地介绍了全球化下的城市理论,并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有效性的评价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指出有效体育课堂应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创新课堂,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创新课堂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