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的新思考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e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范围内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的特色学校已如雨后春笋,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基于此,笔者考察了一些地方的特色学校,也查阅了一些关于特色建设的理论书籍,对如何创建特色学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特色学校建设,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主导
  教育的美好愿景,即“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在这“四有”之中,“校长有思想”属于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一所学校,校长既是组织者,又是决策者,他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程度、他的办学思想和人格,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校必然有一位创新意识强、特色意识浓、办学思想独特的智慧型校长。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充满艰辛的事业,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不仅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强烈的特色意识、渊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完善的个性及出色的管理才能。“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作为一校之长绝不能一味地停留于校舍、设备等硬件建设上,要潜下心来思考和研究学校的内涵发展,把特色建设的思想融入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中。
  二、 特色学校建设,选准优势项目是前提
  选择特色项目,是取长而不是补短。因此,各学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要在与同类学校的比较中分析出自己的特点和差异,找准优势,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一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作为校长,要对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认识到自身的劣势和优势,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优势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还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地域文化、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骛远。那种不从学校实际出发、凭一时冲动盲目确定的所谓优势项目,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结果往往是昙花一现。二是从素质教育出发。特色学校建设必须坚持素质教育大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只有这样,脚下的特色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阔。三是从公众需求出发。教育是为公众服务的。学校创特色其实就是创优的过程,就是学校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因此,选择项目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并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
  创建特色学校还要克服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其一是认为学校多开了几门“特色课”,比如写字教学、计算机教学、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多培养了一些特长生,就算特色学校了。这是不正确的。最理想的特色学校应该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有什么爱好就尽可能发展什么特长,要尽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其二是“一刀切”。不管学生是否具有某一方面的爱好或天分,整齐划一地要求全校所有学生训练同一项目,发展同一特长,这样的学校形成不了特色。学生的智力结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背景都是有差别的,所以,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发展结果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其三是一蹴而就。学校的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由粗浅向精细逐步推进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形成稳定的风格。所以,学校的特色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应有它的稳定性,不能因校长的变动或学校的搬迁而变化。其四是只做表面文章。有些学校,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不在内涵上多下工夫,而大做表面文章,特别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媒体作功利性宣传,大造声势,扩大影响,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智慧型劳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的浮躁和虚假。
  三、 特色学校建设,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障
  尽管学校特色涵盖了很多方面,但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彰显学生个性,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学校始终是培养人的场所,如果没有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就培养不出“合格 特长”的人才,也难以建立特色学校的信誉和品牌。所以,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基于此,学校的特色项目必须建立在课程的层面上,任何学校都必须根据自身的传统文化、周边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特色项目的创建才有了可靠的支撑点和坚实的落脚点,才有了显性的抓手和评价的依据,师生因此也有了互动交流的场所和展示才艺、造就辉煌的舞台。如果没有课程体系来保障和支撑,很多的特色项目其实就是“雾中花”、“水中月”。
  四、 特色学校建设,挖掘内在的核心文化是关键
  “没有文化的军队便是愚蠢的军队。”特色项目的成长与发展不能没有文化来统领和包装。没有了文化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特色项目就不会健康地成长;没有了文化就没有根基,没有根基,特色项目就不会持续地发展。每一所学校的特色项目是否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是否具有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它能否立足于特色学校之林的关键所在。比如: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选择的特色项目为国际象棋,他们除了每周在各班开设一节象棋课以外,还将国际象棋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并从中提炼出了“走好每一步”的特色文化,而且为全校师生所践行。再比如:目前我们有好多学校在创建书香校园。要知道,书香校园的打造,不能只是一味地倡导师生“牧羊式”地阅读和积累,而应在核心理念(如“和好书结伴,与文明同行”)的统领下,学校通过阅读文化的构建、读书氛围的营造,着力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阅读指导课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促进师生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气息的积累,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通过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和人际关系的重建,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让整个校园充溢着书香的气息。
  学校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要通过其核心文化的提炼,并在核心文化的统领下,重新构建和定位学校的“一训三风”,用以指导和规范师生的言行,这样的学校才会有品位和影响力。著名学者朱永新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进取、积淀、提炼和升华。我们深信,只要校长们勇于思考,敢于担当,特色学校的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出灿烂而美好的局面!
其他文献
职业信息的采集对于改进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以及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毕业生们提供大量、充足的就业信息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进行,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晦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集中表现为不断出现的高校诉讼案件,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学者们探讨的新领域、新问题。高校
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刚性约束机制,树立依法管理观念,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落实刚性管理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激励作用、维护
2009年轰动社会的李庄案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连锁反应是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中颇为值得深思的一幕,该案对我国法治发展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从中又应当获得什么启示?我们分析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文章简略分析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总结出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提出了职业院
近几年来,合成毒品的蔓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据公安部禁毒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数209万人,35岁以下的吸毒者占70%。我国吸毒人群也出现三大变化:一是滥用传统
党群工作是电力建设施工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联系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就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而言,电力建设关系到电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经济也随之兴起,成为人们推销产品,提高企业文化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渠道。网络游戏是网络经济中的一
在深入贵州省高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阐述了校园网络谣言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对校园网络谣言治理提出了借鉴建议,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