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地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上)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12期发表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国家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组?.C.弗多维娜、?B.捷明乔诺克、A.?.泽科娃、T.A.克里明科娃、T.A.库兹明娜、Γ.M.达弗里兹扬、H.C.尤宁娜、A.A.雅科夫列夫撰写的这篇评论文章,从20多个方面总结了苏联近年来(1981-1985)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些成果并作了分析和评论.文章认为,同资产阶级哲学的论战不能仅限于对它作纯否定的评价.以现代唯心主义的歪曲形式表现出来的现实迫切的学术问题应当成为正面考察的对象,而且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立场出发使其得到恰如其分的阐释.文章认为,批判是否有论据,是否有说服力直接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水平的高低以及这些研究的创造性程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的创造性的发展乃是有效地批判敌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条件.本刊拟在本期和下期分两次刊登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译.
其他文献
<正> 养花者常说:“三分种,七分养”,养好水仙的关键也在于养。水养方法 (1)浸洗上盆:水仙球初步雕刻完毕后应浸入水中,并使鳞茎伤口朝下,以利黏液浸出。一般浸6~8小时就要清
<正> 我和老伴儿都是古稀老人,没有更多的爱好,就是比较喜欢养花。虽然名贵的品种不多,但大大小小有几十盆。冬天搬到室内,开春后再放置在阳台上,浇水施肥,整枝疏叶,象照料孩
<正>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亦即我们称之为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方式与人类集体及整个社会所固有的各种实践活动和干预形式之间的关系.各个社会集团虽然都在进行活动,但并非始终能从科学、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高度自觉地意识到行动的动机(深刻的利害关系).社会学理论对于理解各种形式的集体实践并使之合理化(即变潜在的东西为外露的东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是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人的世界(就科学分析领域而言,则是社会信息世界)的基础.
<正> 在西方,关于发展理论的起源,众说不一.有人把发展问题研究溯源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人主张,重农主义理论应被认为是一种发展理论;另一些学者则断言,早期的西班牙重商主义者是发展理论的开山鼻祖.但是,大多数理论家倾向于认为,把发展问题当作特殊的研究对象,不仅从经济学角度,而且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价值学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和探讨,建立较系统的发展研究的理论、假设和范型,这样的尝试应该说是从战后特别是近20多年来才开始的.
<正> (一)主客体理论,包括认识论中的主客体理论,是80年代苏联哲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生长点之一,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从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哲学界大大加强了对主客体理论的哲学探讨.也许可以说,主客体范畴日趋上升为认识论中心范畴,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他们在这一领域里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如阿勃吉尔金等人的《科学认识中主体能动性的辩证法》、库兹明的《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认识过程的分析)》、留布金的《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主客体问题》、巴霍莫夫等人主编的
一处好的绿化,不仅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就近的游憩场地,也能为居住区创造生机勃勃幽雅入画的景观。在人们普遍意识到园林绿化在生活中的地位时,设计施工中绿化景观
<正>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阐述有限无限问题、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无限观问题的著作是比较少的.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在探讨这个问题方面有些进展,这不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所引起,而且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领会宇宙学和微观世界物理学的成果和假说所引起的.在这方面В.И.斯维杰尔斯基的文章起了重要作用(见В.И.斯维杰尔斯基:《论无限性的矛盾性
<正>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虽然历史著作中与旧传统的联系尚未打破,但那种从古典时期以来一直指导着历史著作的研究方法已日益失去其优势.从古希腊至今,史学家们研究、撰写历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羁绊.仅仅看到历史著作中的一种方法这固然是错误的,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却提出了一个史学家们不仅在古典时期遵循着的、文艺复兴时期又再
<正> 美同功利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的艺术同生活的关系问题.研究艺术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的条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面临的中心任务之一.而美学理论在解决这个课题上还存在重重困难.许多论文、综述、评论都证明它们还不能摆正艺术现象同生活的关系.其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的美学在解决某些具体理论问题上的落后状态,其中包括美同功利的关系问题.美同功利的关系问题没有解决,最明显地表现在对美的现象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评价上.科学史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互相排斥的理论观
<正> 从八十年代初起,有三类基本问题使国际社会民主党感到忧虑并决定了它的行动:继续寻找出路以摆脱从七十年代中期就囊括资本主义世界并触及生活各个方面(从经济到价值观念)的危机;认识发展中国家的新过程和新现象的意义;更积极地探索能够防止热核战争日益增长的威胁的途径.在试图找到这三类基本问题的解答时,社会民主党不得不考虑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