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文体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作品、实用类文本和理论类文本共同构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选文系统,但文学作品类文本比例遥居文首。本文主要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类文本进行文体及能力目标指向分析,从文体角度把握教材中文学作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人教版 文学作品 文体分析 高中语文 必修教材
  从选文系统来说,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选文主要通过阅读与鉴赏模块呈现出来。总览该部分,文学作品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理论类文本构成阅读与鉴赏的三大支柱。
  一、文学作品类文本的选文布局
  从单元构成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每一册四个单元,合计20个单元,文学作品类文本的诗歌(词)、散文(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文体共分布于必修五册教材的13个单元中,占65%;从篇目构成看,必修一共选文14篇,必修二共选文16篇,必修三共选文17篇,必修四共选文19篇,必修五共选文13篇,共计选文79篇,文学作品类文本的诗歌(词)、散文(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文体共选取了55篇名家经典,占据比例高达69%。其中,文学作品分布于13个单元44课中。这13个单元的文学作品中,诗歌(词)分布于四个单元15课中,散文占据六个单元20课,小说分布在两个单元6课中,戏剧仅分布在必修四第一单元3课中。
  文学作品类文本出现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比例居三大文类之首,对比实用类和理论类文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因其往往带有更多主观性和个人情结,且所选作品皆来源于我国古代或近现代的名家名篇,故大量文学作品类文本的阅读与鉴赏体现出编者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既关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和个性化解读能力的培养,又十分重视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
  二、文学作品类文本文体及能力目标指向
  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程要坚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类文本在秉承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与感悟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尤为关注。
  文学作品,指以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戏剧为形式载体的文本,尤指形式独特或表达优美并具有深层意蕴或独特审美情趣的作品。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活动中,可以不断升华生活志趣,提高语文素养。
  (一)诗歌文体及其能力目标指向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在第一单元编排了四首出自毛泽东、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的我国现代新诗的代表,学生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借助诗歌意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情感。
  必修二第二单元编排了先秦到魏晋时期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如四言诗、五言诗的代表《诗经》两首,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楚辞《离骚》和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学习这个单元,学生要能通过反复含英咀华,体会由此带来的不同情趣。
  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及词的典范代表——唐诗、宋词分别编排于必修三第二单元和必修四第二单元。通过对李白的古体诗《蜀道难》,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及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白居易的歌行体《琵琶行(并序)》的学习和鉴赏,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知人论世,从而引发情感共鸣;通过婉约派柳永及李清照词两首,豪放派苏轼及辛弃疾代表词两首的吟咏和鉴赏,学生能领悟其中情与景交融的意境。
  (二)散文文体及其能力目标指向
  散文是一种意蕴丰富、益智陶情又有弹性力度的文体[1]。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现代文学中,指非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
  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必修一第二单元编排了三篇叙事散文。该单元要求学生运用提要勾选的阅读方法,抓关键词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品评外交家烛之武的嘉言懿行,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政治风云,从而提高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必修二第三单元以序、文赋和游记,必修五第二单元以辞赋体《归去来兮辞(并序)》,骈体文《滕王阁序》,表(陈情表)构成古代抒情散文的载体。通过这两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美景,而且可以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志趣,还可以学习文本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通过兰亭聚会时景美人乐的意境抒发作者坦然面对生死之情,《赤壁赋》以景引文,依托风、月展开描写与议论,表现作者心境转化的复杂情感变化。必修三第三单元编排了古代议论散文:议论体散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政论体散文《过秦论》,以及论说体散文《师说》,阅读与鉴赏这些充满古人智慧的篇章,学生既要学习古人议论的艺术,又要琢磨文章的立论方法,勇于尝试质疑解难,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现代散文作品里,必修一第三单元编排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和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通过鉴赏文本中真实的人物及其事迹,学习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渗透对人物品行的主客观评价,培养“品人与品文”的能力。必修二第一单元编排了朱自清等作家的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试图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欣赏作者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文本所构造的审美境界,从而探析作者寄予在文本之中的情趣与理趣。
  (三)小说文体及其能力目标指向
  必修三第一单元及必修五第一单元均编排了小说这一文体。必修三节选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必修五则选取了《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程目标中要求高中课程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学会尊重和理解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因此,这两单元还选取了我国近代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及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节选)》,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及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阅读和鉴赏这六篇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的中外小说,学生能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个性化解读小说主题的能力,正确把握故事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四)戏剧及其能力目标指向
  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表演的蓝图,阅读和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享受。戏曲是我国戏剧的代表,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表现方式。必修四第一单元选取了我国古代元曲中的元杂剧代表《窦娥冤》,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话剧《雷雨》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中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的戏剧剧本,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要求学生透过曲、台词之美体会人物性格、抓住戏剧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丰富的文学作品体裁,多维度的能力目标指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类文本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阅读与鉴赏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活动中,学生了解并学习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及鉴赏方法,既可以指导学生课外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熏陶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及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魏艳.散文文体特征及教学审识[J].语文建设,2016.02:4.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林艳.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分析[J].岱宗学刊,2006.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份福建省信息技术学业基础会考是最后一次将笔试和上机测试分开进行的,从6月份开始,信息技术全省学业基础会考不再单独进行笔试,将笔试内容并入上机测试,实现无纸化考试,同时要求考点全程监控,明显是跟高考接轨。这是一个进步,但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笔者结合这几年信息技术会考复习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交流。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会考的重要性  每到会考复习时,经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陈旧性髋白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12例陈旧性髋臼骨折,平均41.75岁。
摘 要: 作者提出:设计和谐、融洽、欢快的命题,用平等亲近的语言描述题目要求,用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题目内容,寓枯燥乏味的语文测试于快乐的情境中,使试题人性化,具有亲和力,让学生产生与试题直接对话的积极欲望,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关键词: 语文命题 人性化 卷面 试题  一、卷面人性化,让学生一见钟情  (一)句句寄语暖人心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
摘 要: “传帮带”方式放之于现代行业培训中依然被认为是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同时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一个特色,大力改进“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是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传帮带 培养模式 技能  据相关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为1006.6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
摘 要: 文章根据广州大学现有电路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虚拟仿真电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方案,以及逐步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对教材的编写和团队建设进行了探讨,为虚拟仿真电路实验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电路实验 立体化 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电路实验系列课程(以下统称为电路实验)包括:电路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学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周密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重点难点突破的启迪者、语文能力培养的推动者及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师 教学工作 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心中有数,千万不要出现角色错位错乱现象。当前部分教师在角色定位方面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