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伏尔泰说,读书可以让人心明眼亮。的确如此,理解性阅读不仅能开阔人的视野,更能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尝试理解性阅读,促使他们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逐层推进,开展理解性阅读,不仅需要在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中难解字词的基础上进行感性品读,掌握文章大意,还要精读细节、认真领悟,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交流思想,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一、快速浏览,筛选信息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快速浏览,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信息。在理解性阅读中,掌握文章字词,做到文从字顺是第一步,所以在学生快速浏览的同时要让他们尝试找到文章中难读的词、不理解的词,并对它们进行逐个击破,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和多音字的整理总结。
以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为例,在指导学生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筛选信息,快速找到自己不懂的字词,并尝试加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同时尝试找出文中哪些字词是自己没有掌握好的,并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来进行学习。如“励”字,不仅要学会读准“励”的读音,更要了解“励志”的意思,学会用“励志”来造句。尝试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如找到“犯错误”的“犯”,指出其是前鼻音,找出“鞠躬”的“躬”,指出其是后鼻音等。除此以外,还要找到“成绩、错误、不知疲倦、优异、激怒、清苦、勇往直前”等自己还不太懂的词,并尝试朗读,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请同学帮忙解决。除了学习生字以外,还可以让他们尝试初读并理解文章中一些较长的句子,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找到该句中可以停顿的地方,如:“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等。
在快速浏览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尤其是难读难懂的字词信息,这是开展理解性阅读相当重要的一步。在逐步积累生字生词的基础上,学生就能突破阅读的壁垒,更顺畅地进行理解性阅读。
二、精读字句,深度赏析
理解性阅读的第二步就是对文章進行深度赏析,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小学生逐字逐句进行研读,不仅要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更要和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尝试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
精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入剖析文本的过程,如在学习《开天辟地》这篇故事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将逐段理解和整体理解融合在一起,深入透彻地掌握文本。如在学习文本第一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做“混沌一团的世界”,作者又是如何将这样一个世界写生动的呢?在阅读第二节到第七节的时候,则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过渡,如询问:“盘古是如何进行开天辟地的呢?文章中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问题,谁能找出这句话来?”接着便可以让学生围绕盘古开天辟地的内容进行分析:“这句话包含两个信息,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然后逐一分析:“盘古是如何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的呢?”“盘古是如何化生出天地万物的呢?”在逐句阅读的时候一一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逐步破解:“一丝微光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对于刚刚在黑暗中醒来的盘古来说,这一丝微光意味着什么呢?他又具体做了一些什么呢?”“盘古所在的这个大鸡蛋,是普通的鸡蛋吗?文章中如何体现了盘古的神力无穷呢?”
在反复精读的过程中,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升,可以逐渐感悟作品中的精华所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使用一些圈画、标注的符号,这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三、摘抄评价,内化素材
要提高理解性阅读的能力,除了要在课堂中认真阅读以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摘抄性阅读,准备一个小本子,将精华句子摘抄下来,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这样的摘抄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素材进行内化。
在学习了《珍珠鸟》这篇课文以后,可以设计让学生开展和动物有关的主题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精彩的阅读篇目,并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经典摘抄,并对自己抄写的内容进行评价。如在阅读《跑进家来的松鼠》后,将其和《珍珠鸟》进行比较,并评价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找到这类文章在体现主题上的共同点。还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军犬黑子》,找到文章中有哪些词句表现了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将其中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并逐一评价。说说人类要如何获得动物的信赖,如何形成对待动物的正确价值观。在摘抄阅读和对比之后,学生对于文本的品读就立体化了,他们可以在对比中找到《珍珠鸟》《跑进家来的松鼠》《军犬黑子》的相同点,也能找到它们的不同点,理解《军犬黑子》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不信任,体现了沉重的心情,和其他的两篇文章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精妙的诗词进行注释,对作者精雕细琢的描写进行评价等,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四、多元交流,碰撞思维
理解性阅读除了要求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外,进行相互交流、碰撞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友会,在读书的同时相互交流思想。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如告诉学生说明文要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阅读散文的时候要如何感受文字之美等。
在学习了《牛郎织女》这样精彩的童话故事之后,为了促进学生提高理解性阅读的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围绕文本进行多元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尝试复述牛郎织女相爱的整个过程,论述他们如何相爱,爱情路上又遇到了哪些坎坷,他们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等。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让学生欣赏黄梅戏《天仙配》片段等。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故事大会,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和爱情有关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民间故事,并尝试分析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在不同的年代中,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通过广泛阅读民间故事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
在多元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技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他们的思维也能够得到一定拓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够磨炼学生的阅读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整理自己的思路,学会概括文本的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由此可见促进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一方面要在理解性阅读中学习生字,扩展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逐层开展理解性阅读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
一、快速浏览,筛选信息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快速浏览,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信息。在理解性阅读中,掌握文章字词,做到文从字顺是第一步,所以在学生快速浏览的同时要让他们尝试找到文章中难读的词、不理解的词,并对它们进行逐个击破,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和多音字的整理总结。
以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为例,在指导学生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筛选信息,快速找到自己不懂的字词,并尝试加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同时尝试找出文中哪些字词是自己没有掌握好的,并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来进行学习。如“励”字,不仅要学会读准“励”的读音,更要了解“励志”的意思,学会用“励志”来造句。尝试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如找到“犯错误”的“犯”,指出其是前鼻音,找出“鞠躬”的“躬”,指出其是后鼻音等。除此以外,还要找到“成绩、错误、不知疲倦、优异、激怒、清苦、勇往直前”等自己还不太懂的词,并尝试朗读,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请同学帮忙解决。除了学习生字以外,还可以让他们尝试初读并理解文章中一些较长的句子,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找到该句中可以停顿的地方,如:“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等。
在快速浏览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尤其是难读难懂的字词信息,这是开展理解性阅读相当重要的一步。在逐步积累生字生词的基础上,学生就能突破阅读的壁垒,更顺畅地进行理解性阅读。
二、精读字句,深度赏析
理解性阅读的第二步就是对文章進行深度赏析,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小学生逐字逐句进行研读,不仅要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更要和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尝试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
精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入剖析文本的过程,如在学习《开天辟地》这篇故事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将逐段理解和整体理解融合在一起,深入透彻地掌握文本。如在学习文本第一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做“混沌一团的世界”,作者又是如何将这样一个世界写生动的呢?在阅读第二节到第七节的时候,则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过渡,如询问:“盘古是如何进行开天辟地的呢?文章中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问题,谁能找出这句话来?”接着便可以让学生围绕盘古开天辟地的内容进行分析:“这句话包含两个信息,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然后逐一分析:“盘古是如何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的呢?”“盘古是如何化生出天地万物的呢?”在逐句阅读的时候一一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逐步破解:“一丝微光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对于刚刚在黑暗中醒来的盘古来说,这一丝微光意味着什么呢?他又具体做了一些什么呢?”“盘古所在的这个大鸡蛋,是普通的鸡蛋吗?文章中如何体现了盘古的神力无穷呢?”
在反复精读的过程中,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升,可以逐渐感悟作品中的精华所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使用一些圈画、标注的符号,这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三、摘抄评价,内化素材
要提高理解性阅读的能力,除了要在课堂中认真阅读以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摘抄性阅读,准备一个小本子,将精华句子摘抄下来,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这样的摘抄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素材进行内化。
在学习了《珍珠鸟》这篇课文以后,可以设计让学生开展和动物有关的主题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精彩的阅读篇目,并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经典摘抄,并对自己抄写的内容进行评价。如在阅读《跑进家来的松鼠》后,将其和《珍珠鸟》进行比较,并评价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找到这类文章在体现主题上的共同点。还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军犬黑子》,找到文章中有哪些词句表现了人对待动物的态度,将其中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并逐一评价。说说人类要如何获得动物的信赖,如何形成对待动物的正确价值观。在摘抄阅读和对比之后,学生对于文本的品读就立体化了,他们可以在对比中找到《珍珠鸟》《跑进家来的松鼠》《军犬黑子》的相同点,也能找到它们的不同点,理解《军犬黑子》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不信任,体现了沉重的心情,和其他的两篇文章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精妙的诗词进行注释,对作者精雕细琢的描写进行评价等,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四、多元交流,碰撞思维
理解性阅读除了要求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外,进行相互交流、碰撞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友会,在读书的同时相互交流思想。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如告诉学生说明文要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阅读散文的时候要如何感受文字之美等。
在学习了《牛郎织女》这样精彩的童话故事之后,为了促进学生提高理解性阅读的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围绕文本进行多元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尝试复述牛郎织女相爱的整个过程,论述他们如何相爱,爱情路上又遇到了哪些坎坷,他们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等。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让学生欣赏黄梅戏《天仙配》片段等。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故事大会,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和爱情有关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民间故事,并尝试分析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在不同的年代中,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通过广泛阅读民间故事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
在多元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技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他们的思维也能够得到一定拓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够磨炼学生的阅读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整理自己的思路,学会概括文本的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由此可见促进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一方面要在理解性阅读中学习生字,扩展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逐层开展理解性阅读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