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觀察:十年蝶變,澳大實踐琴澳“無縫融合”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琴澳合作創新示範
   行政長官4月發佈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最便利、最適宜的新空間,更壯志雄心地表示希望橫琴成為第二個澳門,有一日在橫琴引進澳門制度,共用發展。行政長官關於琴澳一體化的發展規劃構思富有高瞻遠矚的視野。長期以來,澳門的經濟主要依靠綜合旅遊與博彩業,同時,本地市場有限,單靠本地消費者市場較難支持全澳經濟發展,故而整個產業又依賴內地和香港市場,兩地遊客數量占80%左右。
   儘管澳門旅遊資源具有與別不同區域特色和全球亮點,但受限面積太小、人力資源缺乏等因素,始終有空間條件上的限制,所以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發展腳步始終可以更快。從國家大局來看,琴澳一體化是將“一國兩制”優勢進一步發揚光大的最佳示範區,這方面澳門比起香港有顯著優勢,因此在國家大局發展與穩定壓倒一切的前提下,琴澳一體化是未來趨勢方向。
  澳門與橫琴一衣帶水,在兩地的融合發展的進程裏,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啟用是標誌性項目。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地理上是屬於珠海橫琴新區,而在管理上實行的是澳門的制度,堪稱“一國兩制”構想的全新實踐。首先,新校區為澳門大學今後邁向一流大學奠下良好基礎。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位於橫琴島東部沿海區域,佔地1.1平方公里,比原校區大20倍,至少可容納1.2萬名學生,這樣全面升級的校園環境,對於吸引頂尖全球師資和學生有直接的幫助,許多世界級名校都有一個(甚至數個)充滿學術氣氛的校園,所以這是一個關鍵但基礎的提昇。從澳門這方的河底隧道,全天候24小時直接進出新校園,不須辦理出入境手續(但不能從新校區直接進出珠海的橫琴島),雖然橫琴是珠海的土地,但在橫琴島上的澳門大學新校園實施的卻是澳門法律。因此,在澳門大學這一平方公里土地上,網絡、言論、出版的自由度,完全按照澳門法律實施,Google、Youtube、Facebook等都能自由聯網。
   在這片原本屬於珠海的土地上,卻按照澳門的學術和言論自由標準,代表中央對澳門的信任,這同樣是一流大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天然環境。近年來面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傳統的香港領先高校、灣區新崛起的特色高校與合作辦學高校,加上原本就強大的北美、歐洲、新加坡等名校,近年來挖走不少澳門大學的老師,因此澳門大學如何持續鞏固原有優勢,並且加大投入,提高辦學質量、留住優秀老師與學生,進一步加強建設一流大學的條件,仍然是一個很迫切的問題。
   第二,新校區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國兩制”的靈活、創新及潛力。澳門大學新校區受澳門特區政府的法律管轄,橫琴島成為“一島兩制”的地區,“橫琴模式”體現的是“一國兩制三體”的突破性概念:澳門、橫琴,加上橫琴島上的澳門大學的“三體”。橫琴島早於1992年被廣東省定爲擴大對外開發的4個重點開發區之一,但發展定位有許多方向因此討論不斷。1999年澳門回歸後,為澳門發展輸送人才的澳門大學,佔地實在太小,幾乎沒有持續發展的空間,在僅僅29平方公里的澳門,也實在難以再找到一塊適合的綠地。自2002年起,澳門大學開始尋求新校址,幾經波折,直至2009年6月27日,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 次會議作出“橫琴決定”,通過“關於授權澳門特區政府對設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2009年8月中央政府批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以促進粵港澳三地經濟的融合。根據協議,澳門特區政府向珠海支付12億澳門元(約1.5 億美元),以租賃橫琴新校園的土地,使用權至2049年(可續期)。新校園的建設涉及總投資約102億澳門元(約15億美元),由特區政府支付。這樣突破性的創舉,顯示了“一國兩制”的靈活、創新及潛力。
  科研興澳,助力經濟多元
   任何一所高校始終都要立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供給能力。在這一宗旨上,澳門大學發揮著“特區大學、特殊使命、特別地位、特色辦學”的優勢,積極培養更多愛國愛澳人才,創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和粵港澳灣區建設,其中最突出的工作就在於建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在宋永華校長與葛偉副校長(研究)的帶領下,近年澳門大學制定知識轉移政策,研究人員對技術成果產業化的認識越發清晰,而研究成果的發展路徑也更加多元。三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它優勢學科的一批科學家也積極參與產業化應用,希望通過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與業界開展合作,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以及創新創業。
   首先,創新源頭和創新主體是成果轉化的基礎和保證。澳門大學在2018年5月改組成立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全面強化研究服務和知識產權保障意識。通過提升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來更有效地支撐研究活動的部署和開展。另外,澳門大學鼓勵科研人員進行創新成果轉化。首先完善保護創新成果知識產權的規範。大學於2018年制定了《澳門大學知識產權管理規章》及細化的《澳門大學知識產權管理規條》,對高質量科研成果,進行有效保護和延伸。近年來,澳門大學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快速增長。
   其次,澳門大學希望通過把成果轉化到業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助力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並由此引領創新源頭做出更高水準的基礎研究,形成需求牽引與知識供給的良性迴圈。同時也注重對研究成果的推廣及應用,利用多元專業知識,澳門大學為本地社區及政府各部門提供專業諮詢及技術服務,主要涉及工程檢測、博彩研究、媒介傳播研究等。為了促進澳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大學改組了澳大創科有限公司(UMTec),專門負責澳大知識產權的管理和產業化,在創新源頭支持、成果保護、孵化培育、知識評估等過程中營造創新要素高效流動的機制。目前已有多項大學專利獨家許可予澳大創科有限公司,並再授權於相關商業公司。基於澳大許可之專利技術,目前已有部分科技產品從研發階段進入試銷售階段,亦有相關產品在研發和測試評估階段。
   同時,澳門大學於2017年在協同創新研究院下成立創新創業中心,共同推動澳門大學與澳門及內地政府、學校、企業、孵化器、創投機構、創業導師等形成良好互動。創新創業中心重點輔助師生將其創意理念轉化成實踐,為其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產學研支援平臺,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形成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全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創新創業中心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為國家眾創空間,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大學科技創新的認可和支持。    2019年3月,澳門大學與橫琴新區管委會簽署“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與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合作協議”是一個典型的項目,本人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部份規劃工作。根據協議,澳大將依託其三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他優勢學科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力量,透過“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在橫琴新區建立產學研示範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是澳大與內地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及業界接軌的主要執行機構,由澳大發起和完全控制,是澳大的產學研合作開發基地,將澳大相關科研成果透過此研究院進行產學研協同開發,並進一步將成果向大灣區輻射。澳大及橫琴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加強政策扶持,攜手澳門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
   經過數年的發展,澳大在橫琴已經具體包括五大研發中心和一個高級培訓中心落地執行:一是微電子研發中心,依託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發轉化資料轉換和信號處理、無線通訊、生物醫學工程、電力電子控制器晶片等領域科技成果。二是中華醫藥研發中心,依託澳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中藥品質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可控性及系統性的研究,探索建立中藥的國際品質標準,加強中醫藥轉化,開發各種創新藥物和健康產品。三是智慧城市科技研發中心,依託澳大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城市發展為主線,以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為支撐,參與智慧橫琴建設,構建澳門城市發展的物聯網生態系統,服務澳門及大灣區城市群的轉型升級。四是醫學研發中心,依託澳大健康科學學院,著眼於癌症預防、轉移、復發、耐藥等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研究預防及診療方法;在慢性疾病、人體老化、免疫學、神經系統疾病及癌症等重大領域方面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轉化研究。五是先進材料研發中心,依託澳大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打造具有澳門特色的新型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學科人才培育和前沿科技研發基地,搶佔新一代材料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一個高級培訓中心則通過繼續教育與不同學院推出的課程,重點培育金融和商業人才,服務於特色金融等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內地與澳門的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的更多交流。另外,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通過“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作為中介點在澳門大學設立澳門分中心,並於2020年1月與澳門大學進行光纖互聯和超算試運行,為澳門高校和企業提供高達116億億次/秒的智能化算力支持。未來,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將依託珠研院陸續建成10,000平方米科技創新載體,為澳門大學在內地的產學研合作提供強有力的實體支撐。這些都得益於橫琴為澳大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硬件環境。
   經過多年的奮鬥,澳門大學已積累一批高質量的的研究成果,近年更形成包括人文社科在內以跨學科方式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尤其是人文社科和現代科技的結合。部分應用研究已具備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開始邁向市場實踐和産業化階段,當中包括健康科學學院的“幹細胞常溫運輸系統”團隊與“對向臨床和研究市場的新一代蛋白質分子檢測產品和服務”團隊,在多個國際性和地區性的創業大賽中屢獲獎項殊榮及投資人的青睞。這兩個項目正是首批入駐創新創業中心的孵化團隊,目前正於大灣區內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專案及與灣區內的醫療機構探討落地合作。而在橫琴產學研基地,一批科技成果正在對接當地政府和企業資源積極開展商業化過程,其中包括基於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芯片技術的快速病毒檢測系統,又稱“病毒獵手(VirusHunter)”, 可以迅速應用於臨床診斷。來自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研發的中間原料,例如吸水膨脹劑,計劃以粉劑的形式在珠研院生產,然後再找一些做吸水樹脂的企業,直接生產民用產品,例如尿不濕或農田保水劑等,目前已計劃跟粵西最大的工業基地——珠海高欄港工業園合作把產品推出市場。一系列具針對性的計劃,力求在促進發展產學研的同時也形成新型人才培養機制,推動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和開發,令澳門大學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方面為澳門和大灣區作出更多貢獻。
  放眼長遠,全面推進“自由化”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必定要走的路,面對澳門本身受到空間和資源等方面的制約,需要透過區域合作,尤其是橫琴開發,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換而言之,推動橫琴的開發,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維護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
   當前,在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關鍵節點上,特區政府還需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公共行政與法規的梳理和調整。這包括澳門和廣東省政府兩地。澳門行政長官也在上任時指出,公共行政改革是首要處理的工作,希望先立後破,先理順公共行政範疇所涉及的法律、法規、指引,再訂立改革方向。因此要先在頂層部份取得進展,有助後續工作的推進與落實。其次是基礎建設的提高與人才政策的優化。兩地要推進更多合作,甚至邁向一體化,需要硬件(基礎建設的提高)與軟件(人才政策的優化)兩方面的提高。此外,深化琴澳合作,要慢慢融化琴澳分屬兩地的心理障礙侷限,擁抱琴澳一體化的未來方向。區域的合作從根本上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格局下,打通兩種文化背景下人們心中的壁壘,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讓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並形成良性互動,橫琴從國家利益出發,立足澳門所需,發揮橫琴所能,與澳門攜手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自貿之路。未來希望達到澳門企業很願意到橫琴投資營商,以及澳門居民樂意到橫琴工作、生活和居住。橫琴與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人才也能彈性地自由到澳門工作生活。位於橫琴的“澳門新街坊”居住區建設即將啟動,相信是很好的試點。
   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關鍵是“自由化”。例如將澳門自由港政策延伸到橫琴,參照世界高水準的開放形態和國際通行規則改革橫琴現有體制,讓產業鏈與物流自由化(促進生產要素在粵港澳區域內自由流動、經濟商業活動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人才流動自由化(針對兩地產業發展重點方向,開放優才計畫,以良好條件吸引各地優才來琴澳發展,並且提高相關條件留下澳門優秀人才)、資金流自由化(維持澳門資金自由港的傳統優勢,進一步完善琴澳資金流動的監管,在控制和便利間取得平衡)。
   建議未來澳門在現有全球領先的綜合旅遊博彩業基礎上,通過自由化的戰略方向,以短期、中期、長期方向規劃,通過琴澳合作考慮以下幾個可能的目標:鼓勵博彩企業在琴澳兩地增加非博彩業投入;通過兩地整合,打造新的特色深度景點,努力拓展非華人旅客市場,增加其他地區客源;加大力度並加強推廣世界文化遺產和美食之都等非博彩業旅遊元素;在橫琴開發高附加價值產業,以及琴澳一體化宜居生活圈。
   短期來看,澳門政府近期受疫情影響,經濟收益下滑,可考慮適當時候請求中央政府恢復內地赴澳旅遊簽注審批,增加自由行城市,並與廣東省協商放寬廣東居民赴澳旅遊簽注政策,這有助於短時間內恢復澳門本地旅遊業發展。
   中期來看,宜開展一系列吸引非華人旅客來澳等措施,希望讓更多歐美遊客來澳,並提高他們在澳門逗留的意願。加強推廣世界文化遺產、多宣傳美食之都、讓酒店房價更具多元性,都有助增加消費者留澳時間,並可帶動酒店、餐飲等其他行業,實現多贏局面。琴澳合作就發揮重要作用。琴澳合作可以讓遊客在住宿和觀光景點有更多選擇,不同特色主題的旅遊路線有助吸引遊客,還可以適度分流,鞏固澳門城市旅遊承載力、擴大橫琴知名度,但這需要整個琴澳基建環境配套升級加上服務質量的提升。而多鼓勵博彩企業繼續增加非博彩業投入也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無疑可以繼續鼓勵。企業做事效率高,政府主要提供政策方向、政策優惠和發展空間,企業自然會以高效率且有效方式配合,如能在法規上取得共識,讓發展擴展到橫琴,效果更好。
   長期來看,還是要加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助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琴澳合作是澳門的重要機遇,橫琴島面積是澳門陸地面積的3倍多。推動多元化發展,澳門需要有發展空間,橫琴長隆海洋王國就是珠澳兩地合作很好的例子,這樣的特色景點不僅能吸引本地遊客前往,也能吸引外地遊客,尤其對於歐美等地的消費者是不錯賣點。因此,橫琴除了發展高科技製造業、中醫藥產業之外,多元化的旅遊元素和灣區一程多站的旅遊規劃,能讓更多非華人遊客感興趣。當然,通過兩地產業發展,同步建設琴澳一體化宜居生活圈,讓兩地居民擁有更良好、更便利的生活環境,是兩地民眾共同的期望。
其他文献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本地遊、橫琴遊。對此,您看好本地居民本地遊、橫琴遊的需求嗎?疫後,這種新的旅遊需求模式還有否繼續的空間和必要性?   澳門探索號文化旅遊胡玉沛董事總經理: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本地遊、橫琴遊措施,對此,業界都是認同和支持的,一方面,發展本地遊、橫琴遊有助鼓勵業界公平理性競爭,重振旅遊業活力;另一方面,居民困在家中太久, 不排除疫後會出現報復性出遊潮,故不論是廣東短線遊
期刊
因應新冠疫情防控導致大範圍社會和經濟影響,澳門博彩收入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並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從當前來看,雖然政府出臺各項措施致力經濟復甦,通關限制逐步放款,自由行亦呼聲日盛,但逾半年的衝擊,旅遊周邊行業的中小企已然元氣大傷,中小企業“倒閉潮”的風險仍大概率存在;而就業方面,本地居民失業率已升至3.4%,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九千應屆畢業生亦成為求職大軍,因此,在疫情影響下的就業
期刊
1、疫情對全球以及本澳傳統旅遊業帶來哪些改變?是等待政府政策搭救度過疫關? 還是業界突疫自救?   澳門探索號文化旅遊胡玉沛董事總經理:旅遊相關業界共同商議如何爭取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策劃更多創新旅遊產品,同時,加大資源投放在人力資源培訓,以及優化網絡宣傳、製作網上短片,加大在網絡平台上宣傳澳門旅遊文化力度。澳門文化遺產導遊協會簡萬寧主席:疫情下,惟有依頼的政策援助,才能度過難關。業界無法自救。若說要
期刊
求職人數上升,外僱退場保就業   新冠疫情對於澳門經濟和就業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外部衝擊。自疫情出現以來,勞工局一直密切監察本澳居民就業情況,以便適時調整就業支援措施,緩解本澳居民的就業需求。由本年2月開始,到勞工局作求職登記及申請失業津貼的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本年1月至6月申請失業津貼的人士主要來自博彩業、零售業,以及建築業,而求職的人士主要尋找建築業、零售業、商用服務業等行業的工作,亦正正反
期刊
前 言   7月21日,美國政府突然宣佈關閉中國駐美國德克薩斯洲休士頓(侯斯頓,Houston)領事館,下令中國外交人員全部撤離該館,並對外暗示該領事館人員在美國進行間諜活動。7月24日,中國宣佈關閉美國駐四川省成都領事館,也同時命令該館人員全部撤離,以作回應。   美國和中國各自下令關閉對方一個領事館,究竟哪一方損失更大,如果將閉館行動放在一個更大的美中關係脈絡上分析,美國政府是否會將挑釁行動逐
期刊
澳門是一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去年遊客數量更高達3940多萬人次,這龐大的旅客人數為澳門的交通發展帶來了具大的挑戰。特區政府除了投入不少資源發展公共運輸,特別是公共巴士服務及增加的士的發牌量,以提質增量服務廣大居民及遊客,也推動博企優化發財巴服務以滿足遊客的出行需求。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澳門的交通運輸勉強能承載起這麼大的遊客量,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有需要因應整體的城市發展規劃好澳門的公共運輸業發展,尤其
期刊
1、全球在疫情下,心理健康會否成為現時需要直面的一個社會大挑戰。您認為本澳應否加大力度關注及推廣精神健康?以及關注疫情後的人群心理重建工作?   浸信會澳門愛羣社會服務處羅寶珍博士:由於今年疫情太長,令出現精神健康的病症的機會大增,今年上半年我們接觸到的個案明顯上升,包括焦慮、恐慌、抑抑鬱症的個案較以往增加了3%。雖澳門疫情穩定,但由於全球疫情持續,未有疫苗出現,澳門未來也不應松懈,更為重要的是,
期刊
疫情襲擊,中小微企首當其衝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統計,歐盟區及北美第二季GDP下跌,均為負增長,具體在於疫情對市場需求和供給造成顯著影響,尤其對中小企。我們可以看到,至今最為直接的影響是許多經濟體的供應(產出水平)大於需求(消費者支出),直接導致經濟停頓。一方面在供給端,企業遭遇勞動力供給減少。各國各地區因應疫情防控而採取封鎖或隔離的措施導致產能利用率下降嚴
期刊
3、您認為本澳精神健康專業人員(包括社會工作者、心理輔導員及心理治療師等)是否足夠?以及是否需要支援?   浸信會澳門愛羣社會服務處羅寶珍博士:作為業內同工,我希望,精神健康專業人員自身要做好調適自身的狀態,因為現在需要處理的個案增多,令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承受的壓力很大,社工局也因應這個需求而為所有人員包括社會工作者丶心理輔導員及心理治療師等提供心理輔導這類支援;另一方面,特別要強調的是,不同專業
期刊
7月26日,是防疫期間本澳開展的首個大型公務員招聘筆試——高中畢業學歷程度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俗稱薪俸點260技術輔導員職程考試。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公務員招考之熱度如盛夏的陽光一樣猛烈,事關澳門海關第一職階二等技術輔導員(一般行政技術輔助範疇)18缺的考試日期與它撞期,還好負責招考的相關部門反應迅速,及時將部門筆試考試進行延期,避免惹來安排不當的非議,以及避免造成印好的2千多份試卷浪費。不然羅立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