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 做好“保就業”民生大課題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職人數上升,外僱退場保就業
   新冠疫情對於澳門經濟和就業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外部衝擊。自疫情出現以來,勞工局一直密切監察本澳居民就業情況,以便適時調整就業支援措施,緩解本澳居民的就業需求。由本年2月開始,到勞工局作求職登記及申請失業津貼的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本年1月至6月申請失業津貼的人士主要來自博彩業、零售業,以及建築業,而求職的人士主要尋找建築業、零售業、商用服務業等行業的工作,亦正正反映出在此次疫情下,相關行業受衝擊的嚴重程度。
   因應就業市場環境的變化,自今年1月至6月期間,勞工局持續不斷協助居民進行就業轉介,已累計成功轉介1,766名求職者,涉及行業主要包括建築業、保安及清潔服務業、餐飲業、零售業、運輸業等。儘管如此,在嚴峻的經濟週期下,本澳當前仍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據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4至6月總體失業率為2.5%,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5%,均較上一期(3至5月)上升0.1個百分點,且已是連續5期上升。為此,需要結合外僱退場措施來確保本地居民就業。一直以來,特區政府輸入勞動力的政策始終堅持一個大前提就是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及持續就業,只有在本地人力資源不足時,才會考慮批準輸入外地僱員以臨時補充本地人力資源的不足。本局在審批外地僱員聘用許可申請時,會因應不同行業及企業的規模、勞動市場的人資供需及企業聘用本地僱員的狀況等因素,對外地僱員數目持續進行檢視及調控。同時,本局會繼續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及環球經濟的變化,以及持續發掘大型企業中具有發展潛力的職位,透過為本地居民提供相應的培訓及就業轉介支援服務,推動本地居民就業,並逐步調控擔任相關職種的外地僱員數目。
   今年以來,外僱退場的效應更加明顯,根據治安警察局的資料,截至2020年6月底,本澳專業及非專業外地僱員佔156,092人,較2019年年底減少了9,936人。此外,本局還將加大對企業的監督,對於企業因為輸入外地僱員而損害本地僱員的就業權益,局方將全部或部分廢止其相同職種的外地僱員配額,以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及持續就業。
  培訓提升技能,促進再就業
   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為緩解居民的就業困難及協助對接就業市場,特區政府於本年年3月推出“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通過“以工代賑”形式,開展附帶津貼的培訓。
   特區政府推出“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目的是協助受影響的本地從業員,提升職業技能之餘,紓緩其因疫情所致的經濟壓力。該計劃對象為18歲或以上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澳門居民、從事旅遊業特定職業的自僱人士(導遊、的士司機及重型客車司機),以及會展業從業員。獲錄取的學員出席率須達百分之八十、參與課程考試、辦理課程期間安排的就業登記,並配合就業配對的工作,可按比例獲最高6,656澳門元的培訓津貼。
   計劃的培訓項目涵蓋建築及設施維護、重型機械、餐飲、酒店、零售、個人護理服務,以及會展等範疇,培訓工種達30項,提供了2,000個名額,經過3月至5月期間的三次招生,共4,866人次報名。截至6月底,已開班88個,1,563人參與培訓,已完成的學員有978人,完成課程的學員中有357人已成功入職,其中263人經本局轉介入職,94人自行找到工作,另有197已成功配對等待入職。
   在第二輪經濟援助措施中,除了會為有就業需要的人士增加帶津培訓名額外,亦會擴大對僱員及企業的援助,涵蓋對象更廣泛,作為首輪經援措施的補充及深化。因應在職人士的需求,將設立以技能提升為目的之帶津培訓計劃,讓工作有所減少或已處於無薪假的僱員可藉著這段時間參與課程從而提升技能,並透過發放培訓津貼紓緩僱員及企業的經濟壓力,以達到“保就業”的目的。有關培訓計劃的細則正於落實當中,將適時向外公佈具體內容。
  多策並用,助力青年就業
   當下正值畢業季,預測將有近9千畢業生大軍投入勞動力市場。面對疫情對本澳經濟及就業市場的影響,特區政府十分關注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為此,勞工事務局與本澳企業合作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讓應屆畢業生透過在企業實習獲取職場工作經驗,以增強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提升其就業機會。有關計劃透過與本澳企業合作,以實習及工作體驗形式進行,實習企業包括本澳公共事務企業(包括水、電及電訊公司)、銀行業及大型休閒企業等,提供有關工程、資訊科技、客戶服務、餐飲服務、人力資源、採購、財務、設施管理及營運等1,800個實習崗位,目前已收到1,618人報名。有關面試者一經錄取,將會獲企業安排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習,期間可獲企業提供實習津貼,首期實習計劃於7月下旬展開。活動完成後,倘企業有合適崗位將會優先聘用表現優異的參加者,而本局亦會跟進獲聘者的上班狀況;至於未能成功獲聘的參加者,本局亦會為他們提供職業配對及就業支援服務,積極協助青年人投入就業巿場。因此,青年人可藉此把握學習職場知識及獲得工作機會。
   同時,本局今年8月繼續舉辦“青年就業博覽會”,提供平臺讓有意求職的青年人與各行業代表直接溝通,讓青年人認識就業市場最新情況,以促進就業配對。此外,本局亦為青年提供一系列的就業支援服務,包括持續舉辦職業潛能評估,模擬面試工作坊及就業講座等,以助應屆畢業生分析就業市場發展趨勢、提升求職面試技巧及認識個人的職業興趣及能力等,助青年人做好求職準備,提升就業機會。
   因應青年群體的需要,本局亦設有特定的培訓計劃,包括“在職帶薪”培訓及“職前培訓計劃”,歡迎符合資格的人士參與。
   為吸納更多從事設施維護及廚師行業的新力軍,本局分別為設施維護行業及廚師行業開辦“設施維護技術培訓計劃”及“酒店及飲食業廚師培訓計劃”。局方會為有意投身相關行業的青年提供就業配對,於獲聘後由企業推薦於工作時間參與培訓計劃,在維持工作收入的同時,提升職業技能及就業競爭力。
   另外,本局於2019年起,以“青年面向就業、啟發個人潛能”為目標,開辦“職前培訓計劃”,培訓對象為24歲或以下的青年,設有“電子技術”及“電氣技術”兩項課程。有關課程為期約5個月,並提供每月最高3,500澳門元的培訓津貼,透過日間的技能培訓、溝通、情緒管理及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學習,讓青年於就業前具備所需的技能、知識,更易投身及適應就業市場。
  維護僱員權益,持續推進“保就業”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對本澳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勞工局對此持續保持高度關注,於疫情期間,勞資雙方多以互讓互諒方式,善意協商工作及假期安排,共渡時艱。
   倘企業因應經濟環境或自身營運狀況需與僱員終止工作關係,勞工局除監察企業切實履行同職種的外地僱員必先退場,以保障本地僱員優先及持續就業外,亦會監察企業依法向僱員支付因終止工作關係的補償。
   對於無薪假的實行,須強調勞資雙方必須事先進行協商,不能單方面自行安排或享受。而自疫情開始,本局在接獲勞資雙方對無薪假的查詢或反映時,均會呼籲雙方應按實際情況,以相互體諒方式進行善意協商,並強調必須在勞資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可實行,經解釋及協調,勞資雙方均理解及按規定處理。
   因應經濟環境變差,一些企業必不可免出現員工“解僱”、“無薪休假”等情況,對此,當局亦密切關注和監督企業履行對員工的補償責任。於2020年1月22日疫情開始至6月30日期間,僱員投訴有關解僱事項的個案共有201宗,涉及僱員403人次(本地275人次,外地128人次)。在同一期間,本局共接獲4份無薪假通知,涉及4間企業,僱員144人。另開立1宗有關無薪假的個案,涉及1名本地僱員,有關個案現正處於調查階段。勞工局將會持續關注有關情況,倘發現存有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定必依法作出跟進,以保障僱員的合法權益。
   此外,勞工局還將持續聯繫企業,並結合外僱退場措施,為有就業需要的居民爭取更多就業職位;同時,持續監察就業市場情況,定期為有就業需要的求職者舉辦職業輔導及行業講解會;繼續為受影響僱員舉辦職業培訓課程助其提升職業技能,並定期為完成職業培訓的學員舉辦就業配對會,同時鼓勵他們調整求職心態,以協助他們轉職轉業。此外,為保障本澳居民的就業權益,勞工局加強派員到場監察面試情況,確保符合條件的居民獲聘。
   可以預見,隨著疫情緩減和粵澳恢復通關,在人流交通進一步恢復時,本澳就業市場將逐步回暖。目前,居民應積極裝備自己、把握學習機會及調整自我心態,在市場恢復後,就能迎來不同的機會。
其他文献
5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的學生們戴著“翅膀”上學。為了讓小學生在校園裡把握安全距離,學校鼓勵學生和家長通過親子活動,利用廢棄物品製作一米長的“翅膀”,讓學生在實際交往中感受一米的距離。
期刊
萬里長城,作為我國古代北方著名的軍事防禦體系,被認為是中原政權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分界線。現在,專家學者為我們揭示了長城歷史的另一面——長城地帶成為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臺。  長城地帶作為一個學術術語,20世紀30年代由美國一位地理學者提出,是對中國古代長城分佈地區的固定稱謂,認為長城不是一條絕對的邊界“線”,而是被歷史起伏推動而形成的一個廣闊的邊緣地帶。  修築長城的活動綿延數千載,大量中
期刊
7月中旬,粵澳終於恢復了期盼已久的通關,兩地居民在相關限制條件下得以正常往來,同時,為便利粵澳兩地人員正常往來,經珠海和澳門兩地政府溝通協商,實施分階段、按步驟推進珠澳口岸粵澳兩地牌車輛通關工作。這些都離不開澳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截至7月29日,澳門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已連續122天無本地病例報告,且連續33天無境外輸入病例報告,累計46例確診個案但死亡數字為零。在防
期刊
踏入5月,電子消費卡千呼萬喚之下總於登場,53萬人可持消費卡消費了,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報料超市加價的消息閙得沸沸揚揚,一直以來深入民心的來來超市卻被摘去了“誠信店”資格,坊間有讚有彈;疫下,封關恒常化,旅遊局宣佈了終止考慮徵收旅客稅;衛生局局長開心公佈本澳新冠患者再清零的消息;豬肉價升不停,市政署強落豬肉減價令,保障市民有肉食;好事多磨,討論多年的產假70日終搞定了;政府多部門召開記者會,交待涉
期刊
新冠疫情下,整個澳門經濟社會發展蠕動前行,不少行業處於停頓狀態,如何逆流而上?停頓期如何作為?近年來,“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是澳門對外宣傳的兩張名片,在這個時期,即便遊客礙於通關不便訪澳人數並不理想,但在內地、國外宣傳澳門兩張名片的力度不能減。  隨著時代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一機在手,生活無憂”等的口號,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各種傳統的PC端也向移動端
期刊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就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了意見,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在位於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古鎮的浙江省嚴州中學內,包括農耕園、果樂園、工藝園、土木園和微創園等在內的校園勞動基地亮相,高一年級400多名師生開啟了各具特色的勞動實踐。圖為5月23日,學生們在農耕園內參加勞動實踐課,進行翻土、除草。
期刊
太陽城6月起用儲備支薪   太陽城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周焯華向股東發公開信指出,免除今年2月至5月期間股東虧損,6月重新計算盈虧,6月起以集團儲備全數支付員工薪金,以及存款回贈成本支出,直至今年第四季,並根據市場復甦程度,盡可能支持有關措施落實至明年1月。祇要疫情受控,業務改善時,集團會按照原訂的分紅機制,將所有盈利合理給予股東。   周焯華在公開信中提及,上述舉措對其本人及集團來說實屬不易,希望各
期刊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本地遊、橫琴遊。對此,您看好本地居民本地遊、橫琴遊的需求嗎?疫後,這種新的旅遊需求模式還有否繼續的空間和必要性?   澳門探索號文化旅遊胡玉沛董事總經理:施政報告中提到發展本地遊、橫琴遊措施,對此,業界都是認同和支持的,一方面,發展本地遊、橫琴遊有助鼓勵業界公平理性競爭,重振旅遊業活力;另一方面,居民困在家中太久, 不排除疫後會出現報復性出遊潮,故不論是廣東短線遊
期刊
因應新冠疫情防控導致大範圍社會和經濟影響,澳門博彩收入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並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從當前來看,雖然政府出臺各項措施致力經濟復甦,通關限制逐步放款,自由行亦呼聲日盛,但逾半年的衝擊,旅遊周邊行業的中小企已然元氣大傷,中小企業“倒閉潮”的風險仍大概率存在;而就業方面,本地居民失業率已升至3.4%,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九千應屆畢業生亦成為求職大軍,因此,在疫情影響下的就業
期刊
1、疫情對全球以及本澳傳統旅遊業帶來哪些改變?是等待政府政策搭救度過疫關? 還是業界突疫自救?   澳門探索號文化旅遊胡玉沛董事總經理:旅遊相關業界共同商議如何爭取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策劃更多創新旅遊產品,同時,加大資源投放在人力資源培訓,以及優化網絡宣傳、製作網上短片,加大在網絡平台上宣傳澳門旅遊文化力度。澳門文化遺產導遊協會簡萬寧主席:疫情下,惟有依頼的政策援助,才能度過難關。業界無法自救。若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