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大开发背景下对吉林省民间艺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吉林省民间艺术文化底蕴深厚、种类繁多、寓意深刻,不仅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和审美娱乐性功能,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现代艺术设计注重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吉林省民间艺术不仅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启示作用,而且对进一步完善吉林省民间艺术在长吉图大开发中的应用策略,进一步促进吉林省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同时也为长吉图大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长吉图大开发;民间艺术;应用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本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品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灿烂光辉的吉林民间文化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受到各国学者和专家的重视。
  一、吉林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状态
  吉林民间艺术种类众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有9大类:雕塑、金属、花画、天然植物纤维编织、抽纱刺绣、地毯和挂毯、珠宝首饰、美术陶瓷。其中松花湖浪木、根雕艺术、舒兰皮影、满族剪纸、玩偶、易拉罐立体工艺画、松花石砚、微雕艺术、圣诞礼品、羽毛鸟民间艺术品等发展的比较好,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并且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像珠宝首饰加工行业发展的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本地区贵金属产量比较少。而且由于漆器工艺产品的原材料远离吉林,油漆工艺本身比较复杂,漆艺产品在吉林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但是目前吉林艺术学院已经成立漆工作室,相信一定会为吉林省的漆艺术品行业做出贡献。
  吉林省地区文化历史远不及中原地区那样悠久,传统民间美术还没有形成典型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多工艺产品都是近代才兴起的。如:易拉罐立体工艺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非有色金属制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0年到2004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鞋塑这种工艺形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吉林省民间艺术品大部分集中在吉林市,一批老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组建了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
  二、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强吉林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艺术虽然是传统艺术,但是也需要创新,当今在长吉图大开发这个大背景下,吉林省民间艺术只有面向市场和现代生活,才能向前发展。完全被动的依靠保护,不去创新,是发展不起来的。但是民间艺术的创新不能完全摒弃传统,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的前提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适合现代生活和市场的产品。
  民间艺术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父母教子女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很多民间艺人为了生存已经转行,导致民间艺术人才流失严重、技艺人员素质下降、珍稀门类无人传承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很多高校已经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对民间艺人进行再教育与培训,使他们从理论层面了解自身掌握的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地方高校或基层文化部门,通过现代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影像记录,更好地记载、传播传统民间艺术,使其拥有更大的展示平台。
  三、加大应用开发和利用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当今是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冲击下,民间艺术没有被现代艺术所取代。现代设计中,不论是标志、招贴还是企业的Ⅵ设计;不论是图形还是文字,都要谈创意,创意从那里来,其重要的灵感源泉就是从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寓意性而来。
  开放意味着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变化,人们的观念意识产生变化,传统重礼仪的价值观也受到经济的冲击而改变。发展经济的目标,促进了市场,促进了旅游业,也将吉林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吉林,吉林民间艺术也以神奇而绝妙为世人关注。专家、学者、艺术商人纷纷前来收购,同时也使旅游者对此产生兴趣,这就刺激了民间艺术由过去民间艺人为自身创作而转为商品的生产而流向市场。对于原本贫穷的民间百姓增加经济收入不失为一件好事,对于发展地方的经济同样也不无益处。民间艺术品走向市场成为商品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来自民间的创作者制作的产品,一般来说,他们的产品比较简朴,民间的风格会保持的比较浓。二是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专业的设计师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创作的资源,研究、学习民间,将民间美术的样式作为元素去设计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在长吉图大开发的背景下,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设计产业已成为我省目前和将来大力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吉林省民间艺术中富含的民族优秀元素,不仅是满足设计作品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我省本土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会进一步促进长吉图的经济大开发。
其他文献
一、传统图案和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图案,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是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源泉。现代的设计更多的是能够体现艺术与设计教育相结合,还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搭建一个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发达,每当我们走进商场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享受商品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是否注意到这些商品的包装设计。优秀的包装设计是建立企业良好形象,体现企业先进文化,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出色的产品包装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在既考虑到现代人审美习惯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入体现浓郁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快地达到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期刊
直译的网文,降低了原作“神格”?  逐渐覆盖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全球大部分区域的中国网文,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据《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增速为145%,海外市场规模达11.3亿元;用户规模增速160.4%,达8316.1万人。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仍将翻倍增长。  其中,一些热门题材不仅在国内经久不衰,还让许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设计类艺术院校中传统的、客观的色彩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开设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表现性色彩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拓展和延伸色彩的概念,同时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到首要位置,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做出一些针对色彩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色彩教学改革;传统色彩;表现性色彩;创造性思维;学习热情  色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来发现和整理新民族图形创造的方法,进而指导设计实践。用善的设计理论研究体系,为东北地区的设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理论。  关键词: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价值  一、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文化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须汇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的需求,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寻找文化归属的外在动力。在视觉文化领域,
期刊
一、绪论  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中国工笔画,是民族绘画史上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它经历过顶峰,也落到低谷。在新世纪之初的今天,在中西文化并存、各种艺术思潮纷呈的时代,中国工笔画能够吸取各种思想转换成自己的特色,昭显出新的生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笔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统领中国画坛。他们把传统作为工笔画发展的根基,把姊妹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为发展的有益补充。把中国水墨的没骨法、写意法等,融入西方现代艺
期刊
摘 要: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也更需要合理化、创新化。中国元素进入到艺术设计中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艺术设计;中国元素;现代  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艺术设计不断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生活三者密不可分,设计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顾四周,我
期刊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建筑所提供的空间基础上,结合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人工环境再创造。环境艺术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具有很长的历史,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史则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朝的变革与发展,到清朝末期,建筑室内设计达到顶峰。我们的祖先缔造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就室内设计而言,不同时期的室内设计作品无一不是对当时人们思想的反映,这必将对现代文
期刊
摘 要:“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古代的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说对古代设计的影响、五色的运用等论述了这一观点。  关键词: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五色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影响十分深远的社会思想,它不仅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哲学思想和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形式上,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息息相关。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心理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中国设计师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真正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包装设计。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包装;本国特色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商品的包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往往不是看中了商品才去购买产品的,而是看中了产品的包装后产生了购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