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笔画的现代意识形成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绪论
  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中国工笔画,是民族绘画史上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它经历过顶峰,也落到低谷。在新世纪之初的今天,在中西文化并存、各种艺术思潮纷呈的时代,中国工笔画能够吸取各种思想转换成自己的特色,昭显出新的生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笔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统领中国画坛。他们把传统作为工笔画发展的根基,把姊妹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为发展的有益补充。把中国水墨的没骨法、写意法等,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理念和绘画语言,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创造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工笔画。
  二、工笔画的演变
  工笔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样式类别,其实是随着古典绘画各画体所呈现出的“写意化”的发展而慢慢区分和明确起来的。工笔画可以往前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两千多年的绘画历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朝代更迭所带来的美学意识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当局政治需求的差异,工笔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落。传统中国工笔画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在历练数千年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呈现出中国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未来。
  从有史可寻、有物可鉴的画史遗迹中,传统工笔画发展的轨迹可总结为:史前至秦汉的萌芽、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至两宋的鼎盛、元明清的回落。工笔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高峰鼎盛期和起落的踪迹。直到当代,工笔画仍以她独特的风姿和特有的时代意识张扬出其不竭的活力。
  三、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工笔画走入近现代,便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程。近现代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吸收西方的观念和技法,接受西方严格的素描造型、色彩构成等方面的训练,进而不断地在思路、题材、技法、工具、再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工笔画从而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愈发兴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笔画走过艰难的所谓“复兴”之路。即使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疑置否的是,当代工笔画仍处于一个需要与时代精神高度结合、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青年,跨出国门,前往寻求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道路,他们将“重写生、重写实”的造型原则纳入中国画的尝试,改变了清末工笔画特别是人物画的颓势。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出现不断的创新,使工笔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生存于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当代工笔画,表现形式和技法语言更成熟、完善,“以古开今,中西融合”成为了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趋势。
  四、当代工笔画的“现代”意识
  在当代,一个绘画的创作领域或是流派体现着当下的意识形态。由于社会新的审美意识和人们对艺术的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化,这就决定了画家们在创作意识、绘画题材、表现手段、技法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的时代特征,即我认为的“现代”意识。当代画家对前人的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有着特定时代意识的画作,并表达出画家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
  当代画家除了描绘当今社会生活外,还不同程度地描绘传统题材。一般而言,此类画家都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较深的研究,并致力于对传统工笔画技法的继承创新,他们的作品虽然展现的是古代的传统题材,但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已超越古代,赋予新朝代的意蕴,特别是对古代仕女画的工笔描绘,虽沿袭了传统人物的造型,但在神韵方面,则赋予健康、积极的现代女性风情,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色彩。如赵国经、王美芳在《闲情》等一系列古典人物画中对古文学中女性的工笔描绘。
  (一)博采众长(引西润中)的意识
  当代工笔画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表现形式、表现技法和表现意境等走向多元化。而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国画家博采众长,将西方艺术的平面构成形式和色彩构成的意识学习借鉴。习水彩、油画、版画等的技法;在中国笔墨的基础上,广泛地拓展了工笔画的用色技巧与颜料媒材(如通过外入外来新型颜料(如岩彩颜料)),高度重视色彩的造型与表现功能,从而充分展示色彩的魅力等等,使得工笔画在其原有的表现技法上得到充实和发展。
  在引西润中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西方艺术的平面构成形式和色彩构成的意识。从众多当代工笔画佳作来看,当代工笔画有着许多新形态,为了追求写形的精确性(传统特性中的“写实”)和再现外部世界生活景物的逼真(传统特性中的“形神一致”),比起传统工笔画中的形态而言,当代工笔画更注重视觉观念的真实和技法上的中西融合。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主要是线面造型,而西方绘画多强调体面造型,即在画面假设的三维空间,通过光线、透视、距离等因素来体现空间结构。当代工笔画依旧还是建立在线面造型上,但也巧妙地融合着西方绘画的这些技巧,形成创新的线描形体结构。而传统的工笔画一直以来都是以笔墨为主的,效果较单纯,从某一侧面而言会束缚人们多方面的情感的抒发和美的表达。其实色彩具有着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视觉效果,可拓展艺术的表现空间。在外国艺术和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当代工笔画注重色彩的运用,向欧美印象派、日本浮士绘及其他可能的绘画借鉴,采纳他人对色彩的运用,在立足于工笔画的传统基础和民族特色上,强化色彩的直观感染力,使画作具有视觉冲击力。
  从众多当代工笔画佳作来看,当代工笔画有着许多新形态,为了追求写形的精确性(传统特性中的“写实”)和再现外部世界生活景物的逼真(传统特性中的“形神一致”),比起传统工笔画中的形态而言,当代工笔画更注重视觉观念的真实和技法上的中西融合。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主要是线面造型,而西方绘画多强调体面造型,即在画面假设的三维空间,通过光线、透视、距离等因素来体现空间结构。当代工笔画依旧还是建立在线面造型上,但也巧妙地融合着西方绘画的这些技巧,形成创新的线描形体结构。在外国艺术和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当代工笔画注重色彩的运用,向欧美印象派、日本浮士绘及其他可能的绘画借鉴,采纳他人对色彩的运用,在立足于工笔画的传统基础和民族特色上,强化色彩的直观感染力,使画作具有视觉冲击力。
  五、结论
  总体而言,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有着其特定的时代环境和表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的。时刻都在进行着文化交流的情况下,对当今中国工笔画的发展现状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基于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本质上,我们应要扬长避短,取精华弃糟粕,明白中国工笔画应呈现出的“现代”意识,方能赋予工笔画一种“新生”,才能实现工笔画的可持续发展。
  当在对其现代意识的理解方面,并不能将传统精神与其对立起来,更不能将现代意识理解为“抛弃传统”“进而全盘西化”。这是不当的,脱离其绘画本质的。另外,也不能更多地追求表现技法的运用或是追求表现领域的“新潮”,而忽略了对其画作要传达的精神面貌和内涵,这将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并使画作显得匠气,而无生气。其实,表现领域仅为工笔画提供绘画客体,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也仅是一种表现手法,都还要从属于好的绘画理念和绘画主体的创作意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立意和内涵,再好的材料和技法也不能用。
  代工笔画创作主体群大都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有着良好的绘画功底,又熟知了中国传统的画史、画论、画学和掌握了传统工笔画的技法,在当代倡导艺术创作个性的时候,注重艺术实践探索,在画作中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悟,表达当代人的情感,体现当代人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敦文静. 当代新型工笔画的造型语言研究[M].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传统书籍装帧艺术的美感。主要从人的肉体感觉,精神感知以及人文关怀三大方面进行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了感官享受,更温润着人类的心理世界,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  关键词:装帧艺术;书籍设计;美感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哈特·约翰内斯·罗伯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年1
期刊
摘 要:中国插画历史上千年,文化积淀极其丰厚。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现代插画虽然符合这个“速食”时代的步调,却失了传统插画的韵味,欧美化、日韩化严重,我们要如何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风格的插画“名片”  关键词:插画;发展历程;文化传承  中国插画的历史闻名世界,是一部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它的形式内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随着朝代更迭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思想意识。插画是伴随着书籍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摘 要:教育模式完善的荷兰艺术博物馆为不同年龄的参观者提供艺术教育,并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基础教育。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小学生课堂内外的艺术教育模式,总结其成功之处,为我国艺术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荷兰艺术博物馆;艺术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教育  作为尼德兰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荷兰可谓盛产艺术家的国度,从“黄金时代”的伦勃朗、维米尔,到现代的梵?高、蒙德里安
期刊
一、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艺术院校在办学规模和生源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充, 据教育部2007年不完全统计,全国1683所高校中,80%以上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十年前设立艺术专业的院校不足百所,艺术学科已从小型学科发展为规模相对较大的热门学科。但是近些年,不可规避的事实证明,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质量的提升,反而,高等艺术院校成为艺术人才发展和社会人才
期刊
摘 要:我国当代的水彩画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格,上海水彩的特点是水色淋漓;广州水彩特点是厚实、气势磅礴;湖南水彩画特点是细腻;东北水彩画的特点是朴素、简洁;湖北水彩画的雅致。  关键词:地域性;融合  引言  学习水彩画已经将近四年,开始的时候对水彩不是很了解,所以常常因为盲目追求某一种感觉和刻意的临摹而陷于十分苦恼的状态,也因此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经过翻阅大量的书籍,看各种
期刊
一、传统图案和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图案,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是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源泉。现代的设计更多的是能够体现艺术与设计教育相结合,还必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搭建一个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和艺术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
期刊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发达,每当我们走进商场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享受商品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是否注意到这些商品的包装设计。优秀的包装设计是建立企业良好形象,体现企业先进文化,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出色的产品包装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在既考虑到现代人审美习惯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入体现浓郁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可以更快地达到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期刊
直译的网文,降低了原作“神格”?  逐渐覆盖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非洲等全球大部分区域的中国网文,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据《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增速为145%,海外市场规模达11.3亿元;用户规模增速160.4%,达8316.1万人。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仍将翻倍增长。  其中,一些热门题材不仅在国内经久不衰,还让许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设计类艺术院校中传统的、客观的色彩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开设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表现性色彩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拓展和延伸色彩的概念,同时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到首要位置,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做出一些针对色彩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性研究。  关键词:色彩教学改革;传统色彩;表现性色彩;创造性思维;学习热情  色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的研究来发现和整理新民族图形创造的方法,进而指导设计实践。用善的设计理论研究体系,为东北地区的设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理论。  关键词: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价值  一、东北地区新民族图形研究的文化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须汇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识别的需求,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寻找文化归属的外在动力。在视觉文化领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