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来讲,写作是件头痛的事,即使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很怕写作,这是为什么呢?我发现最大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怕自己写的文章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每个学生写作时都是很认真的,可以说学生写一篇文章是花了很大精力的。但偏偏老师的要求又很高,当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肯定时,他们就会失望、灰心、直到怕写作。二是嫌写作麻烦。虽然很多人都说“你想什么就写什么”、“你这么能说,还怕什么写作”等等,其实只是说说罢了。写作固然是记下你所想的或你所说的,但它和思考、说话到底有区别,思考和說话可以有跳跃性,能迅速地完成,但写作不行,它必须考虑语言的逻辑性,考虑结构的严密性。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大部分同学畏惧写作。把写作看成一种负担,写作水平越来越低,也就越畏惧写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是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取知识、认识事物的源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他写作水平的提高则是直线上升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以肯定为主,多表扬。每个学生的文章,只要是认真写的,都会有可取之处,所以我都给80分以上的高分,以资鼓励,稍好一点的,则在90分以上。在评语中,我都以表扬为主,尽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前后文注意呼应,过渡自然。甚至准确用了一个成语,一个句子用了修辞手法都成为我表扬的内容。
二、放低位置,委婉批评。一味的表扬时间一长学生会麻木,而且学生的文章中的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指出缺点也是必要的。对于批评,我讲究放低自己作为老师的位置,把自己放到与学生相等的水平面上指出缺点,并共同探讨修改的方法。我常用这样的话来指出他们的缺点:“这个词不是很准确,请换一个词;这里这样改,你看行不?有没有更好的改法?”这样,让学生觉得你尊重他的意见,自己也就回去想着如何修改。很多时候,学生修改的要比老师的好得多,在一次次这样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随之产生。
三、讲究“随意”。我发现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都很好,但课堂正式写命题作文时,水平就会降低。这是因为日记、随笔,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体裁、字数、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没有限制,学生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而作文则不同,老师规定了题目、体裁、字数以及写作时间,极像一次写作考试。因此,在各方面限制了创作思维。注意到这种情况后,我在作文课上增加了“随意”性,即只给出题目,体裁、字数、内容等不作要求。我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要求没有废话,短要求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同时在写之前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写,并让大家展开讨论如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动笔前心中就有了底,同时讨论也开阔学生的思维。比如一次我出了题为《给xx的一封信》的作文,这是很旧的题目,想写好并不太难,但要想写得与众不同却很难。于是我问他们,这个题目里可发挥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都说是题目中的“xx”。我很高兴地肯定他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且鼓励他们围绕“xx”展开讨论。一开始,大家都说给爸爸、妈妈、同学等熟悉的人写。经过启发后,大家认为还可以给民警、清洁工人写。再启发,有的同学大胆地说给联合国主席写,和他谈谈世界和平问题;有的说给“克隆”博士写信,和他谈谈“克隆”技术的好坏;有的说给外星人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一下地球;还有人说给他死了的小狗写一封信,告诉它很怀念和它相处的日子等等。这时我再要求大家动笔写作,可谓是水到渠成。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是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取知识、认识事物的源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他写作水平的提高则是直线上升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以肯定为主,多表扬。每个学生的文章,只要是认真写的,都会有可取之处,所以我都给80分以上的高分,以资鼓励,稍好一点的,则在90分以上。在评语中,我都以表扬为主,尽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前后文注意呼应,过渡自然。甚至准确用了一个成语,一个句子用了修辞手法都成为我表扬的内容。
二、放低位置,委婉批评。一味的表扬时间一长学生会麻木,而且学生的文章中的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指出缺点也是必要的。对于批评,我讲究放低自己作为老师的位置,把自己放到与学生相等的水平面上指出缺点,并共同探讨修改的方法。我常用这样的话来指出他们的缺点:“这个词不是很准确,请换一个词;这里这样改,你看行不?有没有更好的改法?”这样,让学生觉得你尊重他的意见,自己也就回去想着如何修改。很多时候,学生修改的要比老师的好得多,在一次次这样的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随之产生。
三、讲究“随意”。我发现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都很好,但课堂正式写命题作文时,水平就会降低。这是因为日记、随笔,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体裁、字数、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没有限制,学生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而作文则不同,老师规定了题目、体裁、字数以及写作时间,极像一次写作考试。因此,在各方面限制了创作思维。注意到这种情况后,我在作文课上增加了“随意”性,即只给出题目,体裁、字数、内容等不作要求。我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要求没有废话,短要求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同时在写之前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写,并让大家展开讨论如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动笔前心中就有了底,同时讨论也开阔学生的思维。比如一次我出了题为《给xx的一封信》的作文,这是很旧的题目,想写好并不太难,但要想写得与众不同却很难。于是我问他们,这个题目里可发挥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都说是题目中的“xx”。我很高兴地肯定他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且鼓励他们围绕“xx”展开讨论。一开始,大家都说给爸爸、妈妈、同学等熟悉的人写。经过启发后,大家认为还可以给民警、清洁工人写。再启发,有的同学大胆地说给联合国主席写,和他谈谈世界和平问题;有的说给“克隆”博士写信,和他谈谈“克隆”技术的好坏;有的说给外星人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一下地球;还有人说给他死了的小狗写一封信,告诉它很怀念和它相处的日子等等。这时我再要求大家动笔写作,可谓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