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此类研究生培养定位的认识不够明确,为此,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对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提高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专业学位培养评价体系等,为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理工科;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1)04-0106-04
  [收稿日期在] 2010-10-27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校基金项目(YJ-B0808)
  [作者简介] 胡松青(1967-),男,湖北松滋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由来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研究生教育开始有较大的发展。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了缓解高校师资紧张、科研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学位建立之初,中国主要设置了学术型学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人才市场需求向多元化转变,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的复杂化驱使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长。由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便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国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中国设立时间较短,人们往往对此类研究生培养定位的认识不够明确,从而易造成培养质量下降。因此,有必要明确两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术型学位是以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的学位,主要培养科研人员和学术专家;而专业型学位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职业方向的学位,主要为社会培养高层次讲求技术创新与开发研究能力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23。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除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高校学术型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相对完善,而专业型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探讨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措施,对提高理工科研究生整体的培养质量及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中国从2009年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纳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范畴,其发展时间短,培养目标不明确,并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培养体系的混乱,一定程度上造成其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双弱”[2]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快速增长,当今世界对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职业的技术含量及专业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的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实际应用的工作部门,而以往一直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正是致力于对中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缓和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中国的学位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学位类型单一;二是硕士学位偏重于学术性。由此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质量的评估标准等与学术性学位“雷同”,不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中国目前的学位制度来看,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的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并行发展的学位体系。但是,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大部分是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应届生的比例偏小,不利于充分发挥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以应届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不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使高校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需求。
  (三)促进中国研究生教育与世界接轨
  19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借鉴欧洲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代表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先进水平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变革,其培养方式和培养规模不断向多样化发展,各专业学位与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专业学位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中国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学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体系,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促使中国研究生教育与世界接轨。
  三、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为研究生提供所需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强调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创新知识和探索新领域的高级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点体现其基础性、复合性和职业性,涵盖范围较广,并且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24。
  1.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
  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例,该专业材料腐蚀与防护培养方向的学生需要充分掌握以下腐蚀类课程:腐蚀和腐蚀控制原理、腐蚀试验方法及监控技术、工程材料及其耐蚀性、防腐蚀涂料与涂装、表面工程技术和缓蚀剂、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等。其中,腐蚀和腐蚀控制原理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浓缩了工程上遇到的所有腐蚀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腐蚀原理的认知。其他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相对紧密,主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腐蚀造成的因素、提出解决实际腐蚀问题的能力。这些课程的设立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2.建立符合专业人员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专业资格的重要性。劳动人事部门陆续推出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注册等制度。因而,加强高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挂钩,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同时,也对加强中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某一职业的需求,必须围绕“职业发展”构建职业所需的知识系统,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来制定培养方案,加强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并将所学新知识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去,以提高其实践技能。
  3.重视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比一般的职业对特定知识、技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特定职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而,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应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更多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使专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自律性和忘我的职业精神。比如,在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经济、管理、市场、安全、法律、环境类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做人做事”的能力、准则,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1.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规范教师招聘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学校应本着“选贤”的原则进行招聘,消除主观影响因素。同时,学校也可聘请企业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指导教学工作。其次,对于未实行招聘制度之前进入学校的教师,应加强培训力度,将理论知识不足的教师送到高一级院校进修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对于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应将其选派到企业挂职锻炼[3]。再次,教师升迁应与其实际能力挂钩,并规定基本的硬性指标,保证升迁的公平性。
  2.双向导师负责制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科学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深入,交叉性和边缘化学科逐步发展,而且创新性成果通常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因此,仅靠导师一人指导各种类型的研究生就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保证培养出工程创新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不同领域的双向导师组[1]24。校内导师虽然一般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指导经验,但对企业中各部门的特殊背景和实际问题并非十分熟悉,所以他们主要负责学术指导;而校外导师长期从事本单位的实践工作,对本部门的技术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主要负责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实行双向导师制度,发挥不同导师的优势,就能够更加全面地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应用能力。
  3.注重师生交流
  中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最直接的交流对象,导师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学术见解必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4]。由于研究生扩招,一个导师带十多个研究生的现象并不罕见,加之学术地位的提高和科研项目的增多,使研究生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导师对研究生教育和指导的脱节,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为此,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和科研中,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创建和谐、良好的培养环境。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
  培养一个高素质的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关键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部分高校提出了“缩短必修课时间,强化能力训练”的改革措施[5],来强化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一直以来,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科生,实验室环境、硬件设置、软件安装都按照本科生的教学要求进行布置和安排。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与本科生共用实验室的矛盾日益突出,给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带来了不便,为此,有必要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
  2.建立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要巩固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建设实验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但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按照书本提供的实验方法按部就班操作,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6];另一方面,学校的优质科研条件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系统和全面,严重制约理学、工学等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学校应组织各院系相关人员编写适应学科发展和满足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且实现相关学科之间的有机配合,建立研究生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强化研究生实践技能训练。
  3.建立“产学研校内外联合实践基地”
  随着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的提高,学校除了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和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外,还应组织人力物力建立“产学研校内外联合实践基地”,使学生服务于公司、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产学研校内外联合实践基地可结合校企双方资源优势,营造创新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高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
  (四)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在培养评价体系中,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主要偏重于学术的需求,而对实践应用能力的量化监控和评价则较少,制约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以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为依据建立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加强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能够科学地评价其教学效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全日制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以社会和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标准
  培养评价体系的制定取决于质量观的选择和确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应以培养目标所要达到的结果为依据。为了达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摒弃传统的以学术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观,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等社会力量对人才的评估标准,逐步建立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研究生质量观。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质量评价和标准可以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快地和社会衔接起来,使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进入良性循环[7]。
  2.学位论文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尽管属于同一层次,但两者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有本质的区别。其中学术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而专业学位论文不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体现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此外,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数据采集准确,论证严密,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并能为实践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全日制理工科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重视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结合。
  总之,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适应了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高校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使研究生充分感受社会,找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将掌握的知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并为国家输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导师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增进交流,为培养高质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打下基础。此外,构建以社会和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标准,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快地和社会衔接起来,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校、导师和研究生更快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胡玲琳.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4).
  [2] 宋彦波,彭小奇,周萍.中美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4):89.
  [3] 张成山. 增强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26):81.
  [4] 柳礼泉,张洪明.导师的人格魅力:研究生不可或缺的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8(7):23-25.
  [5] 耿鸣. 专用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6):264-266.
  [6] 张乐勇,殷述广. 工科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24):138-139.
  [7] 杨宁.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21-22.
  [责任编辑:赵 玲]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ng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HU Songqing, ZHANG Jun, GUO Wenyue, YAN Youguo
  (College of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61, China)
  
  Abstract: As the post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developed late,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on was not clea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the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 of the post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for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we can proce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djusting the course settings, optimizing the teachers troop,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and establishing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ect. This could lay a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more application-oriented, capable and high-level talents.
  Key wor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s; postgraduate
其他文献
【正】价值问题,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广泛实用的现实问题,而且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我们国家,特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不论是
理工科院校社科版学报在引领和推动所在学校主干学科发展、促进文理渗透、进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当前理工科院校社科版学报大都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低、所在学校重
[摘要]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刘易斯的经典文献为基础,探析其原生思想,是批判继承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从理论的前提假设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去把握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可以发现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采用市场与非市场经济并存的二元性结构的古典假设,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古典模型。  [关键词]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古典假设;古典模型  [中图
[摘 要]作为大学评价的形式之一,大学排名与大学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学排名对于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服务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联系功能,并发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引导社会教育投资流向、促进高校国际化的作用。大学排名要很好地发挥这些功能与作用,必须从理论上对“谁来排”、“为何排”、“为谁排”等大学排名的实质问题做出恰当回答。  [关键词]大学排名;大学评价;大学排名的功能;大学排名的作
民意与对策──当前农村工作情况调查中共合阳县人民政府党组经历了14年以市场为取向的风风雨雨后,我们党总结中外经济发展,特别是本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又一次集全党和全国人民
本文主要为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对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园路设计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指出大学校园景观园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问题所在;从多个角度解析我
【正】中国的经济改革,经过一次次痛苦的循环往复,终于冲出了经院理论和教条信仰束缚的怪圈,勇敢诚实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
行政诉讼法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目前,人民民主法治观念日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日益普及,不适用调解的理由在今天已经站不住脚。家长制模式下的维护人
为了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应了解高等师范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然后,根据她的历史使命确定其素质要求和实现素质要求的有效途径。一、高等师范教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中的青年教职工比例迅速增加,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对实现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青年教职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