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贫富分化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d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竞争与贫富分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不正当竞争和竞争限制导致我国贫富差急速拉大的直接原因。惟有严格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坚决消除各类非效率的、不必要的竞争限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民收入的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可能避免竞争带来的贫富分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中国化,虽然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同,但生产力问题却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理论主线。围绕生产力,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问题:围绕生产力,邓小平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如何长期执政的问题。
计划经济模式曾有三个理由:一是在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孕育、产生新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前无古人的创造;二是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惟一途经;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产品经济。事实上,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是割断人类文明的创造;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可能改变经济危机的历史状况,产品经济是遥远未来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是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
中国“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层的政治、社会、经济、现实和历史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等二元体制进行重大改革。
美国试图通过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重建来推行其国家战略,实现其国家利益。然而,在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先发制人”的反恐、反扩战略大受质疑,“民主移植”战略效果不佳,石油霸权战略阻力重重,单边主义战略不得人心,国际战略地位严重受损。伊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利益得之少,失之多。美国在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相对化。
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和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命题。命题指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有机统一中的关键环节,指出了党的领导起决定性作用。
20世纪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突出地表现为联合国的建立及联合国与美国的关系。尽管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相当有限,但其权威性越来越普遍和有效。当今世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不能象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那样一统天下。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趋于增大。推动国际秩序变迁的深层动力是民族解放运动、多极化、和平与发展、全球化等世界潮流。中国是世界潮流发展和国际秩序变迁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世界潮流发展和国际秩序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它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积极作用将越来越有分量。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人的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是人生存发展的现实法则;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是人利用自然界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援用文献法和比较法,首先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源泉;其次,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进行具体研究,从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比较了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发展,归纳了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后的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既有一贯性又有发展和创新,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研究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对新阶段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探索其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基本涵义及其建设意义、战略地位、重要特点、根本目标、正确方向、运行原则和动力机制等系统结构要素。加强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系统研究和探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政党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政党国际组织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了参与并影响当代国际政治的政党外交平台和国际活动舞台。它最初是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产物,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推动它在冷战结束以后不断发展。它模糊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界限,日益关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它作为新世纪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作用会不断增强,影响会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