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院的人文特质对当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o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宋代书院是众多时代中发展最为成熟、体系最为完整的书院代表,在其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藏书方面上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特质,本文通过对宋代书院人文性的分析,挖掘出对当今语文学科有一定启示的部分:增设经典文本解读课程,增加文言文的选篇、建构诗情画意的教学方式、扩展课外阅读等。
  关键词: 宋代书院;人文特质;小学语文
  宋代书院教育是封建社会教育系统发展的成熟阶段,完整的体系、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
  一、 宋代书院的人文性
  人文性一般是指对人自身的完善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自由、情操、品德、信念和价值观等。著名学者、特级教师于漪把人文性的内涵概括为八个方面:知、情、意、性格、人格、情感、意志、心理品质。现查阅有关宋代书院的文献,发现宋代书院的人文特质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宋代书院课程设置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理念
  1. 道德教育类
  道德教育是宋代书院教育比较关注的内容,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授儒家经典著作,尤其是以朱子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的著作,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作为基本价值标准。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他认为讲学应有一定的秩序,“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孟子》《中庸》。”他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地位。因此,《四书》《五经》是生徒学习儒家经典的必修课目,里面蕴藏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学生个体扩宽道德知识,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
  2. 文史类
  诗文是书院课程设置中仅次于儒家经典的另一内容,儒学知识分子特别注重自身文学修养,因此,《诗经》三百篇、屈原的《楚辞》也都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目,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理解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宋代书院也重视历史类书籍的学习,宋代书院将《左传》《公羊传》《史记》《战国策》也纳入课程体系。史事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味阅读,书院教师只对史事做提要式解读和点评,让学生自己从史书中感受到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传递“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的史学精神。
  (二) 宋代书院的教学环境体现了高雅的人文情致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书院的选址上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宋代书院的选址大都位于风景优美僻静的山水之间,学生在课余时间,结伴同游于山水之间,吟咏谈颂,品文论诗,在大自然中感受文字之美、体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正式这种方式,学生在美丽、幽静的环境中自己的文學底蕴和文化情怀得到升华。
  (三) 丰富的藏书用于自由研习,展现了博雅的人文涵养
  朱熹接管白鹿洞书院之后便展开了四处整集图书的活动——“今者本军鼎新建立,教养生徒,渐有伦绪。又承本路诸司及四方贤士大夫,发到文籍收藏,应副学者看读。”书院藏书是坚持一种开放性理念,它不仅服务书院的老师生徒,还对社会上广大学子开放,形成学术流通的学习氛围。全国各地学子聚集在书院中,自由地讨论切磋,书院的藏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阅读,正是这种开放的氛围,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不仅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又塑造了学生博雅的气质。
  二、 宋代书院教育的人文性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一) 增加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课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了中国历代以来的优秀社会文化、更能教会我们传统的道德和礼仪之学。因此应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语文课程体系的辅助,如:古诗品读讲解课,或者对四书五经之道、经典文化等课程进行开发、讲解。学生可以从《诗经》中理解千百年前的社会风土民情,学生还可以从《论语》《孟子》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开设这样的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地理解中国文学,而不是就单一的语文教材来学习。
  (二) 构建诗情画意的授课方式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师不仅要教课文,更是教语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陶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宋代书院就非常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子在吟诵唐诗宋词之中品悟情感美和诗词的韵律美,书院教师常带学生在山水之间、于煮茶观景之间领略自然的美丽与古人的浪漫情怀。
  现代校园的封闭式教学,孩子的美学思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往往被禁锢于“围墙”之中,笔者认为,在学校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多地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在田园之间、自然之中生发孩子对美的追求和喜爱。或者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因课制宜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在诗词课堂上,播放优美的配乐,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中感受诗词的意蕴。
  (三) 加强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宋代书院学生有很多自由时间去自由选读文本、自己品读感悟其中的道理。我们倡导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除了汲取教材内容,还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在学习时间之余选择感兴趣的读物进行阅读,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等。通过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博雅气质,在知识的海洋中,学生的人文修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提升。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发展成熟的教育系统,其典型的人文特质给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应该汲取有利的营养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扩充更多的实现通道。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大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纲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3]李梦阳.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79.
  作者简介: 常婷,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伴随着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小学科学教育已然成为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重视起来,并且加快发展步伐。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态度、精神与探究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正确引导,也是一项推动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现有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它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去了解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要方针、政策,去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时政热点教学是政治学科的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开展时政热点教学这一话题,从时政热点教学的依据、意义和方法三个层面阐述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尝试与感悟。  关键词: 时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建设问题日趋显现,笔者以工作实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然后对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比如图书馆建设技术水平欠缺、图书馆管理水平低、图书管理队伍素质较低等,这些都对图书管理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问题的措施,希望为该工作顺利开展而提供一己之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解决措施;
摘 要: 语言是人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符号系统,脱离了语境来研究语言,或者说纯粹的结构研究,是很难全面解释各种语言现象的。由此,语用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发话人利用语言及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以及听话人对发话人所说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关键词: 语用学;言语行为;会话含义;指示语;话语结构  语义学和语用学都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区别在于,语义学语
摘 要: 会计专业在中职学校中已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文化基础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把会计专业学好,达到初、中级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Excel引入中职学校的财会类课程教学中发挥其直观、简单、高效、实用的优势成为较好选择。特别是Excel由于普及广、功能强、易学好用,在教学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从而达到学生将来将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实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学形式较单一的影响,有学生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制约,有学生产生“厌写”“怕写”的心理等。要消除这些不利的教学因素,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写作表达方式、评价交流方式,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张扬他们的写作个性,提升他们的写作获得感,变“厌学”“厌写”为“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