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楼藏珍·何澄及其子女捐赠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unicom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澄(1880—1946),原名何厚倜,字亚农,先号“两渡村人”,后号“灌木楼主人”,“真山”,“真山老人”,为清代科举世族灵石两渡何氏第15代世孙,是近代第一个自费留学日本的山西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成功后隐身而退,从事实业救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其任校董的苏州振华女校培养出费孝通、杨绛等一批杰出人才,所育八子女全部为科学界精英。同时,何澄还是民国时期享誉华夏的大鉴藏家。
  何澄的鉴藏,一方面是得其曾祖何道生之旧物传承,如馆藏罗聘《兰花图》册,一方面是不惜重金多方搜集,如馆藏《王鍪草书七律》轴,其裱边题跋云:“庚成秋在京师海王邨肆见此帧,亟购得之。”另一方面,还得益于与张大干、张善孖、吴湖帆、叶恭绰、陈半丁、彭恭甫等书画名家的交往情笃,互有交流及馈赠,如馆藏叶恭绰赠予何澄之《傅山傅眉父子手书诗词册》、张大千贺何澄1934年新年所作《春酒松竹梅图》、张善孖贺何澄1935年新岁所作《开岁百福图》等,即是彼此友谊之见证。
  何澄的鉴藏,其藏品既广且杂,自商代而民国,少有断代。种类涵盖书画、文玩、印章、铜器、瓷器、陶器、碑拓,工艺品等,而以古书画、文房雅物、古印章最为佳善。
  所藏古书画以明清两代居多,明以前书画数量虽少,但件件精品,如馆藏《宋人消夏图》、元钱良右书《吴仲仁与诸文士吴中唱和诗》卷、元《赵孟頫临兰亭》册等。其所藏明清书画作品可谓大观,汇集有沈周、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王铎、傅山、陈洪绶、郑元勋等众多书画大家之精品,画作题材山水、人物、花鸟等俱全,书作隶、行、楷、草兼具。
  何澄所藏文房雅物颇丰、尤以香墨数量为多,品质为最,如馆藏明“方于鲁鞶鉴图墨”,清“曹素功德酬铜柱墨”等,既稀且精。
  1937年11月,何澄在避难前,将个人所藏一批古物置匿于“两渡书屋”浴室上方阁楼内,并将私藏72枚印章及部分印材置一青花瓷罐内埋藏在“灌木楼”前假山之上。1946年,何澄因脑血栓逝于北京,这两批生前宝藏竟成轶闻,直至1955年,苏州南园饭店对“灵石何寓”整修时,这批文物才重新为世人所见。当时,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闻讯派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并接管了这批文物,并立即与何澄的子女们取得了联系,最后何澄的八位子女一致决定将这批文物捐赠给国家。鉴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以何澄八位子女中的何泽瑛的名义捐给苏州博物馆
  时下政治开明,盛世太平,经何澄后人商议以何澄及其子女的名义出现,倒也记录和反映了这一段历史。
  在苏州博物馆所有捐赠者中,何澄及其子女捐赠的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罕有其匹,共计1374件。这批文物是何澄先生一件件积累下来的历史珍品,是何澄及子女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脉络,是一次次岁月沧桑和战火洗礼之后的宝贵财富。苏州博物馆此次遴选何澄及其子女捐赠文物之精品汇为展览,是为感谢他们爱护文物之崇高精神,回馈他们关怀文化事业之伟大热情,并进一步利用和展现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灿烂的历史文化。
其他文献
老字号华丽转身,新珠宝惊艳亮相。  3月,老凤祥的极品珠宝在香港国际珠宝展的“金彩”亮相,引来业内外赞誉连连,其中一串高翠高色极品翡翠项链和一个手镯更是价值高达亿元。在“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之际,这些在香港珠宝展“惊艳之作”中的一部分,  在位于豫园地区老凤祥旗舰店的“第20届老凤祥上海首饰博览会——2011高端翠钻珠宝展”上精彩亮相,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场唯美、璀璨、奢华的视觉盛宴。此外,“老凤祥
期刊
回鹘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回鹘一族,自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至近现代,名称极多。如北魏之袁纥,唐初之回纥,晚唐五代宋之回鹘,元明之畏吾尔,清代被称为回等等,直到近现代统一名称为维吾尔。  对这一支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服饰的研究,在众多名称中,“回鹘”使用时间较长,故常用“回鹘”指称。  回鹘简史  唐天宝初年(公元745年),回纥汗国建立,至公元840年汗国崩溃。一个多世纪里,与唐关系密切,助
期刊
本文以苏州传统剧装业开发影视服饰为例,说明视困境为契机,积极搭建平台,培育新的增长点;突破框框,改良打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汇贯通;稳定和培养行当承继者,保护和发展传统,乃当今传统手工艺求生延续之道。  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行头”,历来是戏剧演员演绎历史春秋、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靠。然而,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剧装戏具业因戏曲遭受冷落而衰萎,面临生存危机。困境中如何改变思维定势,培育新的增长
期刊
上海浦江旅游已成为上海城市名片,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游船设计经历多次升级换代后,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美学特征。一些游船外观和内饰在强调独特性和地域文化基础时上进行了美学创新设计,使其呈现出一道独特的都市水上风景线。本文通过伍艘船长系列游船设计案例,分析总结了都市游船外观和内饰设计美学创新的要点和难点。  2010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上海滨水旅游发展新航程,开幕式上浦江两岸的璀璨美景让世界惊艳不已,浦江
期刊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5日-6月23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本届电影节唯一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唯一珠宝首饰指定品牌,老凤祥将“高端珠宝首饰艺术作品展”办在了电影节开、闭幕式的现场——上海文化广场,许多明星和观众在领略电影艺术的同时也欣赏到了首饰艺术的魅力;老凤祥的高层领导和部分设计师们与数百中外明星同台、精彩亮相干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的上海电影节开、闭幕式红毯;老凤祥的高端璀璨珠宝闪亮在红毯
期刊
中国艺术推崇对婴儿活力的恢复,对生命童稚的归回,童趣与童心则是一份心性的舒展。童趣,意味着一种本真、淳朴、烂漫、无所挂碍的生活意趣,它包括对周遭生活的细腻体验与回味;而童心,即是一份对生命本性回归的孩童之心,同样也是平定生活中拥有的智慧,与去除规矩之后得到的天和。所谓“不失赤子之心”,则是稚拙中的可爱,平和中的洒脱。女性陶瓷艺术家李磊颖,在她的个人作品中表现了一份童趣的本真与童心的回归。这份趣味与
期刊
今年五一节前夕,上海工艺美术杂志“走进福建”栏目走访了福建华昌珠宝有限公司,在福建莆田作者被华昌蓬勃向上的气氛所感动。华昌珠宝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批发、零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珠宝首饰集团化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有九家分公司,六家工厂,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第二批“中华老字号”;201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被认定为福建省级企业技
期刊
寿山石是我国的“四大国石”之一,近年来更被誉为“国石”之首。寿山石的美在于温润的质地、瑰丽的色彩和变幻的斑纹。从宋代起用于明器,到明代文人用来镌刻印章;从杨玉璇的圆雕、周尚均的博古到林清卿的薄意;寿山石雕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文化。而伴随五千年茶文化而诞生的茶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茶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艺术的体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涉足石雕,对于寿山石
期刊
纸艺在中国还属于探索中的事物,对各种纸质的性能、进入设计后引起的形态、功能、语言特点乃至手段变化等都是探索的重要内容,探索而实现各种可能性是过程中的灵魂,虽然最终的作品可能呈现了精彩,而作为探索者感受到真正精彩的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事物在我们的思维中常会形成各种既定的联系,这种既定的联系能发展成为宝贵的经验,但是这样的经验一旦在思维中固化后人的作为就可能是沿着熟练和精到的轨迹发展。作为事物发展
期刊
“起初 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创世记1:27-28  开首语出自《圣经》的创世记,讲明了神创造世间万物,并与拥有自己形象的被造物人类之间的关系。神是创造的那一位,而人类却是被创造出来接受上帝祝福,得以治理万物有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