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的通知等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22届,在广大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促进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品牌活动。“教海探航”征文活动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研究,2011年将举办第23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并定于2011年11月在吴江市进行征文颁奖活动。此次活动以“研究苏派教学,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发动、组织本地区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积极参加征文活动。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细则
  
  一、征文主题
  研究苏派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二、参赛对象
  1 教学征文系列:40周岁以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2 管理征文系列:小学教育工作者(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 本次征文活动设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
  2 本次征文活动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特别贡献奖”等奖项。
  
  四、征文要求
  1 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 篇幅在2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 电脑A4纸打印。
  
  五、报名方式
  1 本次征文活动可由个人报名参加,也可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集体组织。
  2 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请将相关文件转发至《江苏教育》编辑部)。
  3 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由有关部门与《江苏·教育》编辑部联合组织地区一级的初赛,并可优先参加“先进集体奖”的评选。
  4 对于集体组织报名参赛的学校,可优先参加“优秀团队奖”的评选。
  5 本次征文截止时间为2011年7月20日。
  6 征文请用挂号或特快专递寄至: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江苏教育》编辑部,邮编:210036。并请在信封上注明:23届“教海探航”征文。
  7 联系人:王伟(025-86275608);
  朱从卫(025-86275612)。
  
  六、注意事项
  1 按要求逐項填写《“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分别刊登在《江苏教育》2011年4月教育管理版和小学教学版上),并加盖单位公章,证明为本人所作。
  2 无参赛表或复印、自制参赛表的论文均视为无效论文,不予参赛。
  3 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加评选;在评选结果揭晓前,不得将参赛论文向其他报刊投寄或参加其他征文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4 获奖论文如确认有抄袭行为,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并向相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
  5 本次征文不收报名(参赛)费等任何费用。
  6 所有获奖论文版权归《江苏教育》编辑部所有。
  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组委会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龙应台曾用一个比喻来讲文学,对我们很有启发:假想有一个湖,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用手去摸,能感觉到它凹凸质地,这是理性的“现实”世界。此外还有另外一个“空”的世界不被注意,那就是湖水里的倒影。“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我引用龙应台的话,是想表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只知道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白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是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站在中央的是自由而高贵的儿童。与这些儿童美丽相遇的,有校园内那“生命的林子”,有教师这优雅的“长大的儿童”,有契合生命成长的“私人订制”课程,有促进心灵转向的仪式活动……  流动其间的是童心野趣的游戏精神。或是雪地撒欢的自然邀请,或是一亩花田的探究体验,或是拼音风铃的课程召唤,或是智趣迭生的爱学课堂,或是个人展演的梦想启航……  指向未来的是美丽
“东南人士,莫与常俦,惟武阳屈指首。龙城声望,炳焉千秋,与东林并不朽……”这说的就是百年名校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她的前身是明隆庆六年(1572年)创建的龙城书院,1902年创办小学。局前街小学的发展,似一幅美丽画卷,镶嵌在常州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土地上。百年局小,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执着昂扬的气势,在常州教育史上谱写了如歌的百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更加关注内涵发展,逐步开始了由
【设计理念】  一直很喜欢听故事,因为记忆中的童年因故事而多了几许快乐与希冀。也觉得自己算是会讲故事的,常常能讲得孩子的表情跟着情节的变换而变化。但就是觉得自己教不好故事,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总觉得故事大多浅近易懂,学生一读就明白,没什么好教的;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大多有“复述课文”或“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课堂上即使花了一定的时间,也很不容易达成;三是从教学方式来看,受故事情
当今,中国教师不可能不知道陶行知,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陶行知。我做老师十多年,愈发有一种感觉:不读陶行知,不学陶行知,如何做教师?但是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只为一大事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片言只语式地走近陶行知,无疑会造成我们对陶行知的理解的片面。  1915年9月,24岁的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修习博士课程,1917年回国应
2009年新年伊始,江苏省教育厅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召开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斌泰教育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出版座谈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代表省政府莅临会议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全省十三大市教育局局长和部分高校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并对《文集》的出版一致表示充分的肯定。现场与会者的热烈反响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之一,不由地回想起自己阅读和编辑《文集
教育局准备出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评估考核方案,召开座谈会,征求校长意见,省内知名的陈校长和分管教学的杨局长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陈校长对教育局规定每所学校每年必须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提出异议,认为举办这些节只是形式,并不一定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学校组织开展哪些具体的活动,应该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应由教育局作硬性规定,不然还要我们校长做什么?学校又如何办出个性?……  
依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现代学校课程一个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和经验相分离,即教育不是生活,学校所要求儿童接纳的知识成为突兀于其生活之外的一部分,故而唤不起儿童学习的兴趣。由此说来,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区域不是课程知识体系本身,而是课程向儿童的呈现方式,是否带有浓郁的活动性、实践性,从而引起儿童的广泛参与;是否是从生活中来,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进而使儿童获得成长的综合素养。  《周礼》云
主持人语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些误区,如将校本课程作为办学的一种点缀,在构建校本课程中或跟风而动,或纯粹为研究而研究等,这都极大地削弱了校本课程的实际意义和其“补充”国家、地方课程的功能。为此,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确立了“一切为了成全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在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同时,立足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充分尊重
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是沪浙苏三地教育报刊(总)社共同发起的一项公益性、专业性教育论坛。“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2008·话题征集”启事分别刊布于《上海教育》、《江苏教育》、《教师周刊》及相关网站,征集活动自2007年8月开始至9月结束.共收到应征话题445个,其中来自上海市的话题13个,来自江苏省的话题91个,来自浙江省的话题283个,来自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安徽、甘肃、新疆、北京等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