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定义 优化解题过程

来源 :高中数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一、由一题高考题引发的思考例 1 已知直线l1 和l2 夹角的平分线为y =x ,如果l1 的方程是ax +by+c =0 (ab0 ) ,那么l2 的方程是 (   )(A)bx +ay +c=0(B)ax-by+c =0(C)bx+a
2015年6~12月,在多伦县小王力沟发掘了两座大型辽代贵族墓葬。M2出土大量精美随葬品,瓷器多用金银包饰。保存完整的墓志对研究辽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墓主人为辽圣宗贵
借古讽今的笔法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屈原的《离骚》,希望通过列举兴国的尧舜和亡国的桀纣唤醒楚王,把楚国建成强大的国家。汉赋也常常虚构人和事,借助以前的人和事达到“劝百而讽一”的目的。晋代左思及其后的咏史诗,都常借史实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诗、赋、词、曲、散文、小说、剧本,也时而用借古讽今的笔法来针砭时弊。  “借古讽今”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大体有两方面:1.封建统治者兴“文字狱”。清朝龚自珍《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