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鉴于此,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笔者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认真总结,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现简述如下,与同行共斟酌.
  一、 通过“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的生动展示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对于化学产生由衷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教师开展化学教学,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要想引导学生对于化学产生由衷的热爱,应让学生明白,“化学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教师为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承认这一点,可以适当地借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向学生展示绽放的烟花、神奇的布料、精美的陶瓷、五彩的颜色、诱人的美酒乃至于日常使用的纸张,以及学生一日三餐所利用的火等,以增强化学作用的直观性,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人类更加强大,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世界更加美好,随着现代社会的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化学.当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对于化学的重要作用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态度,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理念,使学生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化学确实可以使世界更加美好,但是,要想正确地利用化学,必须学好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的生动展示,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满腔热情与兴趣,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蕴含于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则可以有效地激发中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认真思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通过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吸入空气当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之间在二氧化碳含量、氧气含量和水蒸气含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存在着差异.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何收集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如何判断容器已经集满气体?收集好的气体应如何放置?……二氧化碳的特性是什么?氧气的特性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以证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何设计实验以验证水蒸气的变化情况?……”,然后带领学生准备实验用品,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讨论和分析实验现象,使得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愉快情绪中认真参与化学实验.为了帮助学生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化学实践操作,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化学实验操作过程的演示视频,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不足,提出自我改进意见,总结经验,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认真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化学实验操作,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利用“化学对于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科学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素养的提高,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文字所限,积极拓展教学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在教授化学知识,传授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燃烧和灭火”这一化学知识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火灾报道的新闻视频,使学生从触目惊心的灾难画面中不禁自发地生出“如何避免灾难以及如何有效自救和施救”的疑问,并由此激发强烈的探究意识,教师再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亲自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实践,并适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完成实验报告,以得出最终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大胆想象:“假设就在这间教室,当学生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做才能安全逃生?……根据灭火的原理推理一下,灭火措施可以有哪些?”以激发学生高度的探究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学生防火、逃生、救灾的科学素养的教育.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圆满完成化学教学任务提供了前提.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开展高效率的课堂教育,即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守华,谭持恒.化学的黄金时代[J]. 化学通报,1998(7).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 (224050)]
其他文献
最沉重的思考,是对如何做人的思考,因为做人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谁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精炼、简约和高瞻远瞩的方式,谁就能获得轻松。  有些人艰难地走着往下走去的路,并不因为前景灿烂,而只是为了对得起过去走过的路。  真正的人,是在权力、地位、名誉、金钱、财产等堆砌的基座塌倒之后,他仍在站着,只有朋友不肯离去。  敢死,固然精神可贵;敢活有时比敢死更可贵。  官能给民一个明白,民就能给官一个
老师让我们在家里当两周见习“小掌柜”。当天,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起初不同意,后来在我的央求下,才被迫交给我“大权”。  掌柜的确不好当呀!不但要管财理账,而且还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有时也要炒菜做饭。当然喽,后两条我可以做到,只是头一条,我毫无办法。我想:我在学校是班长,不能打这个退堂鼓。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我就公布了一周的生活费预算情况,拿100元作为一周的生活费用。100元似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