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对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室重构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室重构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治疗,比较患者用药前后的心室重构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LVESD、LVEDD、LVESV、LVEDV均有所改善,小于治疗前,LVESD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PRA、AngⅡ水平低于治疗前,ALD水平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NE、E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心室重构;内分泌激素
  【中图分类号】R587.1;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1-81-03
  研究表明,糖尿病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由此导致心肌梗死。临床上发现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较心肌梗死非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旨于探讨在β-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室重构和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2.3±7.2)岁,病程2~8年,平均(4.7±2.4)年。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病史这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位于前壁10例,下壁13例,其他部位13例。排除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与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1.2给药方法
  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酶一调整血脂与降糖治疗,再给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50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32025390)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片,25mg,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31022816)联合治疗,倍他乐克一般一次50~100mg,一日2次;卡托普利片初剂量25mg,一日3次,剂量增至50mg,一日3次后,宜连服2周观察疗效。一般50~100mg,一日3次,治疗疗程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与随访满6个月时,检查肾素(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与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心电图结果比较
  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LVESD、LVEDD、LVESV、LVEDV均有所改善,小于治疗前,LVESD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
  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PRA、AngⅡ水平低于治疗前,ALD水平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NE、E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心肌梗死后由于梗死部位的炎症因子与坏死物质的释放、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可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这一机制在心脏重构甚至心力衰竭的进展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可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与血压,利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但过长时间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对心功能、心脏本身产生不良的影响,为病情恶化与心室重构的重要危险因子。心肌梗死后有心室重构与心肌纤维化的过程,随之导致RAS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故心肌梗死患者需给予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近些年来,治疗心肌梗死的理念已有血流动力学与药理学措施转变为拮抗血浆内分泌激素治疗,缓解发生心力衰竭,逆转心室重构。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可引发冠心病,还可对冠心病的疗效与预后造成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增高,故血管紧张素Ⅱ增高,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室重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的心血管病理改变如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肌病等较之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在心脏功能与心室重构的改善方面疗效较差。
  本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LVESD、LVEDD、LVESV、LVEDV均有所改善,小于治疗前,LVESD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抑制RAS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慢心率与降低外周阻力,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具有肯定的临床意义;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PRA、AngⅡ水平低于治疗前,ALD水平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长期使用血管紧張素转化酶后,出现“醛固酮逃逸”,即ALD水平增高,此外还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增高有关。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ALD拮抗剂抑制由于ALD导致的Ⅰ型与Ⅲ型胶原纤维增生引起的抑制心脏的纤维化的治疗有利。因糖尿病患者的ALD水平升高,故使用ALD抑制剂利于减少AngⅡ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综上所述,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其他文献
当日全食发生时,我们抬头看太阳,可以看到一个环绕月球阴影的光圈,这个光圈被称为日冕。作为太阳的最外层大气,日冕比太阳表面(光球)要稀薄得多,其辐射也大约只有光球辐射的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精细的丰度调控、精准的动态修饰和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网络,共同支撑起了复杂的生命活动。脱离这一功能网络的体外研究,往往难以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接诊的心血管外科术后ARF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均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总结临床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存活率为92.6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尿素氮、肌酐、钾离子、氯离子、总胆红素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
银河系周围存在着数量众多的、质量比银河系小很多的卫星星系,又被称为矮星系。近年来,天文学家正在努力通过大量观测和理论研究,探索周围矮星系对银河系形成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化学教学;导学案;编写;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8—0056—01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课堂学案,是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为操作材料,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方案。恰当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共同
空调系统的消耗在总能耗中占了三分之一,并且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空调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其能耗。
〔关键词〕 历史教学;学习方法;学习提纲;  阅读能力;问题情境;思维能力;  发展线索;学习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79—01  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
〔关键词〕 政治教学;素质教育;创造能力;个性;教师  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45—0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数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为学生发展打下良
[摘要] 目的 评价蓝光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及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方法 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6例,A组予以蓝光治疗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加布拉氏酵母菌散疗法,B组单纯予以蓝光治疗方案。通过记录其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B组的78.26%。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前后aVR导联QRS波振幅与脑钠肽变化的关系,探讨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的心电图指标,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方法观察心力衰竭患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