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的免疫筛选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多肽库中筛选出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分子.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配基,免疫亲和筛选以融合蛋白形式在丝状噬菌体M13外壳蛋白Ⅲ表达的随机12肽文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过程,经过3轮免疫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斑点ELISA测其特异性,并用混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分别与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以斑点ELISA法分析其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结果经过3轮免疫筛选,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富集增加近100倍,第3轮筛选后随机挑选7个阳性噬菌体克隆,经双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ELISA检测,有5个克隆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相结合,其中A值最高的5个克隆混合后与SLE患者血清结合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可以应用于分析、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位,继而为获得亚单位表位水平的诊断试剂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短肽疫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业推广技术出发,分析了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期刊
目的 探讨催乳素(PRL)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抗体和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用催乳素(PRL)和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植物凝集素(PH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测定PBMC分泌的IgG型抗体和抗dsDNA抗体.结果①10-9 mo/L PRL可刺
互联网革命激起了全球范围内对宽带接入的巨大需求.爱立信对全球的HSPA移动宽带市场做了仔细的研究,并推出相关的端到端移动宽带产品.运营商可通过把现有3G设备升级到爱立信
中华神经科杂志微信公众号平台于2015年5月正式成立。广大读者可以通过在微信上搜索公众号“中华神经科杂志”进入微信平台,微信平台的内容目前分为“期刊频道”“微活动”“
网络编码打破了传统的独立比特不能再被压缩的传统理论,该理论指出在多播系统中,通过允许中间节点对数据进行编码组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网络吞吐量。现今,虽然网络编码在抗搭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传播媒介开始出现,但是就目前而言,广播电视仍然是我国的主流传播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其不仅关系到了普通的
邮政信封自动装好快件之后,需要封合.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撕掉双面胶上面的离型纸的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