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移植走上“台面”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器官移植供受系统,让自愿捐献的器官最高效地用于患者的救治。这个系统计划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5年内,也就是2012年以前完成。
  
  中国完成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至今,已经30年,如今,每年约有1万病人因为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而重获新生,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但是,中国移植事业,也曾经因为管理的缺失而受诟病。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日前接受《新民周刊》采访,详解怎样让中国的移植事业走上“台面”。
  
  从“乱”到“治”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可能是最愿意谈及器官移植这个“敏感话题”的中国官员。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繁忙时刻,黄洁夫还是抽出时间,带着几位司长参加上海“第三届移植运动会”开幕式,为这个没有多少中国人听说过的运动会造势。黄洁夫反复强调的是,捐献器官挽救一位病人的价值和意义与救援人员在地震废墟中救出生命,是一样的重大。
  
  虽然自己是肝脏移植专家出身,但黄洁夫从不“护短”。在200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黄洁夫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混乱”,当时,中国每年器官移植的数量达到“峰值”,批评的声音同样也在“峰值”。现在,黄洁夫仍然坚守在推动中国移植事业规范化的阵营,但他还是不回避批评的声音:“以前认为,中国的器官移植系统有阴暗的一面,认为见不得阳光。”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助理主任王海波公布了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LTR)的统计数据,这个由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安斯泰来公司共同建立的系统,是唯一获得中国卫生部授权的肝移植注册系统。在CLTR的一个柱状图上,2005年到2006年度上的蓝色柱遥遥领先于它的左邻右舍。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肝移植手术一共实施了2500例,2006年突破3000例。跟肝移植的情况相似,中国各种器官移植手术的数量,在2005年左右都达到了“顶峰”,在此之前,每年移植手术的数量都在快速攀升,而从2006年以后,立柱立即滑落,变得很矮。
  柱状图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在近10年来的发展状况。1980年代开始,一批肝脏、肾脏外科专家陆续从国外留学归来,带回国外先进的器官移植技术,并开始在中国开展移植手术,黄洁夫副部长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到现在,中国器官移植的手术水平,在一些大型医院里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樊嘉教授称,该中心的肝移植5年存活率在60%左右,这个数字已接近65%-70%的国际水平。
  技术的进步给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一些原本被“判死刑”的患者由于器官移植手术重获新生,再加上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实施器官移植手术。
  在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实施之前,中国一共有600多家医院开展器官移植手术,形成了让人担心的器官移植“繁荣”场面。黄洁夫对那个阶段的总结是:“国内移植技术进步,但法规、伦理规范的建设滞后。”
  与需求突增形成鮮明差别的是,器官自愿捐献的热情却未能发动,器官一直是稀缺资源。2005年左右,中国器官移植数量“突飞猛进”,但这个时候,中国并没有建立起器官资源捐献系统,多数器官来自包括死刑犯在内的个人自愿捐献,而非法的器官买卖现象也一直存在。
  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自然会滋生非法买卖市场的产生。黄洁夫坦承,这种供需差异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如不加以规范,就会促成非法的市场”。作为主管部门,中国卫生部并非对此视而不见,政策研究的工作从没有间断。随着法规的出台,器官移植规范化的“拐点”终于出现。
  2006年7月1日起,卫生部开始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后一个条例是中国首个针对器官移植的正式条例,也是中国器官移植事业走向规范化的里程碑。
  黄洁夫把这个条例叫做“世界上最严格的条例”,其中的“严格”除了针对开展手术的人员、技术和设施,更是针对器官捐献的条件,这些规定,目标都朝向之前被诟病最多的“器官买卖”现象。“我国是管得最严的国家之一。”黄洁夫介绍说。条例颁布以后,600多家开展器官移植的医院,多数被取消资格,只剩下164家获准继续开展器官移植手术。
  
  建立合法捐献系统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实施大大扭转了器官移植手术“泛滥”的现象,但对于整个器官移植事业来说,移植手术只是“中游”,如果“上游”的器官自愿捐献不能解决,器官资源紧缺,还是无法避免非法的器官买卖现象的出现。
  近年,由于管理严格,传统的器官来源越来越少,亲属间活体器官移植被认为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很多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活体器官移植。《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移植的捐献者和受着之间,只能是三种关系: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赠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条例对活体器官移植的限制,同样是为了避免器官买卖的发生。
  但从医学伦理的角度,亲属间活体器官移植并不是最佳的方案。“我们鼓励亲属间的活体器官移植,但不宜大力提倡,因为对于捐献者来说,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术后会影响部分劳动力。”黄洁夫说。
  一方面要尽力消灭非法的器官买卖现象,另一方面患者的移植需求又得不到满足,黄洁夫认为,要缓解这个矛盾,现在紧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器官移植供受系统,让自愿捐献的器官最高效地用于患者的救治。这个系统计划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5年内,也就是2012年以前完成。
  “我们把这个重任交给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告一段落以后就会启动系统的筹建。”在移植运动会期间的一个会议上,黄洁夫扭过头,郑重地对身旁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位官员说。黄洁夫说,这个系统应该是一个民间性质的系统,由卫生部指导建立,政府授予权力。
  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器官获取组织,这些组织不仅要负责宣传、招募器官捐献的志愿者,而且要派出专业人员去维护志愿者捐献的器官,然后在等待移植的患者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对象。
  在中国,目前只有一家民间性质的“中国器官捐献管理委员会”承担类似的功能。“没有捐献者,一切等于零。”“中国器官捐献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陈忠华教授道出了矛盾的根源。2006年,中国内地的器官自愿捐献率是百万分之零点零一三,2007年是百万分之零点零三,这个数字与西班牙相差1000倍,与香港相差100倍。陈忠华介绍说,中国的自愿器官捐赠数量少得可怜,“符合国际标准程序的器官捐赠”,从2003年至今,只有90人。
  
  中国内地呼吁自愿器官捐献,已经很多年,但收效却微弱。黄洁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澳大利亚80%的人持有器官自愿捐献卡,在很多发达国家,申领驾驶护照时就可以领到一张自愿捐献卡,如果持卡人不幸遭遇车祸,捐献卡就可以证明遇难者愿意捐献器官的愿望。“中国每年遭遇车祸身亡的人数是个庞大的数字,如果这些人中有10%愿意捐献器官,那么就可以让很多病人得到移植的机会。”黄洁夫说。
  在黄洁夫看来,人们对器官移植认识和理解的有限决定了中国自愿器官捐赠数量稀少的现状。在第三届中国移植运动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向一对肾移植的亲属提问:“你捐献的是双肾还是单侧肾?”这样的问题,让这位将肾脏捐献给自己弟弟的捐献者觉得很好笑。
  将来中国器官移植供受系统,同样会涵盖器官自愿捐献的宣传、数据管理、资源分配等等功能,这个系统被寄予厚望。从移植数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肝移植大国,依靠未来的器官移植供受系统,黄洁夫说:“希望中国能成为最符合WHO伦理标准的器官移植大国。”
其他文献
今年3月,在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两会期间“保舌尖上的安全” “向污染宣战” “养老并轨”等十大民生热词,更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要让“寒门”多出“贵子”  近二十年来,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占比从三成跌至一成,清华大学的农村生源已不足两成。目前,清华大学在校生中学费、伙食费都难以负担的贫困生比例为10%,只是难以负担学费的
在漯河,提起“王海东”,无人不晓,都知道他是漯河高中的“名师” “名嘴”,常到各地讲课、讲学,名气很大……  在漯河,提到“将军树”,众所周知,都晓得说的是漯河高中老校友曹刚川将军重返母校时亲手栽下的那棵香樟树……  正是在这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下,王海东用他的锐气、豪气与和气,用他的汗水、拼搏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学奇迹,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  锐气,让他成为专业领域的开拓者  199
近年来,微课作为新兴教学媒体,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因此微课制作也成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新技能。我区连续开展了三年微课设计与制作比赛,小学数学学科根据学习内容开发了四大类型微课,分别是概念类微课、规律(公式)类微课、练习类微课以及文化类微课。在微课设计、制作、使用与研究过程中,我发现那些学生喜欢的且学习效果好的微课,往往都能抓住授课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确定
美国物理学家利昂·N·库珀于1930年在纽约出生,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4年获博士学位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博士后。他与约翰·巴丁共同研究低温物理特别是超导理论,提出了“超导电子对(库珀对)”这一物理假设,使超导微观理论获得重大突破。  1957年,库珀和巴丁、施里弗合作,提出完整的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于1972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被看好的愿望  库珀在校念书时功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不负农时不负春,从南到北,在田間地头,一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种粮大户开沟排水、锄草施肥,为早稻种植作足准备;农业服务公司安排农资配送车,打通农资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农技人员摒弃原本的集中培训方式,在“线上”提供种田指导……  从江南稻田到华北麦地,从起伏的梯田到肥沃的黑土地,在严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新一年的首个农忙季正式开启。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涌动
越来越多人抱怨,在社交媒体上,愈发没道理可讲了。这事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比如从前的互联网恰好集中了最诚心诚意讲道理的一批人,以至于它的讲道理指数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就像茨威格的昨日世界,美好时光说没就没了。我们当然仍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比如即便是今天,互联网仍然要比外面的世界好一些。因为在网上,大家除了认真辩论,能动用的最恶劣的手段无非是举报封号,虚拟身份被杀死总比人身受到伤害要好。既然额外手段有
今天真的好累,但仍然坚持了下来,真的不想让别人看不起。有人说我们班是打了鸡血,坚持不了多久。什么是鸡血?就是打鸡血,那我们也是挂点滴式来的,一直挂到高中结束。  ——学生谈雍  人的成长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成长舞台,二是成长动力。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懂得他的工作本职应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广阔的成长舞台,给孩子们成长的动力。  如何给孩子们成长的动力?励志教育!  不少老师困惑:自己对学生进行了励志教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如何在一年级教学中教授经典的传统文化?2014年9月以来,我在瑞龙小学一年级进行中国古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尝试将语文教学常态与中华传统文化
提起试管婴儿,也许很多人并不陌生。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距今已有三十多年,试管婴儿技术进中国也有二十年了。目前通过该技术诞生的健康孩子已超过三百万,国内也有成千上万对夫妻通过试管婴技术拥有了自己的宝宝。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后应注意什么?本刊特邀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生活中,不少人面临着不孕症的困扰。所谓不孕症,是指夫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性生活正常的育龄女性1年以上不能受孕。近年来,随着人们
摘 要:利用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高原地区的羌族、纳西族、土族、藏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结果发现:1)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生长发育速度均已步入快速增长期;男生胸围平均增长值(除纳西族外)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女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生长发育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