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增殖毛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年来,福建省华安县积极推广江河增殖毛蟹技术,回捕的毛蟹个体大,色泽鲜,蟹黄饱实,肉味鲜美,名扬遐迩,产品畅销厦门、广东等地,成为北溪河鲜一大珍品,取得投入产出1∶27的显著经济效益。现将江河增殖毛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系苗种的选择
  中华绒螯蟹,因附肢长有绒毛,俗称“毛蟹”,该蟹属江河性水生动物,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淡水中生长,只有性成熟时才洄游到河口海区进行产卵、繁殖,因而有蟹苗出在沿海之说。按流域位置区分,蟹苗有闽江、长江等水系苗,闽江水系的蟹苗成品个体大,外观微黑而健壮,活动较有规律,只有到性成熟的“蟹期”才明显洄游;而长江水系的蟹苗个体相对较小,色泽淡黄,而且野性足,平时喜欢爬动上岸,回捕率较低。所以,我县选择闽江水系蟹苗。
  二、放流地点的选择
  毛蟹适应范围广,江河、溪流、河道、水库、池塘均可增殖放养。由于毛蟹苗种主要起源于沿海咸水区域,一旦取运放流到江河,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将影响生长,因此,放流地点的选择是提高毛蟹成活率的关键,放苗应选择水流较缓慢,有洄流,水质无污染,而且水体清新,溶氧充沛,底质为淤泥的浅河河湾处,同时要求具备水草茂盛,凶猛鱼类、水禽等敌害少的条件。放流数量视江河条件而定,掌握在200~1000只/亩。
  三、幼蟹的暂养
  增殖放流的毛蟹苗种,若是规格较大,如豆蟹、扣蟹,一般可直接放流。但对大眼幼体的蟹苗,为了取得较高的成活率,最好经过短期暂养,待长至豆粒大以上的规格后再进行放流。暂养可利用空闲的鳗鱼池、甲鱼池或其他鱼苗培育池等设施,也可在放流处的周围寻找地势较平坦的沼泽地,用塑料薄膜(下端埋深15~20厘米、上端高出水面50厘米)圈养幼蟹。选用幼鳗或南美白对虾零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日喂量掌握在每万尾蟹苗0.25~0.5千克,同时勤加观察,视蟹吃料情况适当增减。
  四、加强渔政管理
  江河增殖重点是加强渔政管理,开展渔业资源保护,严禁“电、毒、炸”违法行为,其中投洗毒物对毛蟹影响最大,一旦水体中含有“迷魂剂”、“缺氧剂”、“毒鱼饵”等有害药物,毛蟹重则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较则会导致其附肢的刚毛脱落,有的成为个体瘦小的等外品,影响质量和价格。为此,必须强化渔政管理。
  五、捕捞收获
  江河增殖毛蟹一般在5月份进行,放流扣蟹当年可回捕,如果是大眼幼体或豆蟹要待翌年才能捕获。江河捕捞毛蟹难度较大,要掌握蟹的生理特性和季节变化活动规律。毛蟹一生通过脱皮变态和不断脱壳生长,两年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毛蟹会加大活动量,准备洄游到河口咸水处产卵繁殖,这个时期称为“蟹讯”。我县江河“蟹讯”期发生在冬至前后1个月。当冬季北风来临,毛蟹开始洄游,遇上北风猛烈且持续数日的气候,毛蟹洄游活动更加频繁激烈,这个时候可将江河、溪流的毛蟹捕捞上市。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华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363800)
其他文献
阐述中德合作近自然森林经营示范林所取得的成效,全面展示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成果,宣传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
太空农业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继地球农业、海洋农业之后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太空农业刚刚诞生,基本上还处在试验阶段,
期刊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我站收治的60例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0.4g氧氟沙星;对照组给
近几年由于B型超声诊断的普及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脂肪肝与肝胆常见合并症发病情况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但在健康人群中的情况报告较少。我院2002年4月-2005年4月有15个单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