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许多大学生滋生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极精神样态。其根源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的滞后、市场机制的制约以及成长环境的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弘扬主体性精神必然成为当下问题解决的关键。一是个体应转变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自我竞争力;二是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搭建发展新平台;三是社会应给予理解支持,大力弘扬主体性精神。在多方协同治理中,实现从"知识型"大学生到"能力型"大学生的现实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