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学习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途径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师生“合作探究“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家庭环境,了解校园环境,关心国家环境,那我们知不知道地球环境呢?
  生:……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同探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脸上都浮现出一种喜悦的表情,对师生“合作探究”教学表示期待)
  师:今天我们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是用我们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努力完成呢?(明确提出探究任务,驱动学生产生参与课堂探究的动力)
  途径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当学生的心理活动已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
  途径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我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综上的实践和探索,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老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真正解决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煤炭产量将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我国煤炭开采主要为井工开采,煤矿井下采煤、岩巷、煤巷掘进等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居高
国际纳税主体是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中国际税收主体的一方,与国际征税主体相对应,是国际税收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如何界定国际纳税主体涉及到各国税收权力和税收利益的问题,是
构建中国联系印度洋的物流大通道,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分别选择以深圳(香港)和上海为起点,以马来西亚的槟城港和缅甸的皎漂港为终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怎样将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很好把握,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课题了。营造数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思想教育熏陶,有效创设情境,趣味性引入新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数学。  【关键词】改革 形式 情境  一、新课标的改革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
目的:对本室参加全国免疫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把室间质评作为质量改进的工具,进一步提高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免疫学质评样本按要求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面对时下高中生问题日益增多,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
目的:了解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判断肝损伤程度、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开发西部经济的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对高等师范教育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大力培养高素质的
修养是人们在政治思想和科学知识及文化道德等方面所进行的学习和锻炼,并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达到的水平.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人才,从政治理论、思想道
目的:回顾口腔上颌窦交通的修补方法,探讨口腔上颌窦交通口大于7mm并且同侧上颌窦罹患慢性化脓性炎症时的即时修补方法。方法:对拔牙致口腔上颌窦交通口大于7mm且同侧上颌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