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想象插上翅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抓住词句、抓住文章结尾、联系生活实际、抓住课题、加强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续想、联想、假想、感悟,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续未了的情、填情节空白、体会情感、绘优美的意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想象 续想 联想 假想 感悟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在学习中多么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抓住词句,引导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这是形成文章的基本过程。其中词句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因此,理解和推敲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借此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中“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时,结合图引导学生理解“鲜绿”的颜色比较浅,“翠绿”的颜色更深一些,“墨绿”的颜色更深。让学生边读这段话,边想象这段话所描绘的景色。这样,学生领略到了草塘那富有变化的层次美,从而深刻理解了内容。
  课文中有些词语有些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内涵丰富。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扩想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教学《鸟的天堂》“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时,利用电子白板配合播放课文朗读的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深入体会意境。“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会使人产生什么感觉?“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是怎样的情景?“那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充满情趣的画面:宽宽的河面水平如镜,国周分外宁静,一条小船载着几个人,在水面上缓缓地移动着。三支桨有节奏地划着。那桨划动时发出的声音和“哗哗”的拨水声,就像一曲悦耳的音乐在宁静的河面飘荡……
  二、抓住文章结尾,引导续想,续末了的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的结尾言犹未尽,这时可抓住文章结尾,依据其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以后的“故事”。如《穷人》一课的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这省略号包含多少丰富的内容,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会说什么呢?他们养得活这些孩子吗?作者给我们留下一个个悬念,而这也是小读者非常想知道的。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思想,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他们一家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填情节空白。
  倘若画家作画时,把一张纸画得严严实实,未必会尽善尽美;写诗,写文章,演电影等,倘若把什么都说出来,看的人反而觉得乏味。适当地留下空白,反而会达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作者构思的精巧,情节的需要,往往留下许多情节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诱发学生多思,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如《草原》中“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你说的”和“我说的”是什么内容呢?作者没有具体写出来。在蒙古包外,主客相见时,汉族客人怎么说,蒙古族主人怎么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启发他们用想象来补充这一情节。通过这样的补充想象,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家表达的意思是相通的,就是“民族团结互助”。
  四、抓住课题,进行假想,深入体会感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或是深刻地提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因此,教学时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假想,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感情。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后,让学生说说“再见了,亲人”是谁说的?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当成“志愿军”,想象你与朝鲜亲人离别时,除了说“再见了,亲人”外,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沉浸在离别的情境中,深深地体会到中朝两国的深厚情谊。
  五、加强朗读,读中感悟,绘优美的意境。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通过朗读,能够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形象、情境,把抽象的符号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懂得其意义并且受到感染。如《桂林山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首先教师范读课文。通过范读,学生仿佛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接着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要求学生读出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然后电子白板出现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想象桂林山的奇、秀、险,并用笔画一画桂林的山。
  总之,凭借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我们应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志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J].中学教学参考,2010(10).
  [2]李玉兰.放飞想象的翅膀[J].新课程(小学),2010(03).
  [3]钱荷芳,潘莉萍.活用教材倾吐心声——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九册习作六教学设计[J].作文教学研究,2010(03).
  [4]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研究.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日益凸显重要性,甚至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的、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的过程,具有多变性、互动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朗读、演讲等简单的语言训练,还应该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培养方法 交际能力  在语文能力中,交际能力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在今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师修养、学生心理特征和课堂的教学技巧及经验的研究,探讨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享受语文课。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育方法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能力,涵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使命。小学生思想单纯,热情上进,可塑性极强,如何通过一个个如画卷般的汉字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瑰丽雄健,如何通过一篇篇富有
摘 要: 学生阅读感悟语文教材文本,总会遇到不可能突破的难点。对学生不可突破的难点往往都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就已经预估得到的,也就在预设教案时思考学生突破阅读感悟难点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从运用思维的角度,对学生突破语文教学难点进行思考,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运用思维 突破难点 策略思考  平时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我们总在学生阅读感悟的难点不能突破而犯愁或者就是某些意义上犯难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粘膜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螺杆状、微需氧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Hp的抗感染治疗存在较大问
摘 要: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最高境界。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针对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自己的味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味 教师素质 诵读方式 情感理解  随着语文教学的日益发展,我们遗憾地发现语文味开始逐步淡出语文教学的视野,语文味越来越少。语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语文味更是其精髓所在,如何上出语文课自己的味道,让学生在语文味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当下的学生语文学习,是比较单一的,以书本为主,单项操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样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语文综合性的学习,打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一、以课本为依托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学生在课堂阅读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课本为主,经典的选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立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模型小鼠脾脏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Th1/Th2失衡以及玉屏风散对其的影响。 方法: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
摘 要: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语文教学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本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从“返璞归真,探寻语文教学的本位”的角度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希望帮助其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本位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行,我国的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好转,教学质量得到了提